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湖北3个月查处小官巨腐典型案件745件 处理党员干部769人

发布时间:2015-10-23 05:24:56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宏斌、通讯员张四平、叶志强)农村基层大多数党员干部遵规守矩,廉洁自律,但也有少数人逾越“红线”走向腐败。昨从省纪委获悉,全省农村基层“小官巨腐”专项治理成果丰硕,截至9月底,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小官巨腐”典型案件745件,处理党员干部76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7人,移送司法机关162人。

  今年,省纪委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少数干部“小官巨腐”问题突出,特别是“小五长”(站长、所长、校长、院长、村支部书记及村主任)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各级党委、纪委大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持之以恒、步点稳健,力度如一地抓下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要求“在打‘老虎’的同时,坚决把‘苍蝇’拍下来”。今年6月,全省启动专项治理,以“小五长”为重点对象,用半年时间集中治理贪挪挤占专项资金和索贿受贿、公共资源资产管理、征地拆迁、基层教育领域等六个领域的腐败问题。

  专项治理中,各地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小五长”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逐个建立台账,逐个调查核实,逐个销号化解。对问题线索“一个领导包案、一个专班负责、一个方案实施、一抓到底”。对重要复杂或阻力较大的案件,采取联合办案、专案专办、异地查办、指定管辖等措施,迅速查办了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

  相关报道:

  “苍蝇”何以变“硕鼠”

  ——透视基层“小官巨腐”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宏斌 通讯员张四平 叶志强

说到腐败,人们常常想到位高权重的大“老虎”,认为“苍蝇”顶多是吃拿卡要,一般不会变成“硕鼠”。

然而,随着“打虎拍蝇”的深入推进,人们发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苍蝇”贪腐数额之大触目惊心,有的丝毫不逊于那些大“老虎”。

今年6月,我省启动农村基层“小官巨腐”专项治理行动,发起打击“苍蝇式腐败”和“小官巨腐”的攻坚战,大批“苍蝇”纷纷坠地。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调研分析发现,“小官巨腐”多集中于一些权力相对集中、资金相对密集、监管相对薄弱的基层单位关键岗位的科级以下党员干部,主要是农村基层“小五长”(乡镇基层站长、所长、校长、院长、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并集中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特点1

从“苍蝇型”腐败向“硕鼠型”腐败扩张

社区书记挪用征地补偿3200万

【典型案例】去年,武汉市洪山区白马洲社区党总支部原书记容水生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征地补偿款高达3200万元,用于其子偿还债务及营利性活动。容水生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分析】今年元月至6月,我省查处基层党员干部贪污、侵占、挪用、虚报冒领、受贿行贿以及私设“小金库”、违规开支等案件347起,其中,涉案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162起,占46.69%;5万元—10万元的59起,占17%;10万元—20万元的52起,占14.99%;20万元—100万元的52起,占14.99%;100 万元以上的22起,占6.34%。

由此可见,在基层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中,“蚁贪”占多数,但“小官巨腐”也呈上升趋势。这些“硕鼠”式腐败,涉案金额触目惊心。如荆州市沙市区司法局原行财装备科科长兼出纳孙爱华,贪污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214万元。“硕鼠型”腐败行为的主体,主要是“小五长”,其中又以村支书、派出所所长、国土所所长、财政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学校校长、卫生院院长等为腐败高发群体。如大冶开发区所有村和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都发生问题,黄石开发区下属的村和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几乎全军覆没,目前已有2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被查处,教训十分深刻。

广大群众对“小官巨腐”极为痛恨,直呼“苍蝇猛于虎”。因此,省纪委在全省部署开展农村基层“小官巨腐”专项治理行动十分必要。

特点2

从“独狼式”腐败向“群体式”腐败发展

村官“抱团”腐败 5名村干部瓜分65万

【典型案例】兴山县峡口镇泗相溪村“两委”班子以原村支书、主任黄先棣为中心,原副主任黄某、村财经委员王某、出纳李某等4名村干部配合,先后16次套取瓜分集体资金65万多元。

黄先棣被立案查处后,与其串连的其他4名村干部先后被县纪委立案查处。

【分析】近几年来,村官腐败呈“抱团”之势。2011年以来,兴山县查处村官抱团腐败案件5起15人,占村官腐败案件的68.2%。村官“抱团”腐败的形式主要有:利益共享结成攻守同盟、相互串连加强分工合作、上下勾连架空政府监管,使违纪行为得以开展。

又如,大冶市鑫海水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和卿等7人,共同骗取国家渔业燃油补贴资金人民币111万余元;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唐河村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征地拆迁中共同贪污公款17万元。

分析发现,随着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一些腐败行为难以单独实施,致使腐败分子内外勾结、上下勾连。从统计数据看,我省今年上半年查处的这类案件涉及124人,占处理总人数的22%。

特点3

由传统领域腐败向新兴领域腐败蔓延

村支委和村支书向企业索要14.5万元

【典型案例】2009年9月,罗军民在任大冶市罗桥村党支部委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罗宗祥,在罗桥建筑队承包的罗桥村辖区内工业园土方工程中,按每立方米提成2角钱的标准,向罗桥建筑队索要14.5万元,其中罗军民个人实得7.2万元,罗宗祥个人实得7.3万元。

2013年2月,罗军民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建筑商罗某召等两人在承包市城西北新区学校化粪池工程中提供帮助,收受两人贿赂10万元。

今年3月、4月,罗军民、罗宗祥先后被移送司法机关。7月,大冶市纪委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处分。

【分析】统计显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基层腐败案件中,惠农补贴、“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类案件超过总数的一半,显示传统领域腐败易发高发的特点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工程建设、公共服务、镇村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新领域日益成为腐败“重灾区”。如团风县近两年查处的131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80%的都涉及工程项目。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腐败案件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办理低保、医保过程中“优亲厚友”问题较为突出。宜昌市审计局在交叉审计中,发现省内某地执行医保政策显失公平,有一名患者花费医疗费13万元,仅报销了l万多元,而另一名患者花费46万元,却报销了40多万。

特点4

从显性腐败向隐性腐败演变

村干部“玩巧”骗取拆迁补偿款121万元

【典型案例】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余家湖村党委委员魏祖斌,利用担任余家湖村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余家湖村拆迁工作专班组长、鑫湖集团副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伙同4名村干部采取编造虚假产权证明、测量图纸方式骗取国家征地拆迁补偿款121万元,为他人谋取拆迁利益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230万元、港币2万元。其中,魏祖斌受贿、诈骗共计189.3万元。

近期,魏祖斌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司法机关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零6个月。其他几名人员均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分别被判处3年至6年有期徒刑。

【分析】调研发现,大部分基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其手段主要表现为直接贪污受贿、截留挪用、垄断谋利、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同时,在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基层部门和干部变换手法、翻新花样违纪违法,作案手段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干部,无中生有、幕后指挥、代理人腐败、期权式腐败、变相经商办企业、干股分红等腐败形式都有抬头。

如浠水县经济开发区洪山村二组组长李艳云,私下一对一交易本村土地,非法获利146万元。枝江市法院审判员王昌福、审判监督庭庭长王安江伙同他人,私自办理60件“以房抵债”假案。阳新县王英镇隧洞村党支部书记蔡克幸违规帮助其弟蔡克万出具补登户口手续,骗取国家水库移民资格,连续7年领取国家移民扶持资金共计5313元。

截至9月底,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小官巨腐”典型案件745件,处理党员干部769人。有关情况分析结果如下:

全省基层“小官巨腐”案件类型情况

基层干部贪挪挤占专项资金及索贿受贿395件,占比52%

其他类型86件,占比12%

基层医疗领域腐败15件,占比2%

基层教育领域腐败28件,占比4%

征地拆迁中腐败75件,占比10%

公共资源资产管理方面腐败146件,占比20%

全省基层“小官巨腐”案件处理对象情况

村组干部449人,占比58%

基层站所干部107人,占比14%

其他基层干部213人,占比28%

全省基层“小官巨腐”案件处理类型情况

移送司法机关162人,占比21%

党纪政纪处分607人,占比79%

链接

我省治理“小官巨腐”的创新举措

●加大督办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采取查阅台账、发函交办、约谈催办、印发通报等形式,督促各地深入推进“小官巨腐”专项治理。已对全省5个市州进行了现场调研督导,下发督办函3批121份。

●建立月报制度,加强案件分析。

每月5日前,督促市、县、乡纪委将上月查办“小官巨腐”问题相关数据逐级上报。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形成专题报告,为省委和省纪委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追责问责。

把农村基层“小官巨腐”专项治理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市州纪委监察局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不力、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甚至袒护包庇的,严肃追究。

●深挖问题线索,实行台账管理。

各地通过采取举报件中筛、在查案件中带、媒体舆论中寻、社情民意中找、明察暗访中搜等方式,重点关注掌管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小五长”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逐个建立台账,逐个调查核实,逐个销号化解。

●创新审查方式,实行因案施策。

对摸底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一个领导包案、一个专班负责、一个方案实施、一抓到底”的调查取证模式。对重要复杂案件或阻力较大的案件,采取联合办案、专案专办、异地查办、指定管辖等针对性措施。

●严格责任追究,实行“一案双查”。

对农村基层“小官巨腐”问题突出、影响恶劣的,不仅追究直接责任,还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警示

打通“两个责任” 传递的神经末梢

从严执纪延伸到基层 长效机制落实到基层

“小官巨腐”,给我们哪些警示?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压力传导还没有完全到位,“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态度不够坚决,对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基层业务主管部门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动真碰硬。少数基层干部对身边的腐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严肃查处了一批基层腐败案件,但基层腐败增量仍保持上升势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反腐败环境还不优,主要表现在群众参与监督不够,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如大冶市保安镇财经所原预算会计陈某,先后23次挪用公款399万元,竟长期没有被人察觉。还有的基层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严重缺乏等等。

因此,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压实到基层。要把解决基层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情况,作为党委主要负责人向上定期报告落实“两个责任”、述责述廉的重要内容,并抓好结果运用。要加强责任追究,凡是基层党委、纪委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听之任之,或发现问题不调查,不报告,不处理,执纪不严的,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

上述问题还警示人们:要把从严执纪延伸到基层,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创新案件查办方式,简单问题快查快办,复杂问题督查快办,重要问题直查快办,严重问题提级快办,查办腐败不手软。要加大约谈、函询力度,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对查处的“小官巨腐”典型案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形成强大震慑。要把反腐败的长效机制落实到基层,强化群众监督,强化检查考核,强化激励保障,坚决把基层的“苍蝇”、“蚁贪”、“硕鼠”、“小老虎”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