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解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意正浓

发布时间:2017-11-18 07:26:53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龚业

长江经济带再迎一轮绿色东风。

近日,我省印发《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努力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先行区,到2030年,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全面建成。

绿色发展,如何发力?我们来管窥一二。

首提资源环境承载力

明确产业禁止、限制进入领域

该规划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1+5+N”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阅规划,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规划首次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重要的“硬约束”。规划与《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系统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等。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按照水资源缺乏地区、土地资源缺乏地区、环境容量超载地区、生态脆弱性地区、生态重要性地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等不同类型,与国家及我省相关产业准入政策相衔接,明确了我省特定区域的产业禁止、限制进入领域。

其中,茅箭区、掇刀区、沙洋县、下陆区、西塞山区、黄梅县、樊城区、枣阳市、孝南区、安陆市、云梦县、曾都区、广水市、随县等水资源缺乏地区,明确禁止大规模水电开发、火(核)电发电项目;禁止粮食转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转化生物燃料项目;禁止填湖造景、造地的旅游项目、房地产项目;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以及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

“规划强化了资源环境因子对产业发展的约束。”省发改委工业处负责人表示,该评价机制的引入,是对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的有效贯彻落实,同时也是负面清单制的有益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引领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作为世界级的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需要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的支撑。

规划提出,提高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级汽车、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施工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适量扩大整车产能,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差异化发展专用车,建设世界级重要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将汉随襄十汽车产业带建设成为产业链完整、研发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走廊。

——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培育、智能终端壮大、光通信和激光产业领先、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北斗产业应用等工程,建设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水利水电、桥梁建筑等优势行业为核心,推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工程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多种融资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世界级工程设计施工之都。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湖北下出了“先手棋”。以“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为牵引,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三个国家级新型基地建设聚集效应已经初显。

“突破一批产业前沿引领技术,聚集一批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企业,构建和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作出湖北贡献。”该负责人表示。

实施五大绿色示范重大工程

更多机器人“上岗”

实施五大绿色示范重大工程,是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载体和抓手。

绿色制造推广工程,让设备更节能、制造更清洁。规划提出,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重点开发生物转化、高产低耗菌种、高效提取纯化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

智能化改造工程,更多机器人将“上岗”。规划提出,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刚刚闭幕的中国(武汉)国际桥梁博览会上,就有许多机器人亮相,它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省在这一领域潜力无限。

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工程,将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个性产品和服务。规划提出,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

制造转型工程,让制造企业从“单打冠军”变为“多面手”。规划提出,引导钢铁、装备等行业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服务等一体化服务转变。

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将打造出一批“未来农场”。规划提出,在沿江地区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加速融合,壮大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场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想象一下:阳光洒满田地,却看不到一个人的身影。翻地、播种、灌溉直至收获,全部由智能系统指挥机器完成。这样的场景很快会到来。”上述负责人表示,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必须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首位,决不走“先发展再治污”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