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中部战区空军驻鄂地导某营导弹连射,扑向临空多个目标。 (视界网 李明 摄)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张鹤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不久前举行的空军“蓝盾-17S”演习比武中,中部战区空军驻鄂地导某营,一举夺取空军至高荣誉“金盾牌”。11月底,记者蹲点跟踪这支部队,观察练兵备战强势推进、训战一体疾风劲吹,感受强军征程迈入新时代的铿锵足音。
以快制胜,尖刀营成功逆袭
——绷紧“靶场就是战场”的临战神经
“如果是真打仗,我们早就阵亡了。”说起比武第一个课目,该营营长王建章心有余悸。
10月初,经长途跋涉,满载装备的军列到达戈壁深处。来不及欣赏北国雪景,部队就接到紧急通知:“比赛马上开始,第一个课目‘进驻就打’。”
“进驻就打”,即到达阵地后立刻对空射击,没有任何准备时间,考验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节骨眼上,该部发现通讯系统出了故障。
此时,兄弟单位的导弹接连发射出筒。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8分钟,该营导弹终于成功发射。
兵贵速,不贵久。首战失利,失在一个“慢”字。
“训练、备战应该考虑到实战的所有客观条件,侥幸就是不幸。”在王建章眼中,靶场如战场。
痛定思痛,官兵们结合各自战位排隐患、找差距、抠细节,决心彻底甩掉“慢”的帽子。
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稳扎稳打,一个比一个快——
吊车装填筒弹课目,起吊、装填、进筒,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仅13分钟导弹稳稳上了发射架;实弹射击课目,从雷达发现目标到导弹出筒,仅耗时8秒。
初赛12个课目结束,该营以总分第一晋级决赛。
夺取“月亮”,打赢“不可能”的夜战
——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素质本领
“太阳是我们的,月亮是中国人的!”昔日朝鲜战场上,美军曾发出这样的叹息。夜战是我军的传统优势,无论是抗日战争中“夜袭阳明堡机场”,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奇袭白虎团”,我军多支部队收获“夜老虎”威名。
现代战争,夜战同样不可或缺。新时代的“夜老虎”如何炼成,请看——
漆黑的公路上,一队迷彩卡车悄然驶过。
这是“夜间紧急机动作战”课目。暗光条件下,参赛部队要1个小时内开赴40多公里外的发射阵地、占领阵地、实弹射击。
“我们地空导弹部队,被称作是‘车轮上的部队’。夜间作战,必须做好隐蔽,不能开灯。否则,就成了敌人的活靶子。”该营参谋长张艳军说,这对官兵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以驾驶员为例,社会道路上,对向来车车灯一照,至少半分钟眼前白茫茫一片。”
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仗怎么打,兵怎么练。驾驶员从空旷的机场开始练,一边摸索研究,一边训练改进。从机场到社会道路,一步步爬坡过坎,熟练掌握了“开夜车”的本领。凌晨,宿营地突然响起警报声,全营官兵从睡梦中爬起,跑向阵地。这样的紧急集合和夜间训练,大伙习以为常。
此外,车辆加装新型车载红外夜视仪,有效解决了驾驶员夜间视距不足的难题。
该营所在旅负责人表示,在没有一点灯光的情况下,实施几十公里的作战行动,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这次部队不仅正常出动,还顺利完成比赛,检验了部队夜间战斗能力。
即使倒下,爬也要爬到终点
——磨砺一往无前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这是令参赛官兵难忘的一幕——
重装5公里越野课目中,距离终点还有10米,该营干部吕东因高原缺氧、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正当大伙准备去扶他时,他又抬起头奋力向前爬去。
“每挪一步都很艰难,他的双手很快变得血肉模糊。”该营政治教导员刘有平说,这种舍生忘死、敢打必胜的精神,激发了全营官兵的斗志。
近年来,该营常态化开展实战化演练。
去陌生地域,入山区、进丛林、到沿海、上高原,行程50多万公里,锤炼在陌生地域打赢的本领;
练一身本领,从夜间机动作战、重装5公里越野到轻武器射击,过去不练的课目如今已成“标配”;
克服各种困难,戈壁滩天寒地冻,营房不够,官兵们住帐篷、睡睡袋,官兵在宿营地几十公里外的阵地上训练,餐车无法开到现场,只能每天送饭去。
这一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武让全营官兵平均减重4至5公斤。
发射班长温志闯说:“这是我入伍12年来,最累的一年。”
一名干部说:“今年流的汗,比过去三年总和还多。”
“战争是硬实力的对抗,也是软实力的较量。能打仗打胜仗,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也是打胜仗的法宝。”刘有平说。
记者手记
练在平时 胜在急时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
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
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要练就练能打胜仗的兵,要备就备打得赢的仗。
以备慑战,以战止战,最终靠实力来说话。
今天的能力素质标准,决定着明天的战场胜负。
把战斗力标准当做“指挥棒”和“标尺”,更多的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只有切实把“箭在弦上”当成一种常态,把“从难从严”练成一种习惯,把“敢打硬仗”养成一种本能,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