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划设生态控制区 唐良智:为子孙留生态空间(图)

发布时间:2014-02-25 08:32:37来源:SRC-220

三环线沿线33个公园示意图(制图:职文胜)

  本报讯(记者蔡木子)昨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关于都市发展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内既有项目清理及处置意见的汇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意见》。我市将启动清理1814平方公里生态控制区域内的既有建筑,将485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仓储项目全部迁离生态区,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四类项目进入。

  1585个项目分7类情况处理

  经过清理,截至2013年底,生态控制线内既有项目共计1585项,总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将按照7类情况进行处理:

  既符合准入要求、又具备合法手续的319个项目,将全部予以保留;符合准入要求但手续不全的151个项目,将限期补办手续后予以保留;已批已供地并已建项目,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非工业仓储项目298个,经建设整改后予以保留;已批已供地未建项目,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非工业仓储项目70个,原则上改变用途或置换用地;已批未供地,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非工业仓储项目107个,改变用途或置换用地;具备合法手续的工业仓储类项目224个,应改变用途或置换用地;既不符合准入要求,又不具备合法手续的416个项目,近期首先迁出生态控制线。

  按照上述方案,生态控制线中1585个项目,768个项目经整改后将予以保留,485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仓储项目(包括有合法手续、无合法手续),将全部迁离生态区。

  武汉市还将细化生态控制线内项目的准入要求、审批流程等,从严管理,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

  生态控制线内不能随便建房

  据调查,在181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区内,约有农村居民点面积37平方公里,总户数3.2万户,约15万人。

  按照计划,我市将编制生态控制区管理细则,锁定村庄建设形态,制定线内农民建房建筑规则,并对居民的生活、生产制定一系列的规范,以防止对生态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农业生产,将迁出生态控制区。

  武汉化工区外不再新建化工仓储

  本报讯(记者蔡木子)昨日,记者从市政府常务会获悉,我市除了武汉化工区外,不在其他城区新建固体、液体化工仓库。

  去年4月,我市发生危化品爆炸事故,随后启动了全市化工仓库检查搬迁工作,并在化工区启动建设集中的化工品仓库,今年可以投入使用。

  此外,我市将加快推进对全市地下管网建设“感知系统”的工作,并加大对污水管道、箱涵的疏浚力度。眼下,我市地铁、隧道施工强度较大,但对地下燃气、电网等管网的分布及管道内气体的监测较为薄弱,一旦地下管网内沼气浓度超标或遇明火,可能导致爆炸。

  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市将变“事后追责”为“事前追责”,即对安全隐患处置不力的部门和区也要追责。

  武汉市将全域划设生态控制区

  本报讯(记者蔡木子)继去年在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内划出181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范围后,我市将扩大生态控制区范围。昨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意见》透露,我市将启动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对8494平方公里全域划定生态控制区。

  市规划局介绍,目前,我市城镇化进程正快速推进,生态保护也面临较大压力。划定基本生态控制区对保护城市生态资源、彰显山水资源特色、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此前划定生态控制线的都市发展区,是我市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重点拓展区;此次在武汉市全域划定生态控制线,将帮助我市守住全域生态底线,保护好每一寸水面、每一寸山体。

  此外,我市还将编制生态绿楔控规导则,细化生态控制区内的管控要求;完成全市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山体保护规划等,强化对各类生态资源的保护;编制城市风道建设规划,降低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