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李云龙”原型指挥奇袭战:刀劈三关,解放“铁打的襄阳”

发布时间:2017-08-16 14:48:01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杨广济讲述襄阳战役情况

图为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中央贺电(资料图片)

 图为解放军某部攻占襄阳城(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 杨康 通讯员 杨戈

青山隐隐埋忠骨,流水迢迢忆英烈。

襄阳城南,苍翠巍峨的羊祜山上,百余名牺牲于襄阳战役的革命烈士长眠于此。50多年来,80岁的原襄樊市计委(现为襄阳市发改委)顾问杨广济每年都会上山为战友扫墓。

杨广济是襄阳战役的亲历者,当时是陈赓兵团的一名指导员。他介绍,襄阳战役是刘邓大军着眼整个中原战局,于1948年7月发起的著名战役。我军鏖战15昼夜,歼俘敌人2.1万人,解放了老河口、谷城、宜城、南漳、襄阳、樊城广大地区,使中原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并日益巩固,湖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亮剑”襄阳,前线总指挥是“李云龙”原型

电视剧《亮剑》热播数年,剧中主角李云龙叱咤疆场、铁骨铮铮的形象家喻户晓。襄阳战役前线总指挥王近山,便是这位荧屏英雄的主要原型。“王近山号称‘王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他的作战风格、战斗经历与李云龙都极为相似。”7月31日,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苏兵细细“考据”道。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6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发起豫东战役,在连续20多天的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9万余人。蒋军主力纷纷驰援,襄阳守敌呈孤立状态。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起襄阳战役。

省委党史研究室《红色经典》第二卷记载:邓小平当时说,这局棋我们要出奇制胜,华野主力在豫东开打,中野主力牵制南线敌人的兵团,然后我们出“边车”奇袭襄阳。

为此,中原军区以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及桐柏军区等部队共3万人,在江汉军区配合下,发起襄阳战役。彼时,王近山任第六纵队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

打破历史上“攻襄阳,必先攻山后攻城”的惯例

襄阳战役,注定不平凡。

襄阳城三面环水,西临群山,易守难攻。兵家历来认为“欲攻襄阳,须先取山,山存则城存,山失则城亡”。蒋介石为强化这一战略要地的防御,特派特务头子康泽坐镇襄阳。

康泽苦心经营,在山上所有制高点上,构建了密集的碉堡群和火力网,妄图打造一个“铁打的襄阳”。

杨广济回忆,初出大别山区的王近山部队无重炮支援攻城,部队兵力不足,且携带的炸药、子弹很少,组织强攻势必付出重大伤亡。王近山头顶烈日,到前线观察地形和敌情后,端出了攻城计划:“我要破破兵家惯例,撇山攻城,直取西门。”

欲取西门,须先劈开扼守襄阳西大门的真武山、琵琶山和西门外铁佛寺三道关卡。

现年91岁的武汉船舶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晋永先,参加了攻打琵琶山。“69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晋永先说:“我忘不了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49团团长苟在合,更忘不了我们并肩驰骋疆场的峥嵘岁月”。

苟在合是我军在襄阳战役中牺牲的职务最高将领。战场上,他身先士卒,亲率部队打到山顶,经15分钟激战,即全歼守敌,取得了刀劈第一关的胜利。指挥战斗时,苟在合不幸踩到地雷,光荣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全团指战员无比悲痛,王近山司令员也流下了悲痛的眼泪”,晋永先说,此后,49团化悲痛为力量,第二天“刀劈”第二关,拿下真武山。

巧挖战壕,让敌人炮弹打不着

“刀劈”第三关铁佛寺时,我军碰到了硬钉子。

襄阳档案专家介绍,敌人在铁佛寺设置了重兵,与城墙上的守军形成掎角之势,不但火力密集,还布了地雷阵,导致我军寸步难行。

强攻不成,只能巧取。我工兵开始将交通壕向敌人窝边挖。连续三天,交通壕被挖到距敌人只有50米远,铁佛寺围墙上的枪眼都可以数清楚。这个距离,敌人用炮弹打,炮弹落得远远的,不顶用;扔手榴弹、用机枪扫射,却又找不到目标,又不敢出来冲杀。

1948年7月13日夜,我军从地面、地下双路进攻,一举拿下铁佛寺,夺取了“刀劈第三关”的胜利。如今,铁佛寺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所在地,唯余一座孤殿茕茕立于汉水之畔。

铁佛寺对岸,便是襄阳城西门。西关告急,康泽坐立难安。“康泽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头子,双手沾满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的鲜血。”晋永先说,我军兵临城下,康泽两度向南京发出乞电,援军迟迟不到。

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15日晚,我军对襄阳城发起总攻,第六纵队首先突破西门,桐柏军区和陕南军区部队分别从城东南和城东北突入城内,同敌军进行逐街逐巷争夺。16日下午,解放军战士端枪冲进司令部地道,活捉了康泽。至此,襄阳城宣告解放。

长眠羊祜山,百余忠骨惜无名

这场战役,我军牺牲719人,伤3000余人。因战事紧急,烈士遗体大都就地集体安葬。1953年,杨广济调至襄阳军分区工作后,将樊城一处集体安葬的战士遗骸迁入烈士陵园。他告诉记者:“100多位烈士,基本上都不知姓甚名谁。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棺材,我和民政局的同志用纸盒将遗骸装上,盖上红布后葬入纪念碑后的一个墓穴。”

陕南12旅35团2营副营长阎德宏,是极少数能大概确认身份的烈士。2000年,一位家住汉江边的农民在翻耕菜园时,挖出了一堆白骨。其中一具骸骨上,有2枚军扣,1枚五角星,还有一枚刻有“阎德宏印”的印章。后经比对牺牲烈士名录,才确认了印章主人的身份。据了解,那片菜地曾是临时战地医院。

和阎德宏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多具遗骸,亦是由杨广济收殓安葬于襄阳烈士陵园半山腰,墓碑上书“陕南十二旅烈士之墓”。曾经,多位烈士后人到襄阳,想找到亲人的墓地,均未有所获。

一次次生死抉择,一次次惊心动魄。战火虽已远去,但倒下的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