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武音教授李幼平:满世界寻觅千年乐器大晟钟

发布时间:2016-04-10 17:18:06来源:SRC-13

图为:大晟钟仿制件。

 

图为:李幼平为仿制的大晟钟测音。

 

图为:李幼平在美国对大晟钟测音。

 

图为:李幼平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检测大晟钟。

 

图为:李幼平鉴别文物爱好者收藏的器物。

 

图为:李幼平鉴别文物爱好者收藏的器物。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 实习生陈峣

【阅读提示】

偶然的机缘,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走上研究宋代大晟钟之路,他满世界追寻大晟钟遗物,潜心研究18年,研制百余件大晟钟高仿品,希望让人们欣赏到沉寂千年的宋代乐音。

这个春天,李幼平依旧为大晟钟马不停蹄。美国密歇根大学定制的16件大晟钟,即将着手进行仿制。他还将和美国同行一道,从汉阳出发沿着宋代词人姜夔创作轨迹一路采风,以期更好地“复原宋代雅乐”。

【苦心寻访】

宋人仿造技术以假乱真

大晟钟被误读为春秋时期钟

大晟钟为何物?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介绍称,宋徽宗赵佶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在今河南商丘出土了6件春秋时期的宋公戌钟。因商丘是徽宗当皇帝之前的封地,他认为这是祥瑞之兆,遂设立宫廷乐府“大晟府”,并以宋公戌钟为式样铸成大晟钟,重制新乐。

文献中对大晟钟有所记载,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大晟钟却了解甚少。原因是,宋代人铸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形制为平口、方钮型的大晟钟,类似于先秦的青铜镈钟,不少大晟钟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春秋时期的钟。

现年53岁的李幼平,是我国第一位音乐考古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选题,聚焦在宋代艺术实践中的音高标准,1997年围绕博士论文开展史料查阅、田野调查等多种工作时,曾一度迷茫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之中,一次意外让他发现了大晟钟遗物,从此走上研究大晟钟之路。

当时,还没有人对大晟钟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李幼平在调查、收集现存大晟钟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到国内有关地区文博部门,对散藏不同地区的大晟钟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材料核实及可信性分析,并进行考古学、音乐学的综合研究。

从辉煌极点跌入屈辱极点

现存大晟钟定格历史沧桑

李幼平在博士论文《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中称,当时至少寻访到25件大晟钟实物,散存于海内外多地。其中,原藏于河南开封博物馆的一件大晟钟,是国宝级文物,高27.5厘米,宽18厘米,重约6千克,正面中部用阴线刻篆书“大晟”二字,背面刻律名“夷则”。器形古朴典雅,纹饰优美。

李幼平称,为铸造大晟钟,北宋朝廷专门设立乐器制造所和制作铜器的“铸写务”,在汴京(今开封)南郊建了规模宏大的铸造场。当时做的大晟钟遵照古代礼乐制度,皇帝在举行大型祭祀礼仪活动中,用336件大晟钟,四面宫悬,一面三套,一共12套,每套28件。

这些大晟编钟,质地极纯,声韵清越。宋徽宗将所奏之乐命名为“大晟乐”,视作“宋乐之始”。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晟钟问世不久,北宋王朝覆灭,大晟钟命运与国运相连,从辉煌极点跌入屈辱极点,令人慨叹。

一件由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律名“南吕中声”的大晟钟,有“上京都僧录官押”刻款及花押。李幼平称,“上京”是金代最初的都城会宁府,“都僧录”是最高僧政机关。金国官府在做类似现在文物普查时,把大晟钟登记在册,并给了它新的身份证明。李幼平指出,靖康二年,金人掠取北宋大晟钟乐器及其它文物重器,同押解徽、钦二宗的大队,一同运往金国。这件“上京款大晟南吕编钟”,应当就是这样流落到上京会宁府境内。

一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大和/南吕中声钟,形制、纹饰,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律名“南吕中声”的大晟钟几乎完全相同,仅钮部透雕戏珠双龙中,有一龙下唇残损。不同的是,该钟钲间的器名题款为“大和”,周围有明显的铲磨痕迹,显然系原有题款遭到了改刻。李幼平研究发现,根据文献记载和大晟钟的历史学研究可知,金国太常寺认为郊庙社稷中所用北宋编钟上的“大晟”器名,犯了太宗(完颜晟)的庙讳,故将其刮改更名为“大和”。“文献史料与文物遗存互为印证,说明该钟是被金人劫掠的北宋大晟钟。这类‘大和钟’见存有多件,见证了历史沧桑。”

寻访触角不断伸到

现已发现35件大晟钟

李幼平长期寻访发现,大晟钟遗物除散见于北京、上海、辽宁、河北、河南、陕西、湖南、山东等各地文博部门外,还有流散于台湾和海外的。

一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器名被刮磨的青铜器,为清代宫廷收藏、且收录于《西清古鉴(钅监)》的传世旧器,被定为春秋时期器物。李幼平通过对照片及文字描述的比对,发现其形制、纹饰及篆刻律名文字风格等,均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大晟钟相同,认为其应是北宋大晟钟遗物之一。

为了更全面、深入研究大晟钟,李幼平将寻访研究延伸到了海外。他发现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在一篇文章中称,日本出版的《支那古铜器菁华》一书中,收录有大晟钟一件,器名“大晟”,律名为“姑射中声”。2000年,李幼平有幸从日本友人处得知陈先生所言之书原名为《支那古铜精华》,并获赠全书复印件,使他得以了解更多信息。

原来,这件青铜钟,在1935年至1936年期间出土于河南省新乡西南的古墓,由寺泽氏带到日本。该钟锈蚀严重,有些部位甚至出现龟裂纹,被多次修补。李幼平研究认为,其形制、纹饰及题款文字风格均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之器相同,属北宋大晟钟遗物,而非日本学者所认为的战国时代青铜乐器。

史料记载,宋徽宗曾做了一批大晟钟作为国家的标准器,送了一套给高丽。李幼平为此专程去韩国寻访,发现其国乐馆里有一套后人制作的大晟钟,其复制件迄今仍沿用于韩国的大晟乐中。

近年来,李幼平又陆续寻访到上十件大晟钟,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发现。如,他在著名音乐学家赵如兰的书上看到有大晟钟的信息,就联系书的作者,再找到美国巴尔的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当地瓦尔兹艺术馆又寻访到一件大晟钟,是由一名传教士在北京购买后带去美国的,恰巧是他研究中所缺少的第十二律,对研究黄钟音高有关键性意义。

目前,李幼平已在海内外寻访到了至少35件大晟钟。

收藏者找上门求鉴定

发生诸多令人唏嘘的事

随着李幼平研究大晟钟学术专著的出版及在这一领域内名气增加,不时有一些收藏爱好者,请他鉴别手上器物是否是正宗的大晟钟。李幼平每次都仔细做鉴别研究、形制分析和音乐采样、音频分析,从中也见到了多件大晟钟实物。最新寻访到的一件大晟钟,是去年一名江西文物收藏爱好者,携大晟钟来武汉请他当面鉴别的。

2011年春节期间,一位云南网友上传了一张大晟钟照片,想请专家帮忙鉴定真伪。李幼平看到照片后仔细辨认,认为其应是真品,遂想方设法找到该网友。对方起初不愿告知实情,后来才说这件钟在日本准备拍卖,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李幼平赶紧请对方先代他拍下来,但一直没有下文。过了一段时间,对方又说这件钟已拍卖到了欧洲。一年多后的一天,李幼平忽然接到从无锡打来的求访电话,得知一位国内收藏家花巨资从英国将其拍回,托存在了无锡博物院。

李幼平从大晟钟研究的角度,帮很多人鉴别过手上所谓的“大晟钟”,碰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去年初,一名男子带着青铜器从外地专程来找李幼平,请他帮助鉴定。经仔细研究,他发现其中一件显然是弄巧成拙,他说,本来这件钟的各个部分都是真的,但文物贩子为了忽悠人,把西周时期钟的一个部件“拉郎配”在了这件宋代钟上,变得不伦不类。

【成功仿制】

成功研制百余件高仿品

几乎能够“以仿乱真”

李幼平在寻访宋代大晟钟实物的过程中,也在潜心进行着另一项研究,即仿制大晟钟。至今,依据他的研究成果和研制大晟钟的技术,由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铸造,已成功仿制的大晟钟有百余件,一部分陈列在武汉音乐学院下设的湖北音乐博物馆,另一部分为多家单位定制。

如,应河南博物院、杭州师范大学乐器博物馆、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古乐演奏的需要,已复原、研制出三种类型的大晟钟,在相关陈列、展演活动中受到广泛认可。其中,杭州师范大学一次定制了80多件大晟钟,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定制16件大晟钟高仿品。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将定制的16件大晟钟高仿品作为主要乐器,演奏宋代音乐,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幼平说,所谓的高仿品,是建立在全面的理论研究所获得的深刻认识,以及运用相关冶金铸造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及物理学、声学原理基础上设计、铸造的,使仿制件的音色、音高获得保证,并几乎能够“以仿乱真”。

【利用期待】

中外多家单位联手研究

用宋代乐器演奏怀古宋乐

如此不辞辛苦地仿制大晟钟,做何用?

原来,这是李幼平及其科研团队更大的研究课题“复原宋代雅乐”的一部分,“现存大晟钟遗物不少是国宝级文物,不可能用文物来表演,通过文物翻模进行复制也很困难,只能用大晟钟高仿品来演奏。”李幼平说。

“说中国音乐史如何伟大,听起来大都像是臆想。古代音乐中,要数宋代音乐是今人最可触摸、聆听的。”李幼平介绍,唐代有琵琶等乐器留存、有敦煌乐谱被发现,但因种种原因,今天的人只能进行唐代音乐音响的理论推测。部分出土先秦编钟倒是可以演奏出当时的音响,但缺少先秦时期的乐谱。

相比之下,宋代音乐文物大晟钟不仅至今仍可以演奏,且每件上都铸刻了音高,完整显示出当时的十二音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就像去唱卡拉OK,需要弄清楚,唱C调还是D调。今天的人透过大晟钟,可知宋代人所使用的具体调高及与今天音律的关系。”李幼平说。此外,宋代文献里有大量乐谱,著名音乐学家赵如兰、林萃菁,曾对宋代宫廷雅乐、民间音乐的百余首乐谱做了仔细考证。如,宋代词人姜夔的《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20多首乐谱,至今保存完好。

“有了宋代固定音高的乐器和宋代乐谱,再把乐队、曲子编配出来,就能够把约千年前的宋代雅乐,相对真实地呈现给今天的人们。”李幼平说,目前,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古乐复原的潮流,外国一些学者希望把欧洲中世纪的音乐进行复原,进而扩展到中世纪的世界音乐。在此背景下,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了中美联合研究小组,联手做“怀古宋乐”研究,以此作为推介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正在着手拿出经得起考证、有把握的谱子,其中包括姜夔的作品、士大夫的《诗经》古谱、《中兴礼乐》记载的祭祀音乐、《事林广记》中的唱赚等近百首乐曲。下一步在解决乐曲改编、创作、舞台呈现等问题后,计划在中美两国巡演。

【链接】

宋代大晟钟:统一音乐“度量衡”

李幼平介绍,宋代是崇尚复古、推行雅乐的历史时期之一。大晟钟作为宫廷雅乐的代表性礼器与乐器,无论形制、纹饰及青铜制造工艺,均反应了金石学理论研究及青铜编钟铸造等所达到的历史水平。

宋代文学艺术初步成为商品,艺人走上街头、码头卖艺,不同地方音乐的音高不同,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史料记载,宋徽宗有感于当时全国音律不齐的混乱状况,命工匠铸成几十套大晟钟,每套钟的基准音高为黄钟宫,大约相当于今天C大调的“1”音。这些钟发送到全国各个州府,统一了宫廷内外、全国各地音乐实践所共同遵行的音高标准,从而保证了一首乐曲能够不走样地在另一个地方演奏,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统一音乐“度量衡”的重要意义。

(本版图片均为李幼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