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三线齐开 大武汉迈向世界级地铁城市

发布时间:2017-12-26 15:11:05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武汉轨道交通阳逻线列车驶出阳逻开发区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王桂苹 袁永华

岁末年初,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今日,随着8号线、阳逻线、1号线径河延伸线开通试运营,武汉地铁运营里程新增56公里,达到237公里,超越巴黎,接近香港。

在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中,引领城市功能提升的地铁,如蜘蛛网一样快速延伸:

从无到有,从线到环,从环到网;

从“一年通车一条线”,到“一年通车二条线”,再到今年首次实现“一年通车三条线”;

从地铁蓝、梅花红,到芳草绿、归元金、鹦鹉绿,再到编钟青、云苔紫……

武汉地铁建设奋力拼搏赶超,跨步进入“战略性提速”的新时代。

10余天前,来汉参加试运营评审,为新线开通把关的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周淮预言:按照这一速度,武汉将在2018年进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他的理由是:东京、莫斯科、首尔等世界级地铁城市,地铁运营里程都只有300多公里。世界上首条地铁诞生地伦敦,经过150多年发展,地铁运营总里程402公里。

根据开通计划,武汉地铁运营里程有望在2018年达到300公里,在2020年突破400公里,进而赶超伦敦。

大武汉,阔步迈向世界级地铁城市。

大武汉,越来越接近这个既定目标。

轨道交通建设战略性提速

12月18日,武昌园林路,武汉第一条独立地铁环线——12号线土建预埋工程开工。线路全长约60公里,贯穿武昌、汉阳、硚口、江岸、江汉、青山、洪山等七大主城区。设站37座,其中换乘站近半,几乎能与所有地铁线路换乘。

这是武汉地铁线网“环+放射”骨架结构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地铁建设中的超级工程:两过长江,一过汉江,两次穿湖。

工程建设难度前所未有。

既已开工,必须全力以赴!

同一天,地铁前川线土建预埋工程也破土动工。

前川线由7号线一期园博园北站引出,穿过黄陂盘龙城、横店临空产业园至前川,全长约36.5公里,设站11座。

该地铁线采用市区共建模式融资,是继汉口北延长线、阳逻线、纸坊线、蔡甸线后,武汉市区共建的又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也是经过黄陂区的第四条轨道交通线路。

至此,在一年之内,武汉地铁新开工线路5条,同步在建线路16条,在建里程360公里,建设规模、建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为何如此大气魄、大手笔?

根据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总体目标,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地铁城市”“战略性提速轨道交通”战略部署,勾画出崭新的发展蓝图。

今年年初,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调研武汉地铁集团时强调,轨道交通一头挑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是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大工程,要做到“思路蓝图不改、政策措施不变、投资力度不减、建设速度不降”。

地铁建设必须提速,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也是三镇人民的热切期盼,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为破解过江难立下大功

地铁作为现代化、大运量、高效率客运方式,首要功能在交通。

长江、汉水穿城而过,把大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过江”成为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过江难”一直是城市交通的痛点。

为此,武汉痛下决心修建地铁。

之前,因为地质条件复杂,武汉曾被冠以“不适宜修建地铁”的帽子。现在,不仅甩掉了这顶帽子,还领跑中部——地铁运营里程237公里,即将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时间回到13年前。

2004年7月28日,武汉首条轨道交通——由宗关至黄浦路的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当时投入运营的只有1条线路、10座车站、10余公里,日均客运量仅0.78万乘次,人气惨淡,主要用作“观光”。

2010年7月28日,1号线二期试运营,客流有所增加。

2012年开始,每年年底,武汉都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

2号线一期开通,坐地铁过江成为时尚,成功分担“两桥一隧”车流。

4号线一期、二期相继开通,轨道交通穿江进汉阳,“工”字形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初步形成;1号线延长至汉口北,轨道交通首次延伸至新城区。

3号线一期开通,打通“武汉地铁第一环”,实现从“连通三镇”到“环通三镇”的新跨越。

2015年5月,轨道交通累计客运量突破10亿乘次大关。

2016年底,机场线和6号线一期开通,轨道交通线网串连1座机场、3大火车站,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日均客运量超过270万乘次,是13年前的近350倍;单日最高纪录频频刷新,今年国庆节前的9月30日,一举突破333万乘次,创下武汉地铁客运之最!

今日,8号线、阳逻线、1号线径河延伸线同时开通,武汉地铁首次实现一年通车3条线,必将进一步缓破解过江难,方便居民出行。

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接着一年。武汉地铁从无到有,从线到环,从环到网,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为缓解交通拥堵立下首功,助推“公交都市”和“两型社会”建设。

截至目前,全线网累计运送乘客超过30亿乘次,相当于把全中国的人口运送了两次。在武汉公共交通中,地铁客流占比38%,承担约38%过江客流。

已开通的线路中,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穿越长江或汉江,与江面矗立的座座大桥一起,形成更加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而正在建设的7号线、12号线等,也将加入跨江地铁的阵营,奋力突破大江大河的阻隔。

拉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地铁建设中,巨大的投资在拉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阳逻线配备车辆25列,15列在江夏生产。

这是武汉最快的地铁列车,设计时速100公里。列车车头采用白鳍豚面部造型,线条圆润饱满,整个外观以长江江豚为设计灵感;车内顶部采用“蓝天白云”照明方案,仿佛“全景天窗”;车厢立柱扶手,采用线路色“云苔紫”喷塑涂层。

位于江夏的车辆生产方武汉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介绍,截至2017年8月,已获得武汉地铁累计964辆车的生产订单,目前正在加紧生产纸坊线、8号线二期和三期车辆。预计到2020年,地铁车辆本地化制造及配套产业、维保、架修产业规模将突破20亿元。

8号线一期配备20列车,6列在黄陂生产。

该线路采用A型车,每列车定员载客量1860人,最大载客量2590人,是目前武汉地铁最大容量的列车。为了尽量多载客,列车自重减少,一列车比原先的A型车减轻3吨左右,同时节省约15%的电能。

位于黄陂的车辆生产方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介绍,公司订单不断,已生产地铁车辆91列546辆,近年来产值大幅攀升:2014年1亿元,2015年4亿元,2016年突破10亿元。今年生产地铁车辆62列372辆,预计产值将达18亿元!

轨道交通产业链中,地铁列车是核心设备。

武汉地铁建设的大蛋糕,吸引中车集团在汉布局两家制造企业,分别选址江夏、黄陂。

武汉地铁集团持有这两家企业股权,在地铁建设中既是工程甲方,也是制造企业股权方,对推动地铁车辆本地化生产,壮大武汉轨道交通产业链有话语权。

正是在武汉地铁集团大力推动之下,短短几年内,武汉地铁列车已实现本地化生产,为“武汉制造”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省经信委印发《湖北省轨道交通装备“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从目前约130亿元,提高到600亿元。“汉产”轨道交通列车,也将迎来新的更大市场空间。

统计显示,武汉完成轨道交通投资超过1800亿元,在汉形成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除了工程设计、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外,一大波新概念、新技术接踵而至。

以地铁信号系统为例。当前,9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2.4G赫兹WiFi技术,由于2.4G赫兹为免费公共频段,与民用WiFi存在干扰,影响地铁安全运营。武汉地铁集团旗下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技术攻关,完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CBTC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将6号线一期通信信号频段,切换至1.8G赫兹,相当于在原来信号传输通道之外再建一条高架桥,从根本上解决频段干扰问题。

这套用于列车控制的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实现国内首次LTE-M系统承载CBTC业务工程化应用,目前全国有40余线路采用该项技术。

一条又一条地铁,从宏伟的蓝图里呼啸而来,扣成环,连成网。

带来便捷的交通,带来全新的产业,带来楼市的风向,带来美好的诗篇,带来文明的氛围。

地铁,让大武汉更美好。大武汉,正大踏步迈向世界级地铁城市。

让我们拥抱地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