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让片酬接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7-04-20 15:39:43来源:SRC-3721

【文化评析·如何遏制娱乐圈乱象系列谈之二】

作者:郭超

资本逐利,明星“赢者通吃”,中国影视剧走进了“明星中心制”的怪圈。让电视剧制作回归正常,就要打破“明星中心制”。片酬接地气,作品才能接地气。

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订倡议书,加强对市场的引导。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将启动《电影管理条例》等的修订纳入今年重点工作,以期进一步研究遏制明星“天价”片酬的有效措施。

1998年第2期《乡音》杂志刊发了一篇《“封杀”片酬能否成行?》的深度报道。如果单看标题,还以为这是今天某报纸上的新闻:“中央电视台最近组织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浙江等15家电视台及有关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制片人,组成了‘CCTV特约制片人联谊会’,决定对部分演员索要高片酬的做法予以抑制,以保证至少有50%的经费用于电视剧制作。‘CCTV特约制片人联谊会’决定统一片酬,即使是当红演员,每集片酬也不得超过1万元,并且声称如果有演员要求突破上限,所有会员将一致毫不留情地予以‘封杀’。”

看来,明星演员拿高片酬并非新现象。有统计显示,演员片酬占总投资的比例,1979年为15%,1989年为30%,1998年达60%。如今,明星片酬“天价”态势变本加厉。知名编剧高满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现在拍摄一部成本1亿元的电视剧,要请到这些当红‘小鲜肉’,片酬基本在七八千万之间。”这样看,今日一些演员的片酬占总投资的比例已达七八成。

如今的“天价”演员和当年的明星有几点不同。20年前,拿高片酬的演员李保田、葛优等人,当时就已经四五十岁,过了“小鲜肉”的年纪,而且演技已经相当成熟。今天,拿“天价”片酬的演员,年龄明显下降了,演技、敬业精神频遭诟病,但是和葛优、李保田相比,他们“颜值”升高的同时,“谱”似乎也更大了。然而,20年后,葛优、李保田的名字还是响当当的。再过20年,有多少今天的“小鲜肉”还能留在观众脑海中,值得怀疑。

如今,明星赚钱的方式更多了,他们不仅看重影视剧的高额片酬,各种综艺节目已然成为新宠。真人秀节目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赚取人气,而且还不需要什么演技,就能拿高酬劳。据悉,某一线明星的季报价就超过6000万元,名气稍逊的明星报价也超过2000万元。

与“天价”片酬相伴而生的并非佳作迭出,而是烂剧扎堆。动辄几千万元到1亿元的片酬,严重占用了制作经费。明星拿走了制作成本的大头,导演、编剧、后期制作的成本一压再压。资本逐利,明星“赢者通吃”,中国影视剧走进了“明星中心制”的怪圈。

前几天,1986年版《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去世。她在重重困难中拍出经典电视剧的事迹,在观众中间再次被热议。重播了3000多次的1986年版《西游记》,是迄今中国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成为几代人赞颂不衰的经典。杨洁一句话道破其中玄机:“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没有“天价”片酬,真正接地气的作品还是受市场欢迎的。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是一个例证。这部剧里没有“小鲜肉”,没有大IP,没有炫酷的特效,80多位演员的总片酬4800万元。但是凭借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部剧依然成为“现象级”作品。

拿着“天价”片酬的明星,还有可能去接地气吗?请“天价”明星的制作公司,已经把宝都押在了明星身上,哪里还有钱和精力去打磨艺术?让电视剧制作回归正常,就要打破“明星中心制”。片酬接地气,作品才能接地气。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0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