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寰澄 记者彭年 摄
汉阳大桥局里的老办公楼 记者彭年 摄
档案
名称:中铁大桥局办公大楼
设计时间:1953年
完成时间:1955年
设计者:唐寰澄
法国南部的加尔德石拱桥,建于公元前18年
记者 宋磊
汉阳莲花湖畔,中铁大桥局办公大楼静静矗立。这栋苏俄风格建筑建于1955年,四层砖混结构,采用传统三段式构图,中轴对称,装饰美观,兼具西方建筑的稳健厚重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灵气秀雅,且与人民大会堂颇为相似。2006年8月12日,该建筑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其设计者唐寰澄为我国著名桥梁设计专家,曾担任长江大桥美术设计,独立设计大桥桥头堡(本栏目曾经报道),还参与过南京、重庆、九江等长江大桥设计。近日,记者采访了唐寰澄与中铁大桥局顾问、桥梁史专家余启新。
灵感来自加尔德水道桥
唐老今年88岁,8年前中风,影响了其记忆和思维。当年的设计构思过程,他只记得参考了很多国外建筑资料,法国的加尔德水道桥是灵感的主要来源。
“加尔德水道桥是多孔石拱桥,共有三层,每层都由很多连续的石拱形组成。”唐寰澄表示,圆拱形式既美观又实用,激发了他的灵感。在大桥局大楼的设计中,他多处运用到这种形式。
乱坟岗上建起建筑经典
唐寰澄十多年前撰写《莲花湖》一文记述:“局办公楼和住宅区选在莲花湖和藕湖后那片乱坟岗处,汉阳区时任张区长建议填平两湖,建大桥局办公楼。”余启新也证实,大桥局大楼在一片荒坟湖汊中建起,很长一段时间内,周边都很荒凉。
唐寰澄回忆,大桥局大楼建成后,在全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引来众多建筑专业人士参观,人民大会堂建筑设计团队也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因大桥局大楼与人民大会堂颇为相似,有人称之为“小人民大会堂”,但唐老说:“人民大会堂借鉴了我的设计。”
跨界设计“中苏结合”
“当时上级要求: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唐寰澄说,在这个大的方向中,他将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
“如果大桥局大楼只是一座纯苏式建筑,它很难成为经典”,余启新说,“中苏结合”才是这座大楼艺术价值所在。
他指出,大楼除引入圆拱、大立柱等苏式建筑元素,又吸取宝塔、须弥座、回形纹等传统元素,引入中国古代宫殿的梁柱结构,还用线描浮雕的形式,描绘了赵州桥与现代建设者,寓意继承传统,开创新时代。“中苏建筑元素结合,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苏友好的愿望。”余启新分析。
唐寰澄是一位结构建筑工程师,担任建筑美术设计称得上跨界。对此,余启新表示,跨界成功虽是特例,但在情理之中。“大桥局大楼体现了唐寰澄的综合素养。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学识广博,并善于融会贯通,让他在自己所属领域之外创造经典”。
60年完好无损
建成近60年来,大桥局大楼保存完好,几乎没有任何损坏。对此,余启新认为大楼设计精良、合理、施工严谨扎实是主要原因。
“几十年来,大桥局员工对这栋大楼一直很珍惜。”余启新透露,多年来,中铁大桥局一直没有修建高层办公大楼,而是沿用这栋老建筑,正因大楼造型美观,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2003年,大桥局对大楼进行了一次大型维护。工程带来的外观变化包括:墙面装饰线和立柱被粉刷成白色、原来的暗红色雕花横梁被贴上金箔等。除此之外,大桥局努力保持大楼原貌。
余启新说,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建筑美学来说,大桥局大楼都是一个经典。他还透露,虽然大桥局有可能在未来搬迁,但原办公大楼会永久保留,拟建成大桥局历史博物馆。
多年之后,设计者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唐寰澄说:“设计得不错,稳健、美观。”
结束语
2月27日,本报“铭记·武汉文化符号”系列报道开始刊登,到今天已经刊发16期。记者采访雕塑创作者和知情者,再现了《黄鹤归来》像、三民路铜人像、长江大桥桥头堡等城市文化符号的诞生背景及创作历程。该系列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感谢广大读者提供采访线索并予以持续关注。
(作者: 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