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记者高琛琛 通讯员张方方、刘坤维)患上罕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两位“二宝”出生后不久就浑身发紫。如不手术,孩子很可能活不过满月,但“错乱”血管藏在心脏背面,手术难度极大。昨日,武汉协和医院发布称,该院心外科在全国创新,借鉴“换心”技巧,翻转心脏90度,成功手术。
小男婴宁宁和女婴欣欣,都是家里的第二个宝宝。出生后不久,因为全身发乌,吃不下奶,他们被先后送进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检查发现,他们患上了同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心下型)。这种病发病率仅约十万分之二,非常凶险。
该科主任董念国打比方称,正常人的心脏里,左、右心室分别有一根大血管,就像长江和黄河一样,各行其道。但这两个宝宝的“长江水”却流到了“黄河”里,这就导致“长江水”干涸,即左心室没有供血,会引发心脏衰竭,另一侧河水“泛滥”,让右心室膨胀到正常婴儿心脏的两倍大,肺动脉压力极大。如果不及时手术,孩子很可能活不过一个月。
这种类型的先心病手术复杂难度高,因为手术在心脏正后方,视野不佳,而婴儿血管非常细,术后很容易发生梗阻,20%的宝宝术后离世。协和医院心外科团队,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在女婴29天、男婴14天大时,为他们做了手术。
董念国介绍,他们借鉴心脏移植的部分手术方法,果断切断心脏的下腔静脉,这样,就可以将患儿心脏翻起90度,暴露清晰,切断肺静脉与肝脏连接的异常血管,同时将肺脏血管与左心房吻合。就是说,让“长江水”重回左心室,避免婴儿纤细的“河流”发生扭曲或“泛滥”。目前术后观察,两名患儿情况都很稳定,无出血,无吻合口狭窄,都已被转出重症病房。今后,很可能恢复得和正常孩子一样。
记者了解到,两名先心宝宝都是二胎,男婴的母亲30岁,女婴的母亲40岁,她产前大排畸检查时发现婴儿心脏有问题,但月份较大已无法引产,只能冒险生产。
(作者:连明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