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习近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发布时间:2013-05-30 15:05:42来源:SRC-6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章念生、杜尚泽)外交部29日召开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部长助理郑泽光分别介绍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有关情况。

  一、关于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

  张昆生强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拉美国家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当前,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此访将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对深化发展中国同三国关系、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意义重大。

  张昆生介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加勒比地区重要国家。建交39年以来,双边关系持续发展,特别是2005年两国建立互利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访特期间,习主席将会见卡莫纳总统,同比塞萨尔总理举行会谈,会见参众议长。习主席还将同比塞萨尔总理共同出席库瓦儿童医院动工揭幕仪式。双方将签署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文件。此访将深化友谊,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将中特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访特期间,习主席还将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苏里南、牙买加等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进一步加强同这些国家友好合作,推动中加关系发展深入交换看法。上述活动必将对推动中加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重要国家,两国2007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快速发展。政治互信加深,经贸、投资、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合作成果丰硕。访哥期间,习主席将同钦奇利亚总统举行会谈,并会见立法大会主席门多萨。双方将就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看法,届时签署经贸、质检等领域合作文件。相信此访将增进中哥政治互信,加强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哥关系持续快速发展。

  墨西哥是拉美大国,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建交41年来,特别是200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墨关系快速发展,务实合作富有成果,人文交流不断扩大。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举行会谈,会见议会领导人,就提升中墨战略伙伴关系水平、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主席还将在墨议会发表重要演讲。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签署经贸、学术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此访将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二、关于中美元首会晤

  郑泽光表示,习近平主席将在访问拉美三国之后,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这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之间首次面对面接触,意义重大,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郑泽光说,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今年以来,两国关系开局良好。3月14日,习近平主席应约与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双方再次确认,将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几个月来,中美之间进行了密集的高层接触。两国在经贸、能源、环保、人文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并就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叙利亚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加强了沟通与协调。中美关系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

  郑泽光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美关系都具有全球性影响和战略意义。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取得历史性的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程度前所未有。新形势下,从促进各自国家经济发展,到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从处理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到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当然,中美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需要有效管控、妥善处理。

  郑泽光介绍,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务实合作,为中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目前,中美双方正在加紧为两国元首会晤做好各项准备。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会晤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更好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