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湖北这四个村落凭什么登上中央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6-01-12 15:05:35来源:SRC-8911

有人问,在当今这个快餐速食的年代,真的还会有人在意“乡愁”这种东西吗?

答案是,有的。

乡愁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它常常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某个时刻,悄然来袭:或当夕阳西下一片落叶打在你肩上时;或在异乡的电视荧幕上掠过一张熟悉的脸时;或在某个深巷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时;或在你难于下咽异乡的饭菜时……乡愁,轻轻地拥抱了你。

乡愁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但是它总能在某些时候瞬间击中我们的心,让我们潸然泪下。

乡愁,是一盘“压白菜”

在武汉市郊黄陂区有一个叫大余湾的村子,这个位于木兰山脚下的村落,祖上是在明朝的时候从江西迁居而来,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近百户人家的七代同堂的大家族。全村400多人,除了一家之外,全部姓余。

68岁的余永佛,原来是村里有名的窑匠,老余心灵手巧,喜欢吹拉弹唱,现在改行当厨师开餐馆,从事的行业变了,但是印在脑海里的勤俭节约的习惯没有变。

与别人总是做大鱼大肉不同,老余最受欢迎的菜品,都是一些农家小菜。秋天白菜多,老余就把吃不完的白菜做成“压白菜”装进菜坛子里存起来,有客人来,就把压好的白菜拿出来,反复漂洗、切得细细的,加上新鲜的红辣椒,在大铁锅里猛火翻炒,一盘爽口开味的“压白菜”就做成了。独家味道,价格便宜,特别受欢迎。

余永佛说:“这个”压白菜”是我奶奶那个时候就开始做起,因为秋天的时候,白菜很多,吃不完,怕浪费了,我们就把白菜用盐把它一揉,放在缸里,把它压起来,到冬天里吃口感也蛮好,又不浪费。”

老余的菜好吃,还有一个秘密,就是用柴火灶,烧柴都是后山上砍下来的枯枝,灶火旺温度高、炒菜自然香。

余永佛告诉我们:“烧土灶是城里的客人们来了之后,他们觉得土灶的的确确是那么回事,就是土灶做的饭菜都香,另一方面就是土灶节约,如果烧煤气的话,我们算了一下,一个月得两坛子煤气,如果烧土灶,一坛子还烧不完。”

像叔叔一样,余小刚也很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在外闯荡十多年后,现在回到老家,专心开餐馆,他与媳妇自己种菜园,一到冬天,菜园里种的萝卜总是吃不完。

余小刚说:“在我们农村里,一进入冬天。萝卜就大丰收,如果再留在地里时间长了,气温太低了,萝卜就会破心,破心都坏了,就容易浪费。”

余小刚和媳妇一块,把吃不完的萝卜从地里拔回来,洗干净后切成片,再挑到后山上的石头上去晒,经过几天的日晒夜露,就晒成了容易保存的萝卜干。

余小刚说:“从我们小的时候开始,记事的时候,就听老人讲,晒萝卜干、豆丝都在这里,因为这里光照时间比较长,而且还通风,在这里基本上三天就都能晒干。”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即使是最普通的萝卜白菜,吃不完的也要腌好晒干收藏起来,在蔬菜的淡季又是一盘难得的美味。

对于秉承“勤俭立业”家训的大余湾人来说,乡愁,就是一盘“压白菜”。

乡愁,是一座城

这是一场神圣而庄重的乡村悼念仪式,唐崖司村的村民们正在用土家人独特的方式,来祭奠一位刚刚离世的老人。

离世的老人名叫陈照南,祖祖辈辈居住在唐崖司村,他用毕生的精力守护着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颂着,人们尊重他,因为他守信重诺,人们悼念他,因为他传承了先祖遗风。

唐崖司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境内,村民有近1000人。著名的唐崖土司城遗址就坐落在这里,距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陈照南的先祖被土司召为女婿,从宜昌迁来,从此,世代生活在唐崖司村,祖祖辈辈都是唐崖土司城的守卫者。

能够守护在这块先祖生活过的地方,对于陈照南来说,内心充满了欣慰。他不仅用自己的双手维护着遗址的清洁,还承担起了遗址讲解员的工作。

1987年,当时的文管所很需要一位在当地有声望的人,对这个古迹遗址进行看护。于是咸丰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就找到了陈照南,双方沟通之后,陈照南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对于世代都生活在土司城里的陈照南来说,能够名正言顺地守护先祖留下来的文物,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从那时起,他和当地文管部门签下了一份合同,而这份约定成为了他一生坚守的承诺。

将近30年的时间,尽管收入微薄,但是陈照南却无怨无悔地坚持了下来,即使面临生活上的困境,也从没有动摇老人的坚守。陈照南的小孙女至今仍记得爷爷当年告诉过她的话:“爷爷当时跟我说过,村里好多人出去打工,当时叫爷爷一起,在外面一年的收入有几千块,这个钱对我们家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呢他舍不得家乡,要留下来保护家乡的文物。”

陈照南心甘情愿地守护在家乡这片先祖留下的遗址上,他不仅见证了唐崖土司城遗址从县级到省级、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展,更亲历了唐崖土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个过程。世代守护的家园能有这么巨大的文化价值,为世人所知晓,这其中的意义对他来说,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2014年4月26日的早上,陈照南看守完两处文物回到家后,突发脑溢血。

陈照南的孙女说:“我们赶紧的将他送往医院,可是爷爷再也没有醒过来了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跟我说的一些话话,他说唐崖一定会申遗成功,到时候你就留在家里,不要出门打工了,像爷爷一样,把唐崖的文化传递给每一位来参观的客人,让他们喜欢我们的唐崖。”

如今,陈照南的孙女陈飞终于继承了爷爷的遗愿,成为唐崖土司城的一名讲解员。对于她来说,乡愁就是这一座城。

乡愁,是一盏茶

清晨起来,雷祖元第一件事就是烧上一壶热水,准备泡茶。羊楼洞的村民都喜欢自己做茶,清明前后上山采摘、晾青,再用铁锅手抓烘炒,虽然没有市面上精美的包装,可是味道却十分甘爽、醇厚。撒上一把花椒,整个屋子立刻香气四溢。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雷祖元的茶不仅仅是泡给自己喝的。

雷祖元所在的羊楼洞村,有一条长达2千多米的明清古街,生活着2800多人。每到旅游旺季,老街上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十几年前,当有外地人慕名来到这里探寻古镇历史时,偶然喝到了雷祖元家的热茶,纷纷赞不绝口.

从那时起,雷祖元就决定在自家门前摆个免费小茶摊,供路人随意饮用。

雷祖元说:“之前有人问我,我以后来还能不能喝到你的茶?我说只要你们来,永远都会有的。”

为了这份承诺,雷祖元她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她的茶水摊子已是老街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羊楼洞村,位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因四面多山,其形如洞,相传又有牧羊者建楼饲羊于此,因而得名。今天的羊楼洞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不过据说在早期俄罗斯人绘制的中国地图上,可以没有武昌汉口,却一定有羊楼洞。

美国作家威廉·乌克斯在20世纪初写的《茶叶全书》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制造销往俄国的砖茶,在中国以羊楼洞及汉口为中心,这种工业起源于古代……为了方便起见,便制成这种砖块茶。”

这块茶砖产于1910年,市场估价500万。上面印有4排俄文,大意是“向尊贵的顾客推荐,中国一等品优质茶叶,而茶叶来自最好的茶场羊楼洞”。羊楼洞作为中俄万里茶道源头之一,这块茶砖见证了这段历史。羊楼洞人用车推马驮最原始的古老运输方式,走出了一条纵贯南北、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万里茶路,这是继丝绸之路以后又一条国际商贸通道。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茶马古道这条原始运输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诚信不欺、共守信约的美德,流淌在羊楼洞人的血脉里,薪火相传。它曾铺就了万里茶路,创造了百年传奇,也必将汇入羊楼洞未来的梦想。

对于热情好客的羊楼洞人来说,乡愁,就是那一盏茶。

乡愁,是一条路

鱼木寨位于湖北省利川市的大山深处,土家族向氏一门世代聚居在这里。鼎盛时期,鱼木寨有500多人,如今依然有300多人居住在深山峭壁之上。向绍红对于脚下这条出入鱼木寨的蜿蜒山路非常熟悉。和村中其他的孩子一样,从十来岁起,向邵红每周都要往返一次,背着母亲为他装好饭菜的小背篓,走出村寨去上学。

直到现在,每当他回村之时,总是十分感慨,因为他的求学之路正如同这条山路一般充满着曲折与艰辛。30年前的一个夏末,当时初中毕业的向绍红,心事重重地从这条路上又回到家中,由于家境困难,他将面临无法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困境。

能不能继续上学,直接影响着向绍红此后的命运。当时,村里的同学都已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可他的学费依然没有着落,如果父母在报名的前一天依然筹不到钱,向绍红将不得不离开学校。

就在向绍红几乎绝望的时候,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手里攥着被汗渍浸湿的八十块钱。

这是向绍红的父亲找他的幺叔借来的钱。就是这来之不易的八十块钱,改变了向绍红此后的人生轨迹。高中三年,向绍红投入了全部精力,埋头读书。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了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鱼木寨上的第一个大学生。

“读书最重要,耕读最为本”,向绍红的父亲不加思索说出的这句话,正是道出了他苦苦支撑儿子读书的内在动力,那就是在鱼木寨延续了数百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崇文尚学。

据《万县志》的记载:“鱼木寨,山高峻,四周壁立,形如鼗(tao二声)鼓。”寨门奇伟,雄跨进寨之路,两侧绝壁耸峙,楼借山势,山借楼威,浑然一体。有着一夫当关万夫愁之险峻。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鱼木寨的人们还是依然坚守着向氏祖先留下来的尚学传统。

历史上,这里的年轻人想要外出求学,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亮梯子”,是寨东悬崖之上的一条出寨之路,28根石条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于空中,一级一级延伸成一条绝壁天梯,其惊险程度,世界罕有。以前,这个梯子是出入村寨的捷径。

“三阳关”是寨北的一条出寨之路。悬崖边卡门挡道,两旁老岩夹峙,石阶古道回环而下,险窄难行。更为艰险的是一段已弃之不用的古道,当地人称为“手扒岩,岩壁上开凿出来的石阶构成一道天梯,几乎与地面垂直,手脚并用才能够攀登。

对于外地人来说,在“三阳关”和“亮梯子”上行走是一种探险般的经历,但数百年来,鱼木寨一代代的年轻学子们却要每日面对,视天险为平常。在一复一日的行走中,支撑他们的正是向氏家族崇文尚学的传统。

对于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向氏家族来说,乡愁,就是脚下的这条路。

每个人都有深埋于心的乡愁,记住乡愁,是为了让我们在走得更远的同时,不忘初心。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正是为了“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将中国人心底的乡愁像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展开。

《记住乡愁》大型纪录片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要拍摄对象,共选取了60个中国传统村落里的相关故事,采用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展现古老智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真实再现了当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拼搏奋发、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讲述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

这些沉淀深厚的家族历史、祖训族约、民间风俗,延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纪录片中真实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彰显出朴素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时代价值。

《记住乡愁》拍摄的村落涵盖了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中湖北省有四个村落入选,由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耗时一年,精心制作的四集《记住乡愁》即将登陆央视4套,欢迎广大观众届时收看。

读湖北人自己的乡愁,品湖北人自己的感情,让我们记住乡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