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建了2年仍在纸上 武汉公益性墓地为何这样难?

发布时间:2016-03-28 17:36:20来源:SRC-389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吴汉

阅读提示:城市公益性墓地,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葬不起问题。由政府投资建设,骨灰安葬方式以深埋、植树(花坛、草坪)以及立体安葬等为主,墓碑卧置,不占或少占土地,按保本微利原则收费。2013年底,武汉首个城市公益性墓地立项批准,定点八叠山公墓,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成。记者连日实地走访发现,城市公益性墓地至今未建成。

公益性墓地仍未建成

15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东湖高新区的八叠山生命公园。在其服务大厅,销售人员介绍,这里包含辛福山和八叠山两个墓区,其地葬价格在19800元至8万元不等。

当记者提出有无公益性墓区时,她回答说,有价格比较便宜的生态环保葬,并没有整块公益性墓区。她介绍,后山还有一座公墓,但不对外售卖。

记者来到后山墓区,在接待处,工作人员说,这里只针对周边的村民迁墓,并非城市公益性公墓,不对外出售。

在八叠山生命公园官方网站上,记者找到八叠山城市公益公墓(生命公园)已获得立项批准的新闻,上有武汉市发改委于2013年12月30日下发的关于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批复文件,明确写着项目建于八叠山山脉中部,总用地200亩,包括墓体78000座,服务管理用房、景观建筑,园建工程和停车场,项目估算总投资1.1亿元。

记者拨打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询问公益公墓的建设情况,客服人员表示自己是2014年才在这里上班,没有听说过相关项目。

生态葬遇冷至公益墓地难推广

为何建设了逾两年的城市公益性墓地未见踪影?武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项目确实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但由于涉及土地性质变更,手续十分繁琐,所以拖至现在。

除上述原因外,一业内人士透露,市民不太接受生态环保葬,是政府部门不愿推动这一项目的重要原因。该人士称,公益性墓地要求安葬以深埋、植树等生态葬形式为主,但生态环保葬不太为人们所接受,这也导致此前北京、重庆等城市公益性墓地集体遇冷。

记者在石门峰、扁担山、九峰、孝恩园等公墓采访发现,离中心城区较近的石门峰和扁担山,地墓最低价已近5万元,其他位于新城区的大型公墓最低地葬价格也多在3万元以上,上述墓区均有从百元到万元左右的树葬、壁葬等多种环保节地的墓葬方式,但绝大多数家庭仍为亲人选择地葬。

扁担山公墓的工作人员说,该墓区每年安葬2000多位逝者,9成以上选择地葬。除非老人生前特别坚持,否则子女不会选择生态葬,怕人“嚼舌头”。石门峰陵园从2011年推出零元安葬,推行至今不足百人安葬,其中大部分是高知份子,与服务中低收入家庭为主的设想出入明显。

专家:增加公益墓地吸引力

“我曾经在石门峰公墓见到过6988元和680元两种生态树葬,6988元的有个很小的碑面,680元的只是在一个大石头上刻上了很多人的名字,而且不论价格多少,都是把很多人的骨灰放在一棵大松树下,很不符合中国人一人一墓的传统心理。”在石门峰陵园,市民李先生表示,即使是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形式,也应尽可能在设计方面考虑实际人情。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公益性公墓是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安葬亲人解决迫在眉睫的葬不起难题。政府部门需要逐步引导市民改变原有的丧葬观念,比如可以建一些有小型碑的墓地,而不单单是骨灰墙,以此让大家的殡葬消费观逐渐过渡。同时效仿国外,对整个葬区进行艺术化设计,包括周围花草树木、艺术雕塑等的搭配,营造宁静安详的氛围,增强公益性公墓的吸引力,才能真正推动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