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先宏、通讯员王海生、唐雨甜、王璐)“冬至前后,腌鱼腌肉”,是武汉人一直以来的习俗。在这段时间里,市民对鱼肉的需求量很旺盛。11月16日,武汉农业检测中心发布消息称,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鱼”,武汉市加大监测力度,重点抽检水产品,仅11月份以来,全市已抽检鱼产品114个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今年全市已监测的水产样品达到4505个,并建立起从市到乡镇的水产品监测体系。
养殖基地现场捕鱼快速检测
水产品养殖基地是监测重点。15日,武汉农业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黄陂区武湖一养殖基地进行采样,现场捕捞鲜鱼进行检测。农检中心专家介绍,冬至前后,武汉市民有购买鲜鱼腌制储存的习惯。这段时间,市场上草鱼、青鱼、鳊鱼的供应量也大大增加。主要是这几种鱼适合做腌鱼。而且冬至前后成熟的鱼,其肉质也要比其他季节的肥厚鲜美,更能满足市民们做腊鱼的需求。因此,确保鱼品安全尤为重要。
养殖基地工作人员采集了青鱼、草鱼、鳊鱼、鲫鱼、鲢鱼等品种,随后将鱼送至黄陂区农业检测中心,进行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和呋喃西林。专家介绍,一些鱼之所以含有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养殖户为了确保鱼的存活率,在生产或者运输环节投放了一些违禁药品所致。
工作人员首先对样品进行编号登记,再切下鱼背的肉块,去皮,进行组织捣碎,加提取剂搅拌提取、离心(分层)、提取、风干等一系列处理,这个过程大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工作人员用试纸进行快速检测,3至5分钟后显示结果:“根据试纸的显示,这批抽检的样品是合格的。”这批样品武汉农业检测中心还将带回实验室进行氯霉素等其他有害物质的定量检测。
黄陂区农业检测中心主任肖春庭介绍:“黄陂区是水产大区,有29.8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中心主要通过对苗种检测、生长环节管控,以及对成品鱼的检测等环节进行质量安全把关,今天的抽检就是成品鱼的检测环节。”
今年全市已监测水产样品4505个
水产养殖业是武汉市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武汉农业检测中心副主任吕建平介绍:“2016年,全市养殖面积为160万亩,水产品总量52.6万吨,渔业产值达103亿元,水产品不仅供应本市,还销往全国各地,确保其质量安全尤为重要。”目前,武汉市从市级农检中心、区级检测中心到养殖水面集中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都在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区和乡镇两级主要是快速定性检测,如果通过检测,发现水产品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会将样品送到市级中心,进行定量检测。”
据介绍,今年全市已监测的水产样品4505个,检测项目主要为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绿霉素等。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基本实现了主要养殖区域全覆盖。
冬季是产鱼高峰期,也是市场大量需求时期。下一步,武汉市还将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除了养殖基地,还要加大超市、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抽检力度,确保市民吃上“放心鱼”。
(作者:杨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