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码头轮渡。本报记者 孙辰 摄
从传统的通勤功能,向新型的“通勤+旅游”转变,让江城未来的滨江商务区同时兼备水上交通的功能。昨日,武汉市水上公共交通(城市轮渡)近期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武汉轮渡在传统客运基础上,开始谋求转型,打造武汉市水上交通的特色。
受地铁影响轮渡客流一年降
“坐地铁更快。”家住汉口江边的小刘现在习惯步行到江汉路坐地铁到中南上班,而以往,他都是搭乘轮渡过江后转乘公交。小刘表示,原来的方式仅仅是过江不堵车,现在坐地铁是全程无堵点。
武汉轮渡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每天有40万人坐轮渡过江。随着武汉市过江通道增多,2006年轮渡客流缩减至最低水平,日客运量只有鼎盛时期的1/10。随着过江地铁开通,轮渡的过江通勤功能再次受到挑战。
武汉市水上公共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介绍人交通专家胡润州表示,调查显示,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初期,轮渡客流下降了7%,经过一年的观察,轮渡客流总体下降了8.4%。
与此同时,武汉市的轨道交通在飞速发展,轨道4号线明年全线贯通,过江地铁将再增一条。专家预计,随着过江轨道交通的增加,轮渡传统客运功能受到的冲击呈加大趋势。通过详细的交通模型分析,轮渡客流可能向地铁转移9.6-14.2%。
发展电动车过江专航
武汉轮渡公司人士称,由于过江桥梁禁止电动车通行,过江轮渡可打造电动车专航方便。根据轮渡公司统计,近两年电动车过江的乘客以每年10%的增幅增长。目前仅有武汉关-中华路、王家巷-月亮湾两条比较便捷的电动车过江专航。
规划提出,武汉市将形成多处滨江商务区,胡润州表示,武汉未来的滨江商务区将沿着两江四岸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水上交通优势,设立码头。通过水上交通沟通各个滨江商务区,使其在出行、旅游方面都能彰显水上交通的便捷优势。(记者 徐靓丽 通讯员 陆雪军)
(作者: 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