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两摆摊城管揭秘“练摊33天” 月赚万元是理论

发布时间:2013-06-19 08:42:27来源:SRC-220

给保安钱其实不是行贿是进货,摆摊月赚万元只是个理论

  “城管摆摊”日记。记者苗剑 摄

  记者蔡爽 通讯员叶志卫 雷霓芬

  昨天,武汉市城管委与洪山区城管局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城管摆摊”事件两位当事人——桂文静和杨希也终于从“打酱油的”恢复主角身份。从5月11日开始筹备计划采点,到被网友曝光被迫停止,他们的练摊行动正好33天。在谈话中,两人解读了很多练摊日记中的细节,和他们搜集到的摆摊者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家人有的反对有的支持

  曾背着货品几小时摆不开摊“受贿”保安实为“批发老板”担心被认出,“消失”几天摆摊月入万元只是理论数字小贩人人都有“城管攻略”千元收益捐给“红薯爸爸”让体验为工作注入正能量

  一个长达2个月的计划,除了下雨,平时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摆摊上,家里人对此支不支持?对此,杨希表示:其实妈妈挺支持,她觉得我很勇敢,觉得是个锻炼的好机会。但奶奶认为杨希摆摊很丢人,女孩家应该矜持。

  曾背着货品几小时摆不开摊

  在两人的练摊日记中,描述最多的是两人忐忑的心情,各种怕被两人总结为:其实摆摊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次。

  在最初的几次,由于不熟悉环境,也害怕城管来驱赶,桂文静背着货品四处转悠,有一天,转了几个小时,身上的袋子都没有放下来,摊子也最终没有摆成。

  “受贿”保安实为“批发老板”

  在昨天媒体的报道中,有媒体提及,保安向小贩收钱“受贿”,昨天杨希澄清:那是前一天晚上的日记中写下的,其实当天晚上不了解情况,保安收钱不是受贿,而是帮摊贩进货,其实是“批发老板”。

  担心被认出,“消失”几天

  两人的练摊行动,最后因被网友认出来,在网上曝光而中止。桂文静说:摆摊初期,最害怕的就是被认出来。这次练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万一被同事抓了,怎么说得清楚。

  由于桂文静执法的路段在友谊大道,但摆摊体验的地点涉及徐东地区一些插花地带,白天执法,晚上摆摊,很容易被摊贩认出来。为了“避人耳目”,桂文静还特意消失了一阵。

  摆摊月入万元只是理论数字

  “摆摊月入万元”,这个说法在杨希的摆摊日记中有提及:一名卖杯子的摊贩,每天能卖掉4箱杯子,一共144个,平均每个杯子赚3元,一天就是432元,一个月下来就是12960元。

  杨希说:其实算出来的只是个理论数字。其实现实中,很多时候达不到这种状态,如下雨歇业,遇到城管驱赶,生意不好,还价太狠等等。

  小贩人人都有“城管攻略”

  在摆摊过程中,两人收获最大的,就是发现小贩竟然都有“城管攻略”,就是如何应对城管执法。

  攻略之一就是精选摆摊地点,一般插花地带是摊贩的最爱,精明的摊贩,能准确选择两个城区管理的插花地,单独一个区的城管来了,他们稍微挪动一下,就到了另一个区,城管没有执法权,他们仍不慌不忙摆摊。

  千元收益捐给“红薯爸爸”

  洪山区的流动摊贩中有个“名人”叫徐军胜,他冬天烤红薯、春天削菠萝、夏天切西瓜为生,一直在洪山区、武昌区多地流动叫卖。

  今年3月,徐军胜一边烤红薯叫卖,一边给儿子指导做作业的场面被媒体捕捉,从此网友称呼徐军胜为“红薯爸爸”,他也是洪山区城管局的帮扶对象,为他专设了爱心摊点。

  昨天上午11点,记者随洪山区城管局一行,在珞狮北路与劝业路交会处,看到了红薯爸爸,他对一行人的前来颇感意外。

  当一名城管队员将包着1000元现金的纸袋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经过介绍才知道,是最近闹得比较热的“摆摊城管”,把摆摊一个多月的收入,加上洪山城管局领导的捐款,都捐给他了。

  央视关注武汉城管摆摊:

  让体验为工作注入正能量

  昨晚6点40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共同关注》栏目,再次对城管练摊体验式执法一事进行报道,节目中提出观点:期待参与体验的城管队员,将体验感受变成改善城管工作的实际行动,多提出有效措施,这样才能赢得更多掌声。洪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正在整理和研究两位体验者的笔记,并讨论在辖区内开设专门练摊区域,规范经营,让管理工作与摆摊经营能共同有序进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