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另类城市档案——藏在垃圾袋里的武汉20年(图)

发布时间:2014-04-16 06:39:24来源:SRC-13

图为:在垃圾转运站取样。

  图为:给装袋的垃圾样本贴上标签。

图为:按类分拣。

图为:将垃圾进行脱水处理。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姚启慧 通讯员叶火生 郑颖 图\记者李溪

  一袋被专家选中的垃圾

  昨晨7时20分,家住武昌武铁佳苑小区的杨怡把手一扬,一袋垃圾划出一道弧线,“啪”地一声,稳稳地落进小区内那个大大的垃圾箱。

  这是城市里寻常的一幕,也是杨怡每天的习惯。赶着去上班,她甚至没停下脚步。

  杨怡不会想到,自己随手扔出的那袋垃圾,将悄然搅动这座城市:21分钟后,这袋已由转运车运至杨园转运站的垃圾,被在此采样的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随机选中。

  从1994年开始,武汉市就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常年监测,通过掌握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变化规律,对环卫行业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对采样得到垃圾进行研究,可能影响政府决策,对诸如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垃圾车的购买甚至整个城市的环卫设施投资产生影响。

  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穿开裆裤的娃娃,如今已谈婚论嫁。世事沧桑,这20年的垃圾监测资料积累下来,无意间也留下了一份“副产品”——它是难得的城市生活档案。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丢弃什么东西,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垃圾成分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近日,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对1994年以来的居民生活垃圾成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纵向分析,其结果让记者多少有些吃惊。

  20年来,武汉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5天垃圾能堆座长江大桥

  最直观的,是垃圾丢弃量的变化。

  每天,家住武昌东亭小区的张先生都要拎上几个垃圾袋下楼,家庭垃圾量总减不下来。和张家一样,在这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的每个角落,垃圾的增加已是常态。

  1994年,武汉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只有不到700吨,至2013年,竟已增加逾10倍,达到8000多吨。这一数字随时在攀升。

  日产垃圾8000吨是什么概念?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车辆前后相接有近21公里,几乎排满一条解放大道。武汉长江大桥当年耗费约12万吨混凝土,现在三镇每15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重量,就相当于“堆”出一座大桥。

  “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喻晓说,武汉早已迈入特大城市的行列,人口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垃圾量激增。

  有意思的是,三镇垃圾总量不断增加,人均日产生垃圾量却逐年下降:1994年,武汉市人均日产生垃圾量是1.2公斤,20年后,这一数字降至1.05公斤。喻晓分析,20年前生活垃圾中蜂窝煤残渣占一半以上,剩下的烂菜叶含水量也高。现在的垃圾里,煤渣不见了,包装纸、卫生纸、纺织品等轻垃圾变多,说明生活质量好了。

  马蜂“迷恋”城市的另类解读

  近日,在洪山区南湖大道附近一处拆迁工地,工人不慎碰到马蜂窝,大量马蜂倾巢而出,众人纷纷躲避,最终仍有两人被蜇伤。

  每年的4月至10月,都是马蜂繁殖高峰。昨日,武汉消防部门介绍,这段时期,消防官兵每出三趟警,就有一次是去摘马蜂窝,居民请消防部门摘蜂窝,有时还得“排队预约”。

  马蜂为何数量大增?这也可以从垃圾监测数据中找到答案。

  武汉市常年监测的垃圾成分包含厨渣、果皮、纸张等7种有机物,以及煤渣、玻璃、金属等5种无机物。20年来,三镇生活垃圾中的厨渣比例逐年提高,从最初约占两成,到现在的占近一半。

  1994年,在厨渣垃圾里占到七成比重的是蜂窝煤残渣。到了2004年,液化气、天然气逐渐覆盖三镇,煤渣比例降至不足一成,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增多,成为微生物活动载体。到了2013年,厨渣已占生活垃圾的49.36%,垃圾里“吃剩的”占了接近一半,大量适合马蜂的食物,如肉类、糖类等,就暴露于其中。

  厨渣垃圾的不断增多、含水量不断增大,也改变武汉垃圾处理的方向。10年前,城市周边建了不少垃圾处理场,进行堆填填埋处理;到近年,研究人员发现,厨渣垃圾含水量达到60%以上,会产生大量渗液、沼气,继续采用堆填处理将形成燃爆、污染水源等隐患。此后,环卫部门开始选择卫生填埋,填一层垃圾,盖一层土,阻止渗液等二次污染,陈家冲等现代化卫生填埋场相继建成。

  煨汤骨头变小 西瓜不再独大

  家住司门口的黄女士偶尔晚上打牌,熬夜后总是到附近一家滋补煨汤馆补补。得闲时,也自己亲自煨汤。

  爱喝汤,也会煨汤,这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20年前,武汉环卫部门对垃圾采样时,就发现里面有大量煨汤后剩下的骨头,监控的12个项目里专门列入一项“毛骨”,这是全国独有。

  “煨汤的骨头越来越小。”喻晓回忆,当年垃圾里的骨头都是大骨头,买菜的人都知道大骨最不值钱。近年来,垃圾里出现了各种骨头,如小段的排骨、鱼骨、甲鱼壳、鸽子骨等。

  生活变好,武汉“吃货”越来越多。调查显示,20年来,瓜果皮在垃圾中占到的比重由5%增加到近10%,这说明武汉人一直对瓜果情有独钟。瓜果的品种也不断丰富,20年前的夏天,翻开居民楼下的垃圾箱,九成以上是西瓜皮,如今仅常见瓜果就有苹果、菠萝、香蕉等10多种。

  武汉的“吃货”爱吃油焖大虾,哪里生意最火呢?根据垃圾监测,秦园路、复兴村、石牌岭、马鹦路、南湖和建一南路这六大小龙虾特色街市,最受“吃货”青睐,每逢夏天,这里的垃圾箱满满都是吃剩的龙虾壳。武汉小龙虾协会调查也印证,这六条街旺季每天的小龙虾采购量达1.5万公斤,占三镇小龙虾总销量的两成。

  一车生活垃圾藏着10套童装

  说完吃,再说穿。

  监测数据中有一项是“纺织纤维”,1994年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例是1.54%,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67%。纺织类垃圾增多,表明市民衣着更新加快,越来越讲究。

  以前,市民有把旧衣服送人或者卖废品的习惯。现在,旧衣服渐渐没地方送了,收废品的都不要了。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时,居民扔的纺织品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小孩衣服、女性文胸、线衣裤。杨园垃圾转运站一名环卫工说,一车垃圾中最多曾拣出10多套儿童旧衣服,从小到大都有。可见江城儿童穿衣讲究,换得很勤。

  不过,这些纺织品热值很高,经过分类后可以粉碎,最后做成燃料进行垃圾发电。“这正是修建垃圾发电厂的秘密所在。”喻晓说,多年以来,三镇垃圾里因为纸张、塑料、橡胶、纺织品等有机质不够多,热值不达标(垃圾焚烧发电要求每千克垃圾热值达到800大卡以上),只能采用综合成本高、环保效果不佳的垃圾填埋处理。

  垃圾里纸张、塑料等有机质的含量,往往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超过70%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集中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80%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建于最近5年。

  武汉的首座垃圾发电厂——江夏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建于2008年。根据成分分析,目前,三镇生活垃圾每千克热值已达1200大卡以上,非常适宜垃圾发电,先后建成垃圾发电厂已有5座。

  所以说,杨怡扔出的一袋垃圾,竟能决定是否动建一座投资数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