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启动297个灾后水利建设项目 重点解决历史渍水点

发布时间:2016-09-11 07:35:25来源:SRC-389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源)昨日,武汉市灾后重建水利工程全面启动。针对今年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的灾情以及暴露出的防洪排涝薄弱环节,该市安排297个项目,实施灾后水利水毁应急修复、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提升、新城区水库泵站建设、河道堤防建设等四大工程。

其中,引人关注的南湖第二出江通道——江南泵站项目正有序推进。

今年,内涝取代洪水,成为武汉市汛期最大痛点。由于汤逊湖水系仅有一条排江通道,多轮强降雨侵袭下,南湖片区发生严重渍水,对城市秩序造成较大影响。

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介绍,江南泵站共有15台机组,抽排能力每秒150立方米。与之配套的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将建设长约2公里的排水箱涵,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将新建11公里污水干管、1.6公里雨水管道和7.1公里雨水箱涵。目前,上述工程均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7月投入使用。

南湖第二出江通道全长约7公里,较目前南湖经巡司河、青菱河、汤逊湖泵站入江近20公里路径缩短六成以上。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南泵站项目建成后,汤逊湖水系的抽排能力将翻倍,南湖片区的渍水问题有望得到根治。

  另据《长江日报》报道:

  明年汛期前 江南泵站具备抽水条件

  遇大汛之年将有望缓解南湖地区严重渍水

南湖出江排水工程示意图

江南泵站效果图 制图 职文胜

  记者张晟 通讯员尚国勇

  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城投公司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江南泵站及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江南泵站将在明年汛期前具备抽水条件,南湖出江通道将使南湖入江路径缩短八成以上,再遇到类似今年的大汛之年,南湖地区渍水将有望改善,居民将因此受益。

现有泵站难保证大汛之年排涝需求

汤逊湖水系包括汤逊湖、南湖、野芷湖、青菱湖和黄家湖等湖泊,汇水区域面积约达420平方公里。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水系内水位时,为避免江水倒灌,南湖水只能经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到达近20公里外的汤逊湖泵站,并在此抽排入长江,南湖与汤逊湖等其他湖泊共用唯一排江口。

汤逊湖泵站是一座农水泵站,随着范围内城市的快速开发和建设,现有排涝能力已不能满足水系范围内安全排涝的需求。

今年汛期,受到持续降雨的影响,汤逊湖水系各湖泊港渠水位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并发生了顶托效应,使得南湖地区道路和小区渍水无法快速排出,对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影响。要解决南湖渍水问题,就必须在水系内新增排水泵站及相关排水、箱涵工程。

南湖出江排水打出三套“组合拳”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南泵站施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正在全力投入施工中。市城投公司现场有关负责人说,作为该公司特1号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人员轮班、机器不停”方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征地拆迁、人员机械材料配备以及施工便道、路基填筑等多项工作,目前现场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据了解,南湖出江排水工程包括建设江南泵站、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及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三个部分。江南泵站工程新建一座150立方米/秒流量泵站,位于武金堤路以东、草市路以北、武钢江南燃气以西的围合区域。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建设长约2公里的排水箱涵,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新建11公里污水干管、1.6公里雨水管道和7.1公里雨水箱涵。

目前在建的南湖出江通道全长仅4公里,较目前南湖入江近20公里路径缩短8成以上。江南泵站建成后,还能与汤逊湖泵站同时发挥作用,直接提升南湖片区的排水能力,最大程度减少渍水,南湖地区居民将最大受益。

尾水、雨水不再入南湖

市城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借助排水工程的实施,汤逊湖水系将升级排水调度方式,同时南湖地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及初期雨水将直接排入巡司河,无需在南湖内“走过场”。

“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及规划江南泵站实施后,原有的一个出江排水口陈家山自排闸将常闭,这将进一步提高白沙洲水厂取水安全。”上述人士说。

此外,中心城区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和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均在汤逊湖水系范围内,之前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分别排入南湖和汤逊湖。而目前正在建设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江箱涵工程、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一旦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和初期雨水不再排入南湖,变为直接汇入巡司河并外排。

链接>>>

灾后水利建设重点解决历史渍水点

中心城区计划新改扩建排水泵站20余座

灾后水利建设事关城市安澜、人民生活,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整体拟实施297个相关项目,将侧重四个方面分别对症下药,重点解决历史渍水点、病险水库等一批民生水务问题。

今年汛期,洪涝灾害毁坏了大量水利设施,因此我市首要任务是建设灾后水利水毁应急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市区堤防、排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应急修复。

同时,面对中心城区出现的多处渍水险情,我市还计划实施灾后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新改扩建排水泵站20余座、完善主干排水管渠220余公里,实施应急保障系统建设等。一些渍水点,如汉阳四新地区、青山红钢城地区等,都正在建设相关排水项目。汉口地区的排水能力也将继续提升,后湖泵站将扩容,四期工程计划新增110立方米/秒的抽排流量。

在新城区,将实施灾后新城区水库泵站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新改扩建排涝泵站40余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

经历了洪水长时间浸泡后,全市河道堤防也急需修复,启动灾后河道堤防建设工程,将主要包括府河童家湖堤、西湖堤,东河东堤、举水东堤、洪北堤等堤防除险加固工程。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力争通过2年的集中建设,整体提高武汉防汛水务设施能力,在巩固防洪排涝抗灾体系的同时,重点解决历史渍水点、病险水库等一批民生水务问题,通过河道港渠综合整治、堤防加固及综合治理等措施优化城市滨水环境。我市还将加强水网连通、水系修复等规划研究,加快探索推进武汉水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张晟 通讯员黄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