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央视热播 导演:没有批判 作品就没有长久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4-08-15 07:06:53来源:SRC-13

    



  楚天金报讯 记者 肖黎

  “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这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致青春’。”正在央视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再现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重要历史,执导该剧的导演吴子牛,曾亲历那段岁月。昨日,吴子牛接受金报记者电话专访,讲述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故事,并分享《邓小平》的创作理念。

  考上北电“跳河”庆祝

  “只有河水才能让我冷静下来”

  如同《邓小平》里的田源、夏建国等热血青年,1952年出生的吴子牛经历了“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出山”、“恢复高考”、“知识青年返乡”等历史事件。“我是全国第一批插队知青。1969年1月17日我插队落户到了四川乐山大渡河南岸的安谷人民公社,一直到1971年回城。”因擅长器乐,吴子牛考入乐山地区文艺学校,毕业后加入乐山文工团话剧队。

  1977年秋天,国家宣布恢复停止10年的高考,犹如一声春雷,点燃一代人的希望之火。翌年,艺术院校全面恢复高考,吴子牛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日后改写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第五代电影导演”之一。吴子牛说:“我是跟随着这个时代、跟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走的,我是受益者。”

  在《邓小平》一剧中描述恢复高考的段落里,夏建国的高考作文题是《难忘的一天》,他写的是见到邓小平的那天。吴子牛说,自己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叫《难忘的时刻》,“我写了粉碎‘四人帮’,把我累积了多年的感情与期待、周围人包括我自己的感受和一个时代的欢笑与眼泪都写进去了。”收到北电录取通知书的那个下午,吴子牛很忐忑。“同事带给我一封薄薄的信,落款是北京电影学院。我不敢拆,不知道里面是录取通知还是告诉我没有通过。”在河边坐了一下午,直到天黑,吴子牛才拆开信,“路灯下一看,是录取通知书”。兴奋的他脱掉上衣,穿着长裤就往河里跳,“只有冰冷的河水才能让我冷静下来”。

  平视角度刻画邓小平

  “要让伟人雕像活起来”

  8月8日晚,央视播出《邓小平》第一集,网上展开热烈讨论,把一向低调的吴子牛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如此大的关注,吴子牛并不意外,“看到剧本时我就被打动了,我相信也能打动观众。而且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当代题材,这段岁月和我们的今天血脉相连,我相信这是它产生轰动效应的原因。”

  其实,《邓小平》是吴子牛第一次拍重大改革历史题材。2013年4月下旬,他拿到《邓小平》的剧本,读了3天就决定执导,并在心里升起一个念头:要让伟人的雕像活起来。“拍这种题材时,我始终坚持两点。第一,视角要平视,不能像过去刻画领袖人物那样仰视、雕像式。第二,历史事实有专家团队把关,在创作上可以放开手脚,比如在一些反思、思考、感情上。我经历过那个时代,‘文革’是我永远的痛,我不可能不去批判它。”

  剧中,观众看到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的一面,也看到他作为父亲的一面。吴子牛告诉记者,邓小平的慈父形象,是跟邓家人座谈,接触秘书、警卫员,看很多描写邓小平的书和资料之后在心里慢慢形成的,“邓小平端着一盆蜂窝煤炉上的温水,试好水温后给残疾的儿子擦背,这个时候,中南海正在发生最大的变化,中国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邓小平是在这么一个场合出场的。如果没有这些角度,不把他当成伟大又平凡的人来看,我们很难把他描写得生动、感人、亲切”。

  拒绝迎合商业市场

  “我不轻易拍电影”

  吴子牛、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顾长卫、李少红、胡玫等,都是北京电影学院78届的同学,他们构成“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中坚力量。不过,吴子牛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人干,没什么圈子,也不拉帮结派,能不参加的活动就不参加”。

  作品风格上,吴子牛也独树一帜。从电影《晚钟》、《英雄郑成功》,再到电视剧《天下粮仓》、《贞观长歌》以及《邓小平》,都极具时代使命感,这在商业作品大热的当下,非常难得。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少年、青年时期经历了中国最痛苦、最苦难的时代,这促进了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有忧患意识。我拍《国歌》,总记得田汉一句话——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无望而无救的。危机感是一种忧患意识,中国要发展,要强大,需要忧患意识。”因此,吴子牛的作品总有他对历史、战争、人性的反思,他直言:“文艺作品如果没有批判,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转型拍摄电视剧后,吴子牛在电影方面少有作品问世。“我现在不太轻易拍电影。虽然每年都有人找,但我都没有接受,有的是题材原因,有的是商业元素太多,我拒绝了。如果让我百分之百地迎合市场,我是不会去拍的。”在他看来,要拍就拍自己最喜欢、最想拍的,“这种电影是常青的,是可以留存下来的”。

  ■ 对话

  记者:去年开机时剧名是《邓小平》,为什么又在前面加上了“历史转折中的”?

  吴子牛:1976年到1984年是中国最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站在了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这个过程里,邓小平同志作为总设计师,带领中国走向今天。所以有关领导建议,邓小平一生有很多光辉的时刻,这部剧描写这8年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口,就叫《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吧。

  记者:作为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最高决策层人物活动的大剧,在获得好评时也不乏一些争议和质疑,比如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呈现。

  吴子牛:这部剧离不开编剧团队的巨大努力,他们历时3年做了这个剧本,光剧情大纲就改了十几稿。团队中,总编剧龙平平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其中还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党史办的专家,剧本获得了“重大题材办公室”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编剧很有信心,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内容,他们敢写我就敢拍。

  记者:有关注到网上的一些解读吗?

  吴子牛:有一些媒体说这部戏体现了“政治脱敏”,我却觉得这部戏体现的是政治进步。在我的感受中,过去几年还不可能出这样的戏,从去年开始,能够让我们这么写、这么拍、这么与观众交流,是时代与政治的进步,这是我很强烈的感受。

  图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