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墓葬区出土的文物
楚天金报讯(记者刘瑛 通讯员连红)昨日下午,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发布,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成功入选。
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位于大冶铜绿山Ⅶ号矿体(大岩阴山)北坡,坐落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墓葬区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2275平方米,清理墓葬135座。其中,西周晚期3座、春秋时期120座,共出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质地文物170余件。
记者连线在北京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队总领队陈树祥,他表示,首次在矿冶遗址发现墓地,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采选冶铜遗址与墓地组成了铜矿产业链,“揭示了铜绿山考古学文化特征与冶炼技术的信息。墓葬区的文化属性显示扬越文化和楚文化共存融合,楚文化因素逐渐加强。”陈树祥称,该遗址获奖不但圆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41年“古墓梦”,更是填补了中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于1990年,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5届,有考古界的“奥斯卡”之称。本次评选,共有25个项目进入最终评审,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入选,是湖北5年来第4次获得“十大考古新发现”奖项。
据武汉晚报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
88号墓出土的铜戈、铜刮刀、铜凿、玉饰
54号墓出土的孔雀石
武汉晚报讯(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连红 孙夏) 昨天下午,“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在北京揭晓,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成功入选。这也是五年来湖北的考古项目第四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绩令人瞩目。
“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主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5届,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和参与,也吸引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此次“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竞争相当激烈,海昏侯、致远舰等考古项目此前备受关注,不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四方塘遗址考古队总领队陈树祥对评比结果丝毫不意外,“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在所有参评项目中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它是中国目前有关冶炼考古的项目中,首个发现了有‘人’的活动项目。”
简单说,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叙述的是劳动者的故事。2014年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东部岗地发掘了一处墓葬区,这是一块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密切相关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墓葬区。“这些矿工留下了往来奔波的辛劳足迹,也带着朴实的工具、原料和日常生活用品长眠于此,这在以往是未曾发现的。”
目前发现的墓葬中,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葬俗,“这说明墓主们来自不同的族群,不过从墓葬群中能找到一些楚文化的元素,说明这些族群多少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陈树祥说,从墓葬群的位置规模、葬具和随葬品的差异性分析,可以把当时的矿工大致分为采矿、选矿和冶炼三个团队,“这和现代冶金行业的产业链基本一样。”
高超的冶炼技艺也是一大亮点。经过分析,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的炉渣含铜量平均为0。49%,这一数据说明了矿石中的铜在冶炼炉中得到了充分还原,“现代工业规定,炉渣的含铜排放量需低于0。7%,而春秋时期的炼铜技术已达到了近现代冶铜技术的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附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是云南省继元谋人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早更新世旧石器旷野遗址。发现100万年前的木制品和用火遗迹,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制品。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此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良渚的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将中国水利史的源头上推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人比“大禹”先治好了水。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把海南从历史时期追溯到史前,建立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编年序列,是填补空白的开创性工作。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确定了殷遗民在西周的周原地区是如何生活的。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采选冶铜遗址与墓地组成了一处铜矿产业链。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2015年度“最热”考古发现。2011年至今,历时5年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明清北京城的宫城格局从何而来?紫禁城的太和殿的源头在哪里?汉魏洛阳城的太极殿可以告诉你答案。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其中是否有史籍中记载的萧太后的身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丹东一号”沉船位于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处,《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和“致远舰”可谓家喻户晓,如今我们终于知道“致远舰”到底是什么样子。
(作者:周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