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发力供给侧 湖北在行动:七大关键词纵论湖北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17 08:09:55来源:SRC-389

图为:14日,施工人员在即将通车的丹江口市汉江公路大桥上对路面进行最后处理。(记者刘曙松 视界网潘世新 摄)

图为:14日,湖北允升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精心测试产品。(记者张鸿 摄)

图为:6日,秭归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员工正在赶制出口的柑橘罐头。(记者刘曙松 视界网郑家裕 摄)

湖北日报讯  编者按

2017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如何入脑入心?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如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三去一降一补”如何取得实质性进展?

昨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本报多路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专家学者,结合会议精神,纵论湖北发展。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使命。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肩负“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六千万荆楚儿女将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武汉大学教授邹薇:

湖北最紧要的是“降成本”“补短板”

记者甘勇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一年,2017年则是改革的深化之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战略任务中,湖北最紧要、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任务是“降成本”和“补短板”。

“当前,湖北进入‘中国自贸区3.0’版图。”邹薇认为,新的一年里,湖北应该全面贯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持之以恒降成本、补短板,抢抓自贸试验区等战略机遇,构建改革开放新格局——

一是在贸易便利化领域推进创新,协调改革工商、海关、质监等多部门管理事项,尽可能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二是在投资管理领域加大改革,创造优良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民间投资,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三是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机制,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打造人力资本高地,有效对冲劳动力红利缩减的负面因素。

四是构造双向开放格局,对接国际规则,学习“上海品质”“浙江制造”“深圳质量”等高端管理认证的经验,推进系统的品质提升工程。

五是借助自贸区服务业开放的改革举措,支持外资银行、民营银行进入,增加在汉金融机构总部数量、业务种类和融资规模,打造中部金融中心。

六是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在光纤通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逐渐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推动各类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打造“湖北制造”的市场信誉和国际竞争力。

七是更加注重民生投入和精准扶贫,把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省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海涛:

粮油大省呼唤绿色优质农产品

记者吴文娟

“不缺大路农产品,缺少的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海涛认为,过去发展农业重规模,未来要强调质量和品质。

在他看来,农业供给侧问题主要体现在“四过”“四不”:多数农产品生产过剩,质量不够;供需不匹配,主粮过了,油料肉类不足;国际竞争力下降,成本过了,价格优势不存;可持续发展能力乏力,农药化肥过了,绿色产品不足。

“中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正是对症下药。”吴海涛表示,这既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的美味食品,更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湖北是产粮大省、油料大省,但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出路。

发展绿色农业,关键在于实施标准化生产。生产上,应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市场化要求,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避免数量众多的农产品低价竞争,出现“伤心菜”“贱苹果”等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

推动优质农产品的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是主体,要强化他们的品牌意识,既为企业带来收益,又保障消费者利益。目前,湖北的“一粒米”“一只鸭”“一枚蛋”“一只蟹”纷纷走向全国,“福娃”“周黑鸭”“神丹”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还要加大力度创品牌、立品牌、强品牌。

关键词 振兴实体经济

武汉大学教授李光、华中科大教授张建华:

让湖北涌现更多“百年老店”

记者雷闯 刘晓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建华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当前,经济正面临从追求规模、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的艰难转变。实现提质增效的转变,需要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好产品要靠专业分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扎实作风,需要“工匠精神”。品牌的叫响,需要一批“百年老店”。

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的湖北,如何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

武汉大学教授李光认为,当前,我省正在深入实施创新强省和质量强省战略,应该将二者紧密结合、落到实处。宏观层面,政府需要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上,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中微观层面,企业产品的创新应基于市场需求和新经济发展需求,真正提高内在科技含量。

动力来自何方?

李光认为,根本上来自利益调整以及构建利益共同体。政策应更加以人为本,尊重科技创新规律,重视创新者的利益诉求,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圈,让科技创新价值与创新者利益相匹配,从源头上解决长期困扰湖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

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投机行为

记者彭一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张东认为,由此可见,中央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高度重视,意在对市场预期进行正确引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表示,住房既是必要消费品,又是投资品,具有保值增值作用。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住房的必要消费品属性,要求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必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投机行为。

其次,在房地产市场上,地方政府宏观调控将变被动为主动,加快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性政策将减少,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局面将逐渐减少。这会对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估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会处于平稳状态。

“会议还提出,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其意义重大。”张东说,微观信贷政策能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今后,微观信贷政策会更加明确、更具有针对性。

张东认为,会议提出的观点,对湖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省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武汉楼市火爆,房地产库存较少,需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而省内三四线城市库存较大,需要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其他城市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峰:

企业“走出去”要发挥核心竞争力

记者张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峰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项长期战略,要跟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合作,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资金投入密集与投资周期较长等特点,“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自行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面临困难。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创新含义,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他表示,虽然存在困难与风险,但“一带一路”战略有望在推进中外共同发展、改善国际治理结构等方面彰显成就。

“一带一路”中,湖北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卢峰分析,“一带一路”有陆路也有海路,从不同维度考量,不同地区都可以与“一带一路”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区域发展不再是线性思维,而是网络思维。

“汉欧国际专列是湖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卢峰表示,湖北深处内陆腹地,更应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外开放,鼓励企业“走出去”。

他预测,对企业而言,“一带一路”或许正成为又一个“风口”。不过,对外投资存在各种风险因素,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不得不考虑。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找准定位,谋定而后动,发挥核心竞争力,切忌一哄而上。在项目设计实施上,要兼顾市场盈利与社会责任,避免短期行为。

关键词 产权保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

有了安全感才会大胆投资

记者郭习松

“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意在保护民资和外资的安全和积极性。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提法,也是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民营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反映出民营资本不愿投、不敢投的心理。重塑民营经济信心,当务之急的核心办法,是加强对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

“只有一个人感到安全了,他才会放下包袱,敢于投资、放心投资,才会安居乐业。”刘勇说,进一步完善我国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湖北省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会长、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邝远平表示,保护产权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广大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增强了投资信心,吃了定心丸,有利于留住人才的“心”和“根”,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

“保护产权为未来建构更加丰富的交易制度、活跃资本投资奠定了基础。”光谷产权联合交易所董事长陈志祥欣喜表示,加强产权保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敢为人先,解放思想。”刘勇表示,湖北坐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发展势头好,期待湖北用好农业大省、老工业基地、科教大省等资源优势,在产权保护、激活民营经济上有所突破,不辜负中央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 防范金融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新蓉:

培育金融新业态化解结构性风险

记者林建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新蓉指出,当前金融领域风险呈现“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部分贷款出现风险;房地产区域发展冷热不均,银行贷款面临两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对经济有利有弊。

她认为,部分实体企业业绩不良、杠杆过高,使银行风险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大企业、大项目融资能力强,债务杠杆率过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旧存在,优质企业需要加杠杆。”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加大了资金外流风险,但对出口企业是一大利好。”朱新蓉说。

她强调,要用辩证眼光来看待当前金融领域的结构性风险。化解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失衡,要培育金融新业态。她对近期获批的众邦银行的定位表示赞赏,“传统银行需要抵押,倾向于大企业,民营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填补了市场空白。”

去年,我省成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东湖高新区、汉口银行被纳入首批投贷联动试点。朱新蓉表示,产业基金以直投模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要鼓励投贷联动试点银行,成立投资子公司,探索贷款+投资模式,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

针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朱新蓉认为,省内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监管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的监管。同时,“一行三局”要综合协调,增强跨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