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在深圳发布 尹汉宁出席

发布时间:2014-05-17 06:14:35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本报深圳16日电 (记者别鸣)今天上午,《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并讲话。

  尹汉宁指出,《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对文化发展给了定义、做了梳理,进行了初步评估和分析,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开创意义。湖北大学在有关方面支持下,通过协同创新,组织全校人文社科力量推出这一重点研究课题,充分运用权威概念、权威数据资料,具有原创性、权威性、实用性,无论对党政机关评估文化建设,文化企业找准文化发展方位,还是其他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领域、参与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工具书作用。

  尹汉宁强调,《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在文博会平台发布很有意义,要根据社会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把报告做实做精,以后将每年发布。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主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文化建设蓝皮书。该书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文化影响等六方面,对我国2010年—2013年以来文化发展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估和研究。

  中宣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深圳参加文博会的省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省内外有关媒体参加发布会。

  文化建设有了“中国标准”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为何诞生湖北?

  图为:《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孙文 摄)

  记者 别鸣

  首部《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的发布,成为第十届文博会上的关注焦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长期以来,如何定义文化建设的成果?什么是文化生产的指标?文化水平的高低如何来评判?却一直缺乏一套有实用性的评价体系。《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引人关注的缘由,就在于它创造了文化建设的“中国标准”。

  该书主编、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说:“我们初步制定了一个包括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等六个指标构成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评价体系。我们相信,通过这个体系,基本上能够反映和评价每个地方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为什么《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会诞生在湖北?

  这,正体现了一种中气十足的文化担当精神!

  面对中国文化这样的时代命题,要立下这样的意旨,思考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界具备担当精神,怀有忧患意识,愿意为中国的发展、文化的前途殚精竭虑,不畏艰难险阻。湖北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有着“敢为天下先”、“敢于担当”的基因。从楚国先民“筚路蓝缕”的佳话,湖北文化秉承了荆楚文化的精神而长盛不衰 ,尹吉甫、屈原、宋玉、闻一多等文化名人辈出,都为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而且,湖北地处中部地区,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文化建设方面,在我国都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这次,湖北大学这样一所省属地方性大学,举全校之力,紧扣中国文化发展这个宏大主题开展研创,推出这本《中国文化发展报告》,并且还将以此为基础,每年上半年发布上一年度的文化发展报告,其难度可想而知!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编委会主任刘建凡介绍,2013年6月,湖北大学整合全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力量,积极推动校内相关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成立了由“长江学者”江畅教授领衔的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一年来,江畅团队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和团队研讨,形成了《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

  近几年,中国文化的发展成绩斐然,但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打造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报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对策性研究。不论是决策部门还是国内外公众,都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