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六指街苗木基地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申、陈亦帆)远山苍茫,近处幽潭寂寂,冬季空旷的原野上一排排香樟却秀颀挺拔。1月4日,记者来到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建民村苗木基地时,村民肖涵正在给树苗修剪病枝。
六指街村民肖涵正在给树苗修剪病枝
肖涵原本是泥瓦匠,常年在全国各地打零工。后来因为要照看小孩上学,不得不返乡就近就业。“土地清理、施肥、修剪、病虫防治,在乡域传奇公司基地总有事做,”肖涵告诉记者,“一年挣个三万块钱没有问题,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
肖涵所说的乡域传奇公司,是黄陂区六指街引进的农业企业。“农户把长期闲置的零碎地流转给公司,每亩不仅可获四、五百元租金,公司基地还为农户提供就近打工增收的机会”六指街党工委书记张明介绍。
黄陂区生态园区内整齐的新树林
该公司在六指街建民、建设、新生等村组流转土地7000亩,建设大型苗木、花卉及蔬菜生产基地。如今,园区的坡地上,满是整齐划一的新树林。
“招商引进市场主体开展基地造林,盘活了村边、路边、水边、田边空闲地。”黄陂区副区级干部张翅鸽介绍,“通过统一规划,制定奖励机制,全区目前已吸引社会资本6亿元,投入到乡村生态建设”。
基地造林引入市场机制,村湾绿化美化政府扶持。
冬临大地,万木萧疏。在黄陂区长岭街短岭村周家楼子,记者看到的却是满眼翠竹,房前屋后树影摇曳,腊梅含苞待放。
长岭街短岭村周家楼子美丽的生活环境
“以前环境卫生不好,大家都习惯乱丢垃圾,后来村里搞一斤垃圾换一包盐,湾子里就干净多了,”正在村口转悠的周裕胜告诉记者,“环境好了,心情也敞亮多了”。
黄陂区林业局局长刘中义介绍,为引导村民改变陋习,在短岭村周家楼子试点推行“一斤垃圾换一包盐”。不到一年,短岭村面貌就发生很大改变。长岭街又顺势设置垃圾箱和垃圾池,鼓励、引导村民们有意识地分类处理。
政府又组织劳动力在湾间新栽树苗、花卉,鼓励村民把自家房前屋后空地用竹篱笆围起来,种上花果、乔木。林业生态建设与村湾环境整治双管齐下。
为落实管护制度,签订责任书,将每一片林、每一棵树的管理落实到户、到人。政府对评定为“优秀”、“合格”的绿色示范村,以奖代补扶持。分别给予60万至100万、20万至30万元的奖励。
工人正在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
黄陂区环湖生态带
不仅仅是基地造林、生态示范乡村工程,黄陂区还按照“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要求,大力实施通道绿化、生态修复等“五大绿化”工程。西郊公园绿化、三环线生态隔离带、环木兰湖生态绿道、景区景观林改造等项目陆续展开,黄陂将呈现出一幅交相辉映、山水生态、休闲宜居的美丽画卷。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把政府的引导力、市场的决定力、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到一起,形成推进绿满荆楚的强大合力。黄陂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只是全省的一个缩影。
2014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53.8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6.9%。完成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各107.8万亩、631.7万亩,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7.8%和103.6%。全省共建成“绿色示范乡村”581个,经省、市(州)复查,优中选优,有200个村被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命名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
湖北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表示,林业部门将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协调统一。让荆楚绿起来,让产业活起来,让林农富起来,奋力实现三年绿色全覆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