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第一张《新华日报》诞生在武汉

发布时间:2015-07-27 16:48:34来源:SRC-13

  图为:汉口民意一路《新华日报》旧址。寻常巷落,却是当年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源头。

  民族危亡时刻,一张以笔作剑的报纸,抵得上一个方面军——

  第一张《新华日报》诞生在武汉

  湖北日报讯(文/图/本报记者胡弦 新华日报记者梅剑飞 万程鹏 本报记者李溪)“卖报卖报!新华日报!”

  还记得这熟悉的报童声音吗?这响彻抗战救亡年代的声音,通过众多影视作品,已刻在几代人的脑海中。《新华日报》是抗战初期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大型日报,曾给予前方将士和后方民众极大鼓舞,吹响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号角。

  鲜为人知的是,《新华日报》就诞生在武汉的一栋民居内,并在武汉会战的炮火中度过了一段光辉岁月。

  炮火中的287期报纸

  《新华日报》现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她的源起,也要从南京说起。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当年10月,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代表团同南京政府反复交涉,争取到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新华日报》的合法权利,并在南京筹备出版。后因日寇猖狂进攻,南京危在旦夕,《新华日报》从11月下旬起向武汉撤退。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刊,到1938年10月24日武汉沦陷前的最后一期,《新华日报》在武汉共出版了287期(5月2日曾休刊一天)。当时,报纸每天出4个版,印刷漂亮,内容丰富,不仅关注全国抗战,更传播国际反法西斯动态,是国人了解局势的重要窗口。

  武汉布衣参事陈勇收藏有《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发行的所有报纸的影印本。他介绍,《新华日报》诞生时,武汉已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读着当年的报纸,仿佛能看到新华报人在炮火声中奋笔疾书、以笔作剑的岁月。在武汉抗战史中,《新华日报》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

  在武汉,《新华日报》直属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在创刊号《发刊词》中,她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抗战救国的立场:“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战斗中作一个鼓动前进的号角。为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本报愿为前方将士浴血的苦斗中,一切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史迹之忠实的报道者记载者,本报愿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之鼓动者倡导者……”

  记者翻阅资料看到,当天,头版报眼位置是一幅木刻版画,一个军人在振臂高呼,标题是:巩固团结,抗战到底。二版是国内新闻,以战况为主,有中央社的报道,也有本报专电。其中一篇重要文章是以专论形式发表的彭德怀演说词《目前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主要论述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等。三版是国际新闻,同时有特派记者的战区通讯。四版是文艺副刊《团结》。

  周恩来曾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据说,甫一发行,《新华日报》广受追捧,许多进步青年争相传看。

  近30篇雄文号召“保卫大武汉”

  为了保卫武汉这个抗敌重镇,《新华日报》在创刊后第三天发表了社论《怎样保卫大武汉》,对日寇进攻我国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作了周详分析。

  此后,《新华日报》不遗余力地吹奏起保卫武汉的号角,连续发表了《保卫大武汉》《武汉——已经临到紧急关头》《抢救武汉必须真正动员民众》等社论近30篇。

  陈勇较为推崇的一篇是《共产党员在保卫武汉中的责任》。文章写道:“愈是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应当愈加表现他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定、勇敢艰苦的工作精神,不仅使他自己成为保卫武汉工作中一个最勇敢坚决艰苦的战斗员,而且以自己的热忱毅力和信心来推动和影响他周围的群众。”

  武汉沦陷前夜,周恩来口述社论

  随着日军逐步包围武汉,各级机关、工厂、学校纷纷西迁,《新华日报》一直坚守到最后。

  1938年10月24日,武汉沦陷前夜,汉口秋雨淅沥。周恩来在报馆口述25日发表的社论,题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郑重宣告: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武汉终究会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工人排印时,周恩来对大家说:“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冲锋在前,要坚持到最后的时刻才能撤退。”

  当晚,报馆大部分人员撤离汉口。25日,报馆地址已经变更为重庆苍坪街。事实上,当日,武汉、重庆出了两份内容不同的287期《新华日报》。可惜的是,在汉口编印的这份报纸没来得及出版,匆忙间印刷的那几张至今没有找到,也许已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在重庆出版的首张报纸上,《新华日报》悲壮写道:“日寇猖狂不已,国家破碎更甚,但是我们炎黄子孙之斗志亦愈坚,我们决不为一时的军事挫折而张皇,决不为某些大城市之得失而动摇!”

  毛泽东称赞“抵得上一个方面军”

  《新华日报》在汉口出版虽只有10个月时间,但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积极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宣传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战的战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舆论作用。

  后来,中共中央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年来,《新华日报》正确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坦白地反映了全中国同胞的意志,坚定地发扬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责任。”

  毛泽东同志称赞说:“我们的《新华日报》抵得上一个方面军!”

  寻访

  深藏在汉口老里分的旧报址

  汉口民意一路85号,名为“大陆里”,一栋上世纪初修建的老里分。走进去,不过是寻常人家,每户门口都种着花草。鲜有人知,这里曾是第一张《新华日报》诞生的地方。

  据陈勇介绍,《新华日报》在武汉共有三个地址,目前只有大陆里4—9号保存完好,其他已被拆除或无法考证。

  记者看到,大陆里4—9号是两栋长长的二层小楼,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每个门洞皆类似上海石库门,以麻石砌筑,进门处是天井,有两层楼,砖木结构,当年分别为编辑部、印刷厂和工作人员宿舍。

  据考证,这些房子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坐北朝南,采光明亮,通风顺畅,冬暖夏凉,丝毫不逊于当年大上海的建筑。《新华日报》来此办公时,房龄约10年。

  如今,这里变成了居民住宅,也是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周围喧闹的高楼大厦中,它墙影斑驳,失去了旧时光彩。

  巷子深处,70岁的陈杰婆婆正在扫地,她在这里住了25年。“听人说过,周恩来当年在这里办公,所以这个房子没让拆。”她说,自己刚搬进来时,这里保存完好,依然算是比较有档次的房子。另一位婆婆指着4号一楼天井边的一个屋子说:“我知道周总理以前在这里开过会。”

  记者走进房内,进门处地面印着花纹,木制楼梯踏上去嘎吱作响,拐角的扶手处,已磨出厚厚一层包浆。“想想看,也许当年周恩来就在此停留过,思考过危难中国未来的出路。”同行的武汉布衣参事陈勇说。

  往事

  敌机轰炸下争分夺秒出报纸

  1938年7月26日,为纪念八路军抗战一周年,《新华日报》武汉全体报人合影。从这张旧照看,当时报社约有工作人员80余人,人人斗志昂扬。

  1938年3月进入《新华日报》编辑部工作的戈宝权曾回忆,那时候,新华日报的社址是设在府西一路(今民意一路)的大陆里的里弄房子里。临街是营业部,后面是印刷部,里弄内另有一所两楼两底的房子是编辑部。随着日寇的轰炸和进攻,后来不得不搬到汉口市中心的界限路去,在那里租了一所三层楼房,楼下筑有避弹室,楼上是编辑部。“我们就在敌机轰炸和房屋拥挤的条件之下编辑和出版报纸。”

  据当时工作人员回忆,报社每个人身上的担子极为繁重,但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例如编辑和原仅负责取送稿件的交通员,在本职工作完成后,还不下班,自愿守候在浇版房,将刚浇好的滚烫的铅版,一块一块地送到印刷机前,与印报工友密切合作,争分夺秒地保证报纸出版。

  汉口的肖正荣老人说,他的父亲肖光海当时在汉阳老兵工厂做钳工,工资40多元,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即便如此,每月总是要留出1元订《新华日报》。因为这份报纸讲真话,道理正,提出的是救国救民的主张,文字通俗易懂。

  肖正荣回忆,正由于父亲订着新华日报,下班吃完晚饭后,许多工友常到家门前,搬个小凳坐下,泡上一碗茶,讨论报上刊登的抗日局势,谈论工人的出路等,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后来,汉阳兵工厂奉令搬到重庆江北,肖家也跟着搬走。到了重庆,生活更加艰难,父亲仍然坚持订《新华日报》。时局动荡,肖正荣流落到昆明,成为《新华日报》在昆明分销处的一名报差。他说:“抗战时期,我在生活上饱受折磨,也是《新华日报》,引导我走上人生的正确道路。”

图为:李鉴秋烈士遗照

 

图为:李鉴秋的孙女们

  先驱

  乘“新升隆”号轮船撤离途中遭空袭

  武汉籍报人李鉴秋等16人牺牲

  1938年10月22日,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一批工作人员,乘“新升隆”号轮船撤离,西上重庆。次日,轮船不幸遭日机轰炸,《新华日报》16位同志不幸遇难。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武汉的排字工人李鉴秋。近日,记者采访了他的三位孙女。

  别人都喊他“傲子”

  李鉴秋出生于1910年,是个孤儿,被一个姓李的汉口码头工人收养。因家贫,少年即外出打工,做过各种社会底层工作,为人心直口快,喜欢结交朋友,后参加革命。

  抗战前,李鉴秋在南京青年印刷所任领班,1938年经人介绍进《新华日报》任排字房工人,他熟练操作,保证了每日晚7时出版。当时工友回忆,李鉴秋堪称模范工人,他常说:“只要我们继续不断地要求进步,出版时间还可以提早。”果然,在最后武汉危急关头,工作人员虽然减少,但《新华日报》还能保持晚7时出版,有时甚至提前。

  在生活中,李鉴秋很能干,别人都喊他“傲子”(武汉方言,意为很能干),连毛衣都会织,家里各种工具都有。

  1938年10月,李鉴秋离家后,再也没回来,留下妻子和只有6岁的儿子。孤儿寡母,生活艰难,只得改嫁一赵姓男子,为报恩,这个6岁的孩子改名为赵唤民。李鉴秋的孙女赵治平介绍了这段过往。

  为保护印刷机器与船同沉

  当时,李鉴秋与同仁乘坐的“新升隆”轮船,是共产党通过进步人士的关系租用的,吨位很小,载有约100人,还装有印刷器材、纸张,已显得很拥挤。将要开船时,又有几十位难民要求搭船离汉,“新升隆”搭载了他们。

  1938年10月23日上午9时许,船行到嘉鱼县境内长江北岸的燕子窝(现属洪湖市)。为躲避日机轰炸靠岸,除留少数值班人员外,其余全部上岸,等天黑后再开船。“爷爷不放心印刷机器,因此留在船上,然而悲剧发生了。”李鉴秋的孙女赵治宏流着泪说。

  那天下午3时许,4架日军飞机突然飞临上空,连投几枚炸弹,有一枚投中轮船,前舱立即起火。敌机又轮番用机枪扫射二三十分钟。“新升隆”轮船被炸,在火焰中逐渐下沉。《新华日报》有潘美年、李密林、李鉴秋等16位同志,八路军办事处有9位同志,以及船员和难民有50余人,遇难牺牲。

  一段等待打捞的新闻史

  赵治宏回忆,爷爷到底去了哪里,一直是父亲的心结。直至上世纪70年代,从一位幸存者口中得知了实情。“时隔40多年才知道,我们的亲生爷爷是革命烈士。”“得知身世后,全家人每年清明节都去洪湖给爷爷扫墓,父亲把爷爷生平资料搜集整理好,让后人铭记。去年,父亲去世前说,要把骨灰撒在长江中。虽没有讲原因,我们也能猜到,是要追寻爷爷而去。”赵治宏说,父亲也说过,要打捞船,亲眼看看那艘曾经载过爷爷的船是什么模样。

  据陈勇考证,“新升隆”号还在江底。数年来,他一直在呼吁打捞“新升隆”号。“‘新升隆’见证了共产党人在武汉抗战中的壮烈牺牲和威武不屈,打捞它,就是打捞一段抗战史,也是打捞一段中国新闻史。”陈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