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罗丽娟 通讯员周钢)昨日,记者从武汉市民政局获悉,5年后,武汉市20%的“小巷总理”将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水平证书,并逐步实现全市各类社会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每万人将拥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0人以上,将培养70名“黄鹤英才(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培育50家以上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还将依托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开展社会工作校地合作,建立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全市将建立10个市级实训基地。
据了解,社会工作岗位涉及民政、教育、卫计、司法、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行业。还将逐步在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2020年,每个城市社区设置2个以上社会工作岗位,农村社区设置1个以上社会工作岗位,鼓励每个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至少设置1个社会工作岗位。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岗位考核制度,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岗位薪酬制度。将社工专业人才表彰奖励纳入全市人才奖励体系,定期开展优秀社工专业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武汉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持证社工已达2548人,占全省持证社工总数的72%。
(作者:ADMIN)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