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市文联:“武汉印象·2014” 征得市民作品近3900件

发布时间:2014-07-21 09:12:20来源:SRC-220

  《武汉腾飞》范家豪

  记 者 宋 磊 实习生 汪 峥 易思桐

  6月18日,“武汉印象·2014”开始向广大市民征集稿件,得到热烈响应。至征集截止日7月18日下午3时,各征集平台共收到市民投稿近3900件。其中文字类作品1600余件,摄影作品1900余件,书法作品158件,美术作品180件。长江网武汉论坛“武汉印象”专区共发表主题帖130多篇,点击率近20万。文字、摄影、书法、美术四大投稿板块各具特色。

  画外谈>>>

  作者范家豪今年11岁,是吴家山一小五(1)班学生。这幅画集中了他眼中武汉三镇的标志性景观:武昌黄鹤楼、汉口江汉关钟楼、汉阳龟山电视塔。画面中,武汉三镇被长江大桥、地铁及轮船连接,作品表现了他对城市的观察和感受:交通便利,大武汉越来越现代化。

  (记者 宋磊)

  文字作品:“草根”感叹武汉之变

  文字类投稿中,“草根”来稿占多数。市民有感而发,言语朴实,多视角展现武汉变化和魅力。

  应齐民老人投稿诗歌《武汉——梦幻般的城市》,站在国际视角审视武汉,得出结论:武汉近年来变得更有人文底蕴。市民涂玲玲回忆儿时的武昌莲溪寺,通过回溯近50年这一带交通出行的变化,反映城市巨变。在徐东生活了30年的孔德辛撰文《我所热爱的徐东》,描述徐东的过去和现在,“晒”出徐东片居民的幸福。

  摄影作品:单反、手机齐上阵

  摄影来稿多将镜头对准身边的普通人。

  王志良投稿摄影《古晴川阁》,展现几位大学生身着汉服、学习传统礼仪的场景。市民张传明聚焦“老外游东湖”,捕捉外籍游客流连于东湖美景的愉悦。张一川拍摄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摆小摊、拖运货物,为生活奔波。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投稿者多了不少用家用相机甚至手机拍照的“外行”。

  殷锋用家用相机抢拍下《悦读爹爹》,记录了一位老人坐在马路边读《岳飞传》的场景,“在一个缺少阅读的时代,他专注、执着,让人感动”。全职妈妈操汉霞发来一组手机照片,拍摄了市民在公园内学跳舞、亲子游戏的场景,她说,在武汉生活,随处可发现美,随时可体验幸福。

  书法、美术作品:老人、孩子最踊跃

  书法、美术类作品的作者,绝大部分为老年人和孩子。

  91岁的老人姚天钧投来书法作品,书写自创打油诗。七旬老人刘军投稿10米长的国画《大武汉》,描绘了龟蛇二山对江而望的美景。六旬老人王远庆创作书法《期盼大武汉》,写下自己对城市未来的希望:“期盼武汉人豪爽热情、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之精神得以传承。”

  来自吴家山正龙画室的范家豪等5位小学生集体投稿,《武汉腾飞》、《美丽东湖》、《通途》等作品中的武汉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3年级小学生王丰用楷书大字书写“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上周五,各媒体的投稿平台已关闭,武汉市文联的投稿平台将持续对市民开放,市文联投稿邮箱:whwlwhyx@sina.com孟英杰

  371565114@qq.com俞梦玲

  联系电话:027-82624796

  将选出最全面的

  “武汉印象”

  昨日,武汉市文联副秘书长李鲁平表示:“武汉印象·2014”征稿所反映出的参与度令人欣喜和鼓舞。通过征稿可以看出,武汉市民“主人翁”意识强烈,有城市自豪感,他们表现出健康的市民心理和精神面貌。

  这么多来稿,“武汉印象·2014”将如何筛选?李鲁平解答:在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编委会将把稿件分类,文学、视觉艺术(美术及摄影)、书法等各分册分组工作,组织专家和编辑进行审读和评选。作品的质量是最终入选的基本标准。此外,评审过程将减少主题、角度雷同的作品,尽量展示市民对武汉的最全面的印象。“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作者都能展现自己的都市记忆和印象。”

  (记者宋磊)

  雨登黄鹤楼 寇建斌(河北)

  来武汉只一天空闲,偏又赶上绵绵雨季。想千里迢迢至此,不登渴慕已久的黄鹤楼,岂不是虚此一行。便持把雨伞,独自去了。

  细雨蒙蒙,如紧针密线,把江天缝合成一体。天地间一片混沌。江水蛰伏着,不动声色地静静流淌。

  信步楼前,当今书画大师刘海粟先生的金笔楹联豁然在目。笔势雄浑,词意豁达,自是大家风范。入得楼去,名家书画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索性不再观赏,匆匆向高处登临。一层有一层风光,一层有一番天地。地上人愈小,眼前景愈宽。五层之上,江风朔朔,吹斜漫天细雨;雾气腾腾,聚成朵朵祥云。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千楼万树,俱在脚下。

  凭栏远望,听着雨雾中飘荡着的声声古乐,一丝愁绪不知从哪里被牵扯了出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正凝神间,涌上一伙子年轻人。他们大声地谈笑,指手画脚地讲何处为他们所修建,兴高采烈,旁若无人。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惊得无影无踪。目光不由得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蓝色的工作服,印有某某工程队字样。顺着他们的手指望去,只见对面江岸有座新建的大厦,通体雪白,犹如身着素衣的秀女,伫立于江畔,翘首以望归帆。龟山之上,电视塔高耸。长江大桥飞架一江之上,远处近处吊车轻舒长臂,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古老的江城,已展露出一副现代化的容颜。锦绣江山,又增几分锦绣。一腔愁绪,顿时一扫而光。

  我想,古往今来,人如水逝,江山不废。送万千人走,接千万人来,亘古皆然。江山锦绣,人能增其一二,便是伟岸丈夫,又有什么可悲可叹的呢!

  于是,我也加入那一伙子年轻人中,一同大讲我们将如何如何。

  舌尖上的武汉 仵嘉艺(华师一附中学生)

  如果将武汉捧上舌尖,在武汉长大的我品尝过热干面的喷香,武昌鱼的鲜美,糯米鸡的金黄,豆皮的特色,糊汤粉油条的别样风味……江城,人群,脚步,街巷,南来北往,穿梭流动。她给外地朋友留下的,不仅仅是那热辣麻香的味蕾,还有饮食文化背后的那一群乐活武汉人。

  我的童年在户部巷正对面的小屋里度过。系好鞋带跑下楼,再将早餐拎上楼来,不出一分钟就能享受到美味。

  在武汉生活久了,会不拘于舌尖上的美味,吃在口里的是精心烹制的菜色,品味的则是城市的独特与美。一种热情如火、大气仗义的生活态度,才是那美食的精华所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倒不如说是一方水土烧一味菜,一味菜养一方人。江城有汉江,滔滔滚滚,昼夜不停。那一波波流入长江的水映照着灶炉上的熊熊火苗,火苗中蒸腾着阵阵白汽,白汽里又透着缕缕喷香。掀开蒸盖,捧出一盘肚白皮嫩的武昌鱼,鱼鳍在深红色的食醋中游荡飞翔,皮上微微点着红圈椒和绿根葱翘嘴微张,呼唤着吃货们。武昌鱼有了汉江水的浸润才鲜美醇珍,武汉人因食了滔滔汉江水蒸的武昌鱼而变得活力蓬勃,热情昂扬,卓尔不群。

  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鲜汤包、五芳斋的糯汤圆,享誉中外。悠久的文化名城也因这些传统美食而扬名,一道道抖、揉、搓、擀、煨、煎、烧、炖的精湛之技,造化出滚、烂、鲜、醇、香、嫩、糯的舌尖之舞。武汉,在美味佳肴中传承与发展,在汉水长江里孕育与成长,在热辣如火中生存与乐活。

  舌尖,在五味杂陈中萦绕曲卷,或嚼或咽;心灵,在摄取美味中辨别升华,时静时宁;生活,在佳肴珍食中悄然而逝,亦快亦慢。舌之味品出心之感,心之感创造活之乐。如今的江城,依旧在舌尖上舞动,翻转出武汉人的热情与活力。

  印象武汉,美梦相随 凹凸(浙江吉安)

  用山水草木散落于此的爱,写出“武”

  用一街一道铺开风云的梦,写出“汉”

  武汉——这8494平方公里的地方

  在时光不断翻新的底片下

  一切都始于梦想

  把春天缝过来,让美丽纫进去

  多少街道在阳光下肆意地幸福

  多少房屋被清风擦得纤尘不染

  一块土地的街巷,这块亮一些那块暗一些

  都那么自然与和谐

  一块土地的万千风情,足够让武汉这枚

  美的邮戳穿梭,幸福从第一笔开头

  我想

  如果把中国梦下的武汉拍成一部电影

  那一幕幕幸福的画卷、一串串闪烁的文字

  会一秒一分地,恰似打开所有幸福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