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先宏 实习生 孙杨利
第十二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正紧张进行。昨日,记者打开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网站,点击投票按钮,选中10位心仪的候选人,慎重地投上了一票,表达对见义勇为英雄的崇敬。
这一票,自然包含来自我省的两位候选人:黄玉珍、李成耘。
全国60位候选人(含群体),我省有其二。
曾经不止一次采访报道过见义勇为者——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罗田勇斗窃贼的“义勇父子”王天喜、王盼,黄陂舍命救工友的“大义农民工”汪述恩……他们,让人敬佩;他们的壮举,震撼人心。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造就英雄。见义勇为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个普通人
有人说,当下是功利的时代。功利横行,每个人行为处事的逻辑起点就是自我,我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我。这样的时代,不需要英雄、也没有英雄。
真的如此吗?!
据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介绍,仅1995年该基金会成立以来,全省受省级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达1800余人,近200位见义勇为英雄献出了生命。根据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6年至2012年,138名湖北人在广州见义勇为受表彰,数量居各省市前列。
让我们用一点点文字,简要描述两个普通人当时的行为,看看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黄玉珍,67岁,一个农村老大妈。
她是咸丰县活龙坪乡活龙坪村村民。2013年3月1日下午,县城武粮路的一段斜坡上,一辆大卡车倒车时突然失控,将一辆面包车后推20多米掉下高坎后,仍快速倒退,向正在路上玩耍、被吓呆的3个小学生撞去……“快跑!快躲开!”路过这里的黄玉珍见此情景,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朝孩子们奔去。
听到急迫的喊声,两个男孩顿时醒悟,迅速从卡车和路边围墙之间钻了出去,但另外一个女孩因过度惊吓,仍呆呆地站在原地。
就在卡车即将撞上女孩的一刹那,黄玉珍跑到了车后,一把将女孩推开。
女孩得救了!但黄玉珍被卡车撞倒的水泥电杆砸中右腿,仰面倒下……所幸,卡车因电线杆和围墙的阻拦,车轮刚好停在了黄玉珍的左肩处。
经抢救,黄玉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她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右大腿,永久地装进了钢板。
李成耘,1964年出生,襄阳金兰珠宝公司保安,退伍军人。
2012年6月18日上午11时50分许,一黑衣男子和一戴墨镜男子,窜入襄阳市樊城区大庆东路老天宝金行,径直走向金项链柜台。
突然,黑衣男子用随身携带的利斧砸向柜台,飞快地从里面拽出一把金项链塞入提包,然后和墨镜男子迅速逃出店外,消失在茫茫人流中。
这一幕发生在瞬间。吓懵了的保安小王缓过神来,大声呼喊:“抢劫啊,抢劫啊,快来人啊!”
呼救声传到隔壁金兰珠宝金行,正在值班的李成耘立刻冲出门外,向两名劫匪追去,边追边断喝:“前面两个——给我站住!”
黑衣男子逃入鹿角门街。此时,一位骑行摩托车者听到喊声,下意识地放缓了车速。“麻烦带我一下,我去抓抢劫的!”李成耘边跑边对他说。
这位勇敢的市民当即停下车,带上李成耘在人流中穿行。20米、10米、5米……在要追上黑衣男子的刹那间,李成耘从摩托车后飞身一跃,将黑衣男子扑倒在地,死死拽住他的头发,将其压在身下。
黑衣男子拼命挣扎,侧过脑袋狠狠咬住李成耘的右胳膊,李成耘顾不上疼痛,将其牢牢按住。“大哥,求求你放了我,我把项链给你,再给你搞5000块钱!”“休想!今天我豁上命,你娃子也莫想跑!”
黑衣男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大哥,你看我脸上全是血,让我拿点纸擦一下吧。”说着,黑衣男子右手伸向牛仔裤口袋。“当心他口袋里有刀!”
听到周围群众提醒,李成耘将他的双手紧紧扭在身后,黑衣男子只好乖乖就擒。
民警赶到,从被擒男子身上搜出一把已经弹出的锋利匕首,还有被抢的金项链,价值35万余元。
此时,李成耘,已是精疲力竭,身上多处受伤,鲜血直流,右胳膊失去知觉……
这样的名字,还可以写出一串串:
邓龙然,通山农民工,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浙江乐清冲进肆虐的火海,抢救即将被吞噬的幼儿;
麦热达尼,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纵身跳入险恶寒江,抢救落水女子,续写长江大学“生命之梯”的颂歌;
柯梅花,阳新县枫林镇水源村农民,从车底勇救2岁男童,自己却为此失去了双腿,人称“梅花奶奶”;
……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黄玉珍他们,不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么!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时代总是与英雄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时代需要英雄,也能造就英雄,与你我一样,英雄也是普通人,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面对见义勇为壮举,总有人基于“理性”的评判标准,来探讨见义勇为是否“值得”。其实,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不是简单生命风险的交换,而是超越生命的价值追求
这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悲壮!
2013年5月4日11时许,武警宜昌支队五中队吕俊峰等战士,正在隔河岩水电站二号哨位打扫卫生。这时,电厂综合部主任方会喜气喘吁吁地求救,一名群众不慎滑落江中,快不行了。
吕俊峰来不及多问,就与方会喜向出事地点飞奔。
电站大坝下游500余米处,落水者在江中拼命挣扎。吕俊峰没有丝毫的犹豫,纵身跳入江中,奋力游向落水者,将其向岸边拖拽。
冰凉的江水中,吕俊峰用尽全力将落水者推向了岸边,在方会喜和另一位战士的接应下,落水者被拉上了岸,然而,筋疲力尽的吕俊峰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一天,是吕俊峰入伍的第549天,离他19岁的生日还有3个月。
吕俊峰青春短暂,但短暂的青春灿烂、辉煌,他那视死如归的纵身一跳,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同样是花样年华、同样把生命定格在19岁、同样是舍己救人的悲壮,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以及他们的同学、冬泳队员结成的“生命之梯”,曾经湿润了整个中国,成为矗立于民族心房的精神地标!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到2009年10月24日下午,回顾那一悲壮图景:
13时,午后的长江荆州宝塔湾。何东旭、方招、陈及时和长江大学同学结伴在江滩秋游。
14时20分,两少年落水,被漩流卷向深水区,在水中挣扎沉浮。呼救声四起。李佳隆同学穿着牛仔裤跳入水中,向落水少年游去。
14时21分许,方招、徐彬程、龚想涛、张荣波等4名同学相继从岸边不同方向跃入江中,游向落水少年。几乎同时,陈及时和衣跳入江中参与救人。
14时22分,李佳隆拉住一名落水少年,拼命向岸上游。李佳隆、方招筋疲力尽,徐彬程用肩膀把少年顶上附近的渔船获救。
14时23分,另一少年仍在水中挣扎。不会水的何东旭和姜梦淋、孔璇等多位同学手拉着手,结成“人链”,走向深水。
14时24分,陈及时、龚想涛向少年游去,陈及时奋力将其托出水面,龚想涛顺势将少年推向“人链”。“人链”最前端的何东旭伸手从龚想涛手上将少年拉了过来。少年顺着“人链”登上小沙丘获救!而“人链”失去平衡骤然断裂,何东旭等滑入了洄水湾深处。
14时25分,冬泳队队员韩德元、杨天林、鲁德忠等,听到呼救声冲到现场跳江救起6名大学生,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沉入江底,青春之花不幸凋谢。
小学生落水——大学生舍生结链相救脱险——“人链”断裂大学生遇险——市民接力救人。从大学生救人的“人链”到三代人组成的接力“18人梯”,在青春热血浇铸下完成了生命之梯的涅槃和升华!
面对每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即使声音最庞杂的网络,也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赞美与颂扬,毫不吝啬地送上最美的颂词。社会学习英雄的热潮也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但毋庸讳言,也总有一些持冷漠戒备实用主义处世哲学的人,质疑见义勇为的英雄“是否别有企图”,也有一些人基于“理性”的评判标准,探讨这一行为是否“值得”:“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力所不能及,干嘛去救人?”
在功利面前,在物欲面前,这些问题总会成为一个话题,被讨论来讨论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张华舍身救老农开始,就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关于一个大学生换一个老农民”价值是否对等的大讨论。
其实,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不是简单生命风险的交换,而是超越生命的价值追求。
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在,更应该是一种超越的价值和追求。这种精神的信仰,就体现为大义。任何社会都需要提倡这种大义。见义勇为,用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着社会文明进步,固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是无数平凡的见义勇为英雄,以及其他道德模范,构成了中国的“精神之魂”。
如果面对别人伸出的手,总是质疑对方举动是否别有企图;如果在救人的危急时刻,先想清楚是否值得……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会对他人的求助视而不见,宁可围观苦难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这样无数只冷眼会组成冷冽的环境,这个社会就会逐渐丧失中华民族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冷漠戒备的实用主义处世哲学就会盛行。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只在瞬间,但抉择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出自内心自觉与必然,是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环视每一个见义勇为英雄,他们平凡、朴实如泥土,从来不曾想到要流芳百世、千古垂名,但却用鲜血、甚至生命把瞬间铸成永恒。
把瞬间铸成永恒,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这决不是头脑的一时冲动,而是出自内心的必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黄玉珍,在她生活的活龙坪乡,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不管谁家有困难,找到她,她都会尽全力帮助。
黄玉珍家离集镇不远,有人在乡医院生小孩,无钱住医院,就住进她家;在外打工人员回来晚了不能赶回家,常在她家住上一晚;流浪人员露宿街头,她也让他们到家里,免费提供食宿。
邻居廖忠桃说:“她家里平时吃饭,一桌围满了,还坐不下,屋里的过道上,随时搭着七八个地铺收留困难人员。”
2008年,黄玉珍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住院期间,自己舍不得花钱,将节约的2000元资助给了同病房的病人。
2011年,黄玉珍舍身救下一名掉进化粪池的小女孩。
一桩桩,一件件,黄玉珍到底做了多少好事,她自己也记不清。她说:“我要做一辈子好事。”
黄玉珍胸怀大爱,把“做一辈子好事”作为人生追求,正是这种价值观的指引,黄玉珍才会在生死一瞬,义无反顾地冲向大卡车,从车轮下救人!
方招与王盼,两人同来自大别山的罗田县,同在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上学,同为花样年华,同为贫寒农家之子……在方招跃入汹涌的长江,舍己救人、英勇献身后,王盼在网上留言:你是我的骄傲!
短短半年后,王盼就将自励的警句变成了诺言——2010年4月4日,在上海打工的王盼,面对窃贼毫不犹豫地扑向歹徒刺来的尖刀,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义勇之歌。
方招到王盼,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方招与王盼,出生、成长、受教育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英雄的文化基因,从小就植入了他们的思想深处。王盼更是出生在烈士之家,他的曾叔爷爷、曾姑奶奶,解放战争中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王盼传承了烈士的英雄血脉,凝聚了英雄的血性。
英雄的土地,优良的革命传统,孕育了英雄方招和王盼!
方招与王盼,同出自贫寒之家。家境虽贫寒,但却锻造了他们大山般的品格:执着坚毅、纯朴真诚、乐善好施、疾恶如仇……他们从小就“很乖,品行也很好”;他们耳濡目染,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中国农民最朴实的处世哲学:做人要行善。人有善心,才会有爱心,才会爱亲人、爱他人。
正是良好品行的经年累积,才使方招与王盼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正是善心、爱心的传承,催生了那两幅壮美图景:
面对落水少年,方招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
上海街头,面对窃贼,王盼一家英勇无畏地冲向逃跑的窃贼,毫不犹豫地扑向歹徒刺来的尖刀,最终,王盼壮烈献身,父亲被刺成重伤。
从方招到王盼,看似偶然的奇迹,总是蕴藏着必然的动因。
我们同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共同组成血肉相连的社会,我们代代相承走向未来……壮歌曲曲扬正气,让我们在祖国、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绽放人生最璀璨的光芒!
慷慨荆楚多义士 见义勇为代代传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王才忠
莽莽荆楚,浩浩正气。见义勇为,英雄辈出。
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从面对白刃护国款的姐妹杨大兰、潘星兰,到挺身护民血染警服的民警胡钦春;从勇斗窃贼的江陵青年周大军,到与窃贼拼死搏斗的罗田义勇父子;从长江大学结链救人的英雄群体,到荣誉迟到29年而无悔的方俊明……湖北,见义勇为,群星灿烂。他们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其可歌可泣的壮举、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荡气回肠,激励千秋万代。
匡扶正义、除恶安良、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浩繁的历史长卷中,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故事,如日月星辰照亮人心,她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精神支柱。
荆楚风云际会,自古多慷慨英雄。耿直刚烈、不胜不休的精神气质,果敢、英勇、壮烈的楚人品格,世代相传。这些年来,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榜中,湖北人总是名列前茅。在这个浩大群体中,既有党员干部,也有打工青年,既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也有白发苍苍的爹爹婆婆,可谓阵营整齐,结构完整。在家门口彰显凛然正气,出门在外,面对危难与邪恶,湖北人同样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支援时就支援,把一股责任、担当、勇义的朗朗正气四处传扬。
见义勇为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精神,也是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天灾会时常发生,危难会不期而至,犯罪如黑影相随,见义勇为一刻都不能缺席。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一定不会稀缺见义勇为精神;一个文明、进取的国家,一定会站满勇往直前的人民。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洗礼、价值多元、利益调整……尤其需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到底值不值?”对此议论,其实,古人早已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一种社会正义,生命无价、责任无价。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的价值却在于生命的意义。想一想,如果在滔滔洪水面前,大家都袖手旁观,我们的家园就会毁于一旦;如果在歹徒的屠刀面前,人人都选择后退,下一个受到伤害的,就会是我们自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和利并不矛盾。我们既要尊重个人的利益追求,更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义勇为永远是时代的正气之歌,舍生取义永远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一部分。见义勇为决不只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专利,而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行动。人人舍小我成大义,我们就能众志成城,把天灾造成的损失缩小到最低程度;当见义勇为成为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歹徒出没的空间就会越来越逼仄。危急时刻,生死关头,我们不应该有“值不值”的讨价还价和半点犹豫,而只应该有舍我其谁的道德向往和价值取向。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挺身而出。
新的时代,见义勇为已被烙上了法律和制度保护的特征。民政部已在全国部署落实《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不少地方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制度,决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见义勇为精神必将激荡出更加恢弘壮美的正气之歌。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