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第24期
你可能不会想到,自己随手扔出的一袋垃圾,或许会成被专家选中,进行成分研究,悄然搅动这座城市。垃圾成分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武汉20年的垃圾监测资料积累下来,无意间也留下了一份“副产品”,成为难得的城市生活档案。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城市变化的特殊记录者,也是不为人知的城市美容师。他们常年与垃圾为伴,靠分析垃圾来帮助城市“消化”垃圾,凭借他们提供的数据,来解决垃圾收运范围、垃圾车购置类型、垃圾焚烧厂建设等问题。近日,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对1994年以来的居民生活垃圾成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纵向分析,其结果让人多少有些吃惊。
1994年,武汉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只有不到700吨,至2013年,竟已增加逾10倍,达到8000多吨。这一数字随时在攀升。
日产垃圾8000吨是什么概念?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车辆前后相接有近21公里,几乎排满一条解放大道。武汉长江大桥当年耗费约12万吨混凝土,现在三镇每15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重量,就相当于“堆”出一座大桥。
“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喻晓说,武汉早已迈入特大城市的行列,人口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垃圾量激增。
有意思的是,三镇垃圾总量不断增加,人均日产生垃圾量却逐年下降:1994年,武汉市人均日产生垃圾量是1.2公斤,20年后,这一数字降至1.05公斤。喻晓分析,20年前生活垃圾中蜂窝煤残渣占一半以上,剩下的烂菜叶含水量也高。现在的垃圾里,煤渣不见了,包装纸、卫生纸、纺织品等轻垃圾变多,说明生活质量好了。
马蜂为何数量大增?这也可以从垃圾监测数据中找到答案。
武汉市常年监测的垃圾成分包含厨渣、果皮、纸张等7种有机物,以及煤渣、玻璃、金属等5种无机物。20年来,三镇生活垃圾中的厨渣比例逐年提高,从最初约占两成,到现在的占近一半。
1994年,在厨渣垃圾里占到七成比重的是蜂窝煤残渣。到了2004年,液化气、天然气逐渐覆盖三镇,煤渣比例降至不足一成,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增多,成为微生物活动载体。到了2013年,厨渣已占生活垃圾的49.36%,垃圾里“吃剩的”占了接近一半,大量适合马蜂的食物,如肉类、糖类等,就暴露于其中。
除了马蜂,垃圾里面食物的变化,也见证了武汉人饮食习惯的变迁。
家住司门口的黄女士偶尔晚上打牌,熬夜后总是到附近一家滋补煨汤馆补补。得闲时,也自己亲自煨汤。
爱喝汤,也会煨汤,这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20年前,武汉环卫部门对垃圾采样时,就发现里面有大量煨汤后剩下的骨头,监控的12个项目里专门列入一项“毛骨”,这是全国独有。
“煨汤的骨头越来越小。”喻晓回忆,当年垃圾里的骨头都是大骨头,买菜的人都知道大骨最不值钱。近年来,垃圾里出现了各种骨头,如小段的排骨、鱼骨、甲鱼壳、鸽子骨等。
生活变好,武汉“吃货”越来越多。调查显示,20年来,瓜果皮在垃圾中占到的比重由5%增加到近10%,这说明武汉人一直对瓜果情有独钟。瓜果的品种也不断丰富,20年前的夏天,翻开居民楼下的垃圾箱,九成以上是西瓜皮,如今仅常见瓜果就有苹果、菠萝、香蕉等10多种。
监测数据中有一项是“纺织纤维”,1994年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例是1.54%,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67%。纺织类垃圾增多,表明市民衣着更新加快,越来越讲究。
以前,市民有把旧衣服送人或者卖废品的习惯。现在,旧衣服渐渐没地方送了,收废品的都不要了。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时,居民扔的纺织品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小孩衣服、女性文胸、线衣裤。杨园垃圾转运站一名环卫工说,一车垃圾中最多曾拣出10多套儿童旧衣服,从小到大都有。可见江城儿童穿衣讲究,换得很勤。
不过,这些纺织品热值很高,经过分类后可以粉碎,最后做成燃料进行垃圾发电。“这正是修建垃圾发电厂的秘密所在。”喻晓说,多年以来,三镇垃圾里因为纸张、塑料、橡胶、纺织品等有机质不够多,热值不达标(垃圾焚烧发电要求每千克垃圾热值达到800大卡以上),只能采用综合成本高、环保效果不佳的垃圾填埋处理。
家住司门口的黄女士偶尔晚上打牌,熬夜后总是到附近一家滋补煨汤馆补补。得闲时,也自己亲自煨汤。
爱喝汤,也会煨汤,这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20年前,武汉环卫部门对垃圾采样时,就发现里面有大量煨汤后剩下的骨头,监控的12个项目里专门列入一项“毛骨”,这是全国独有。
“煨汤的骨头越来越小。”喻晓回忆,当年垃圾里的骨头都是大骨头,买菜的人都知道大骨最不值钱。近年来,垃圾里出现了各种骨头,如小段的排骨、鱼骨、甲鱼壳、鸽子骨等。
生活变好,武汉“吃货”越来越多。调查显示,20年来,瓜果皮在垃圾中占到的比重由5%增加到近10%,这说明武汉人一直对瓜果情有独钟。瓜果的品种也不断丰富,20年前的夏天,翻开居民楼下的垃圾箱,九成以上是西瓜皮,如今仅常见瓜果就有苹果、菠萝、香蕉等10多种。
数据显示,目前,武汉日产生活垃圾7000吨,每年的垃圾产生量正在以平均4%的速度增长。如果不对其加以处理,不出50年,整个武汉城区将堆成两米高的垃圾山。
随着一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建成投产,武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已经由2008年的2000吨/日提升至2013年的7000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8年的35%提升至2013年的95%以上。通过近5年的努力,武汉市已基本形成“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按照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超过万吨的要求,武汉市近年相继建成汉口北、新沟、锅顶山、长山口、星火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陈家冲、长山口两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13年8月底,武汉市将建成一座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华新水泥窑生活垃圾预处理厂,满足城市的要求。
按照总体布局,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量为2000吨,主要消纳江岸区、江汉区全部区域和硚口区、新洲区部分区域的生活垃圾。2009年10月投入运行的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24兆瓦,总投资4亿元。
2010年12月建成并分两期投入试运行的汉口北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2012年11月底点火投产的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2012年12月点火试运行的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2013年7月投产试运行的青山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
垃圾是城市珍贵的生活档案,也带给城市触目惊心的痛。垃圾困局,需要我们共同破解,因为每个人既是制造者,也是埋单者。
目前垃圾分类已成为法国人的日常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每家超市都有电池回收处。根据垃圾数量收取一定比例费用,多扔垃圾多付费等。
为减少电子垃圾,避免有价值的原材料浪费,降低环境负担,德国政府2005年8月通过了《电子和电器法》。该法规定,家庭的老旧电器应集中回收,废旧电器的生产商或进口商负有回收义务。
日本有较为完善的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在法律的的约束下,日本国民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3R”实践,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量。
第23期:揭开武汉高校科技成果私下交易路径
第22期:投3亿运营4年“瘫痪” 武汉公共自行车烂尾
第21期:中国飞人在江城 训练生活大揭秘
第20期:武汉中招新政能否为“择校热”降温?
第19期:十堰贫困县建豪华办公楼,“面子”还是“打脸”?
第18期:微软XP今“退休” 谁来保护你的电脑
第17期:扭曲的厚葬折射“死不起”囧境
第16期:撞上豪车招致天价赔偿 普通车主伤不起
第15期:荆州7岁绝症男童捐肾救母 上演“生命反哺”
第14期:根叔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18次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