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风雨几十载 看汉江边的“水上船家”

2015年3月26日 第85期

沿着汉江走,在晴川桥江汉一桥一带,停靠着百艘用水泥船和木船,微风吹来,斑驳的船上,倒映着阳光的影子,一个恍惚,看遍风雨几十载,这里是汉江边最后的“水上船家。”

岁月如梭 艰难选择的“船家生活”

  沿着江边走,几百艘水泥船和木船停靠在岸边,有的船用缆绳相连,他们就像天然聚成的一个水上部落,远离于我们的视线中。

  镜头回到十年前。那时汉江集家嘴有个水产市场,渔船都开到这里做起了买卖。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水产市场搬去了白沙洲,鱼贩子们就把船卖给了汉正街周围打工的人,有的成了住家,有的成了水上鱼市,有的改造成了小旅馆。他们或以拾荒为业,或在汉正街做搬运工,或以贩鱼为生。

  这样的职业和略显微薄的收入,让|“船上生活”成了他们不错的选择。水泥船一艘只需几千元,木船则更便宜,船家们一住就是十多年。

时光依旧 那触手难及的上岸梦想

蜗居在船上的他们 都期盼有一天“上岸”

  波光粼粼的汉江水,在光影的映衬下,更显船体的斑驳。

  阵阵风吹来,小船摇摇晃晃。不得已的船家,开始将船用缆绳连在了一起,以便抵御风浪。尽管如此,却依然不得不面对常常粗线的断链走锚事故,这些船大多没动力,一旦断了链,只能随波逐流。

  或许,这样并不能显得船家多艰难。相比于陆地,住在船上,有多不方便,或许只有亲生经历的人才能感受。

  江边没有自来水,江水只能用来洗衣、洗菜,吃喝用水还得上岸去挑;船上没有电,不少船家为了方便上学的孩子做作业,出高价从趸船或码头上接电。夏天还好,徐徐的江风成了天然空调。到了冬天,刺骨的江风吹打着小船,船家们常常会冻得哆嗦。

  汉江边的江景房均价已达每平方米两万元左右,在岸上安家,好像从来就很遥远。

  这样的生活,有些艰辛。但蜗居在小船上他们,心底深深埋藏着那触手难及的上岸梦想。

最后的水上人家 该成为记忆的“船家生活”

  武汉:弃船上岸何时成现实?

  汉江“水上部落”,多年来一直是个管理难题。

  出于市容市貌、水体污染、行洪航运、居民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个区域迟早面临整治。

  这里的很多水上居民大都经济条件不好。7年过去,汉江边,光景依旧,安心弃船上岸不知何时实现?

  他山之石

  南宁:水上生活成为记忆

  南宁邕江两岸,居住着近千户水上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靠航运和捕渔为生。近年来,南宁市为治理邕江水域,决定通过实施政府补贴,将生活在江面上的住户请上岸。

  随着南宁市邕江两岸整治段的改造,住在江上的船家们开始陆续把家从水上搬到岸上。家住邕江一桥南下游的水上人家麦永林,请来搬家公司的货车,把船上的所有家当搬运到江岸上,在附近平西村一出租屋里暂住下来。麦永林一家结束了水上生活,成为整治后水上船家率先搬迁的户主之一。

  船民、渔民陆续上岸,水上生活将成永久的记忆。

  上海:破旧水泥船影响环境 "水上部落"从上海水域消失

  “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差而逐渐被淘汰,但因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大部分被船民改建成“三无”居家船。据调查,本市水域共有无船籍港、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的“三无”居家船4938条,大多聚集在郊区和市郊结合部的港汊河道中。

  上海的做法是,为证照不齐的返乡船民出具通行证,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船民顺利返乡;制定船舶补偿标准,妥善解决船舶的处置问题;建好船民集中居住区,为船民提供廉价的岸上暂住房;对船民子女就学进行了妥善安排,保证没有一名船民子女因整治而失学。

  目前,全市各区县水域内的“水上部落”已基本整治完毕,呈现在市民面前的河道已是水波粼粼、宽畅整洁,与岸边绿色的防护林、整齐的楼房交相辉映,共同勾划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十年前,靠船为生,十年后,该有多少人,期盼能顺利上岸。只期待江水平静如许,人心多些期待,政府多些政策,更多的关心这个被遗忘的“水上部落”。

相关稿件
延伸阅读

  苏州光福镇渔港村,56岁的周玉珍在离岸边二百多米的五桅木质渔船上拾掇着,船尾上塑料桨叶的简易风力发电机“呼呼”作响。因为太湖东南区域水浅,大船吃水又深,和太湖上拥有传统大渔船的渔民们一样,她家的船常年以水面作生涯,过着乘桴而生的日子。尽管多数传统太湖渔民都已经在岸上拥有了固定的居所,但仍有像周玉珍那样习惯了船居生活的人们选择了传统的延续,他们期盼着湖面上的大风,期盼着休渔期尽快结束。日子还在继续,传统的接力却未必能乐观,或许,帆影最后总归难免成为一种只读记忆。

往期回顾
本期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