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中国实践与中国理论的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3-03-29 05:24:08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梅荣政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长征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实践与中国理论话语权的关系十分重要。“话语权”不同于语言。语言作为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各种社会形态和各个阶级服务,本身无任何意义的意识形态色彩。“话语权”是被赋予了权力功能的语言,所表达的是在语言外壳背后承载着的某个特定社会、具有特定经济政治地位的人们的实际权力和利益要求,有确定的阶级内涵。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政治权力。有无话语权,在国际关系中,反映一个国家、民族有无地位;在国内生活中,反映一个领导阶级及其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有无指导权、主动权,其执政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和发展战略能否在全国范围发布和畅通。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实践与中国理论的话语权,必须坚持用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这个问题,事关解读话语权是否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事关抵制错误思想,筑牢思想防线;事关克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最根本的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奋斗成果,是海纳百川、集八方精义创造出的全新的中华文明形态,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种伟大创举。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前途,在多层面上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应用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给以科学解读。然而,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造还落后于这一伟大实践,有的人没有立足于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仍然习惯于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这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状况必须克服;这个问题还事关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用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既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发现和阐述寓于其中的规律,为未来的创新提供指导,又要深入研究现实实践,探索和阐发开拓创新的路径和境界。当前特别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如何从体系上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内容;如何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如何把握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如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要努力争取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有所突破。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实践与中国理论话语权的关系,必须坚持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话语权。这就要求:其一,强基固本。中国理论的话语权的根基、血脉和力量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价值创造和价值享受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认可、接受了的东西,才是最具有伟力的东西。中国理论话语权的力量所在,就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要人民群众接受,必须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理论真实性,践行这种理论能得到实惠。所以,增强中国理论的话语权,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是要按照中国梦的构想努力奋斗,实现“两个100年”的建成目标,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赢得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其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否则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要使中国理论的话语权在人民心目中扎根,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人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三,积极推进中国理论和学术研究话语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既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早已有一整套十分成熟的概念、范畴、术语、命题及其构成的原理,已为全党、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熟知,必须加以维护、坚持、丰富、发展和完善。对于中国的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应进一步加以改造、加工、提升和创新,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包括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特别要求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立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借以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科学研究任务,只有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才能完成。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

  在实践中赢得话语权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李琼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文化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多样化思潮的交锋中,能不能占据思想的高地,能不能形成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前行,中国理论的话语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话语权不是自我赋予的,也不是空喊而来,而是要真正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任何一种理论,只有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重在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并跟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才有说服力,才能赢得广泛的认同。也只有当一种理论时刻都是面向实际的,是科学的、开放融通的,它所具有的话语权才是牢固的、有力量的,经得起挑战和检验的。

  有话语权才有理论自信。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要打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理论话语权从何而来,如何维系,尤其要清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