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6-04-11 09:02:42来源:SRC-389

图1主体功能区分类布局图

第三节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深化与湖南、江西战略合作,加强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协调互补,强化公共服务交流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一、促进城市群联动发展

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重点发展轴线,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支撑能力。完善统一市场机制,探索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规范发展一体化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强省际毗邻城镇的协同发展,实现毗邻城市在功能布局、产业、生态环保等方面融合发展。支持武汉与长沙、南昌开展合作,带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咸宁与湖南岳阳、江西九江加强合作,推进通城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支持黄石、黄冈与江西九江的跨江跨区域合作,加快推动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发展。支持荆州与湖南岳阳、常德等市共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推进“中三角”与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协作联动,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二、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扩大与湖南、江西相互投资,推动企业跨省兼并重组、协作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开放,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共享共赢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

三、推动生态文明共建

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共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共建城市群“绿心”,构建以幕阜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城市群生态屏障。加强环境准入与管理合作,推进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通报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

第六章 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3个百分点以上。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长江、汉江和重要交通干线为城镇化主轴,以城市群为主体,以省域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其他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为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一主两副、两横两纵、三群联动、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提升城市群主体作用,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一体化进程,使三大城市群成为全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人口密集区。增强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县级城市发展水平,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

图2城镇化战略格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