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老军工回忆西迁岁月:107个岩洞里改进“汉阳造”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0:53来源:SRC-196

91岁的武汉籍老军工程功志讲述当年的情形

  抗战宣传画《全民抗战》

  【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太原、上海、南京先后失守,中国的工业发达地区基本沦陷。武汉会战的我方战略目的,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用热血拼命抵抗,以换取更多时间,让我们的人员、机器设备、尤其是军工企业能够更多地向后方撤退。说起抗战时的兵器工业,就不得不说武汉的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以及海军的水雷战了。而这些,又归功于大量的武汉军工企业和人才的西迁。

  文/特派记者汤华明 图/特派记者何晓刚

  岩洞探秘

  63岁的重庆市档案局前局长的陆大钺向武汉晚报抗战寻访小组透露,武汉会战前,武汉的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河南巩县兵工厂,这些民国兵器老厂,相继内迁到湖南辰溪,很快在南庄坪组织生产,但是日军飞机载着炸弹也追来了。于是,只得将一些机器设备搬到孝坪的山沟溶洞里坚持生产。

  武汉的一部分兵工设备和人员,迁到了重庆九龙坡的鹅公岩,成立“第一兵工厂”。那里临近长江,人们在长江岸边的峭壁上,凿出107个山洞,在山洞里加紧生产武器弹药(左上图)。

  记者看到,每个岩洞深约50-60米,宽约6-7米,高约2-3米不等,有的岩洞上下相连、有的好几个岩洞左右相通,方便生产和成品储存。

  70多年过去了,老兵工厂不再生产了,留在岩壁上的老厂址,已经是“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建设集团研究兵工抗战的专家苏立新说,当时限于国力,我们不可能生产飞机、坦克和大口径火炮。但我们想方设法做出优秀的轻武器。我们对“汉阳造”进行改进,生产出了可与机枪通用子弹的“中正式”步枪。这是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重庆生产的中正步枪、马克沁和捷克式机枪,质量确实不差于日军的步枪和机枪。

  从1938年底各内迁厂相继开工至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枪1.17万挺,重机枪1.82万挺,火炮1.4万门,炮弹599万颗,甲雷43万个,手榴弹956万颗,各式掷弹筒6.79万具,掷榴弹154万颗,炸药包376万个;1945年生铁产量达48495吨、钢产量达18234吨。可以说,中国军工撑起了抗战的钢铁脊梁。

  “中正式”的诞生

  我们在重庆鹅公岩的老兵工厂边的鹤皋村,寻访到了91岁的武汉籍老军工程功志。

  他说:我家住在武昌大成路,在武昌读了6年书,父母都在汉阳兵工厂工作。1938年5月,我们汉阳兵工厂大部分内迁到湖南辰溪,少部分人到重庆。我们家几口人就是这么迁来的。我父母分在江北的一家弹药厂,生产炮弹、炸弹和手榴弹。我16岁进厂,因为读过6年书,那个时候算是个知识分子,所以进厂就分在技术部门学习枪械设计,亲眼见证了“汉阳造”的改进过程。

  人们都十分熟悉“汉阳造”,它的射程远,子弹口径大、威力也大,但枪弹不能与马克沁、捷克式机枪等通用,在战场上这个缺陷很致命。后来我们的专家对此作了改进,成为一款新式步枪,命名为“中正式”,在1942年以后的历次战役中,这种新枪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妻子赵玉兰,也是西迁重庆的武汉人。记者找到她时,她正与十几个老人在一片树林下乘凉“摆龙门阵”。恰巧,这十几个人都是武汉来重庆的老工人。

  赵玉兰说,我是汉口人,但我的老家在南京,父母本是金陵兵工厂的人,后来调到汉阳兵工厂,1938年迁来重庆。到重庆时,我只有7岁多。印象最深的是,敌机轰炸重庆、轰炸我们工厂,大人们总是安慰我们,放心吧,我们的厂子山大洞深,日军飞机是炸不到我们的……真是这样的,我们鹅公岩山头不知被轰炸了多少回,但我们第一兵工厂安然无恙。

  【专家点评】

  重庆市档案局前局长陆大钺说,抗战初期,日军的轻武器质量虽不算好,却实现了标准化、序列化。中国以外购为主,武器杂乱,经常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的情况。但开战后不久,内迁的多个兵工厂不断改进,逐渐实现标准化生产。

  这些在山洞里、厂房里制造枪炮、弹药的军工们,见不到硝烟弥漫的战火、也见不到血肉横飞的惨烈,但他们长途跋涉,从内地迁往大后方;他们人扛马拉,兵工设备装运到位;他们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研制和生产前线所需的枪支、火炮和弹药,有力保障了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所需。因此,他们也是抗战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