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裴道彰 通讯员杨烁)电灯只有一张纸厚,还能弯曲折叠;滴一滴血液,5分钟就能进行早期肿瘤检测。科研成果转化为消费品,意味着老百姓更高的生活水准,也意味着区域经济更高的发展品质。昨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经济转型进行时”栏目,以“湖北依托光谷创新提升竞争力”为题,全面深入报道了光谷密集出台一系列科技新政策,提升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这则新闻近4分钟时间,选择东湖高新区地球空间信息、生物等产业发展为例,展现光谷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和成绩。
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即将为泰国民众提供服务,具体实施者之一,就是7月刚成立的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公司。今年以来,光谷与泰国科技部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达到百亿。公司总经理柳钧议在出境采访中说,我们希望能够整合整个湖北的北斗和地球空间产业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
报道称,光谷能抢占北斗运用市场先机,源于这里的科技优势,更源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在光谷成立高科技公司,除了股权激励、分红,还有绩效奖励、增值权奖励,这些措施,催生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发展。在这里,我国唯一的地球空间产业化基地,集聚了600多家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我市提出,建设创新强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快建设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昨天的节目肯定工研院突破行政体制约束,进行企业化运作,初步形成了科技与市场结合的创新链条。
央视报道还聚焦了高新区正在快速发展的生物产业,报道了安翰光电留美博士肖国华带着技术在光谷创业的案例,并说,从去年开始,湖北每年拿出1.5亿引进和扶持海内外人才创业,吸引了3500多名人才落户。
报道高度概括了光谷已经形成光电子、光纤光缆、地球空间信息、生物医药等几大高科技支柱产业。依托光谷的带动作用,湖北的高新产业发展强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高新技术投资增长35.8%。
节目特别播发编后说,在一个城市可以获取的能量中,性价比最高的推动力莫过于科技和创意,依托这样的能量去培育新经济,除了直接提供优惠扶持政策,还必须去掉急功近利的思想,把眼光放在短期利益之外,扎扎实实为城市找到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
据悉,借鉴硅谷等地区的经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勇于承担国家战略和历史使命,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2年出台了“黄金十条”系列新政,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短短一年内,已有300多项科技成果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转化,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2家科技类企业在这里注册。
(作者: 编辑:李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