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湖北秭归诗社活跃诗人遍地 屈原故里诗魂永在

发布时间:2013-12-04 07:29:46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先宏 通讯员刘紫荣 卫红

  14家民间诗社、200多位诗人,常年活跃在城市与乡村;成功举行过三次全国性诗歌大赛,近万名诗人“打擂”。

  秭归,屈原的故乡,“中国诗歌之乡”。在文学,特别是诗歌被边缘化的今天,峡江深处的秭归却成为了诗歌的沃土。

  二百诗人活跃城乡

  诗歌,离生活有多远?秭归的回答是,就在大众身边。

  在浮躁的当代,诗歌已越来越远离大众,但在秭归,通过成立民间诗社,在农村、社区、校园和车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让诗歌回归大众。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我们已经起航,会有太多的激流和风浪,我们乘风破浪……”百丽鞋业部门经理郝明月至今还记得公司“涉江诗社”成立时的盛况,100多名诗歌爱好者齐聚公司修配车间,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儿,沉醉于诗的意境。

  在秭归,架起了连接诗歌与大众的桥梁。周凌云说:“这个桥梁,就是民间诗社。”

  萤火虫、兰蕙、楚风、树蕙、天问等14家民间诗社,诗人200余人,每年创作新诗、旧体诗1000多首……支撑起了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中国诗歌之乡”这块金灿灿的牌匾。

  李国恒,瘦弱矮小,在菜市场运货。如果不介绍,你怎么也不会把他与诗联系在一起。但打开他三轮车上的铁盒子,一本本诗集、散文集就映入眼帘。

  “有空,我就翻翻。”李国恒的微笑带着一丝羞赧。

  千年诗光穿古越今

  10月12日,几位深圳诗人,从三峡大坝沿江而上,经青滩渡口跨过长江,盘旋50多公里山路,慕名来到乐平里。

  乐平里诞生了诗祖屈原!在这里,与诗祖相伴的,有屈原庙,还有三闾骚坛。

  三闾骚坛,这个诞生于明代的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至今香火不断。

  三闾骚坛名誉社长、85岁的徐正端,已独守屈原庙24年。他介绍,诗社文革被迫中断,1982年恢复,最初只有12人,现在已有80多人。

  小学教师出身的徐正端,除了写诗守庙,还义务抄写诗社成员的诗,一色工整小楷,已抄了10多本近10万字。他说:“传承屈原精神和文化,是我毕生的梦。”

  诗社现任社长黄琼,就是乐平里的农民。他说,诗社的成员大多与他一样,是地道的泥巴杆子,学写屈原的骚体诗。自诗社恢复至今,社员写诗填词超过了4500多首,出版《吊屈原专集》等骚坛专集10本。

  因而,中国诗歌学会从这里迈开了“中国诗歌万里行”第一步,与秭归联合举办了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

  万里诗情相连

  5月30日,台湾彰化县立彰泰中学大礼堂,“诗歌的太阳——两岸屈原文化交流及诗会”在这里举行。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余光中,与来自湖北、来自秭归的诗人、民间艺术家一道吟诵诗作,表达对屈原的缅怀之情。

  万里诗情,把湖北与台湾紧紧地连在一起。

  最近几年,秭归与台湾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其中就有4次大型诗歌活动。台湾诗人郑愁予、余光中、隐地、萧萧、白灵等纷纷来到秭归,与流沙河、李元洛、桑恒昌等大陆知名诗人同台诵诗。

  “秭归秭归,魂兮来归/端阳佳节,雄黄满怀/历史的遗恨,用诗来补偿/烈士的劫火,用水来安慰……”在2010年的屈原故里端午节文化节开幕式上,余光中现场吟诵的《秭归祭屈原》,至今仍萦绕在耳。

  这是余光中为纪念屈原而创作的第7首诗。

  “科学家说,宇宙的轮廓像一只花瓶,而华夏文明是水的文明,秭归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水城之一”,郑愁予用一百多行的长诗,描绘心中《宇宙的花瓶:华夏水的文明与屈原》。

  “眼前这条长江,就是全世界最大最长的龙舟,而你,是最老又最年轻的船长”,白灵这样诗意地描述屈原。二度来秭归的萧萧深情地吟唱道:“这山之水之土地,这橘这脐这诗人,甜酸多汁的生命源头,诗的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