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禁烧之后,秸秆再利用要下大力气

2015年2月2日 第79期

2月1日,湖北通过了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从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湖北年均产生3300万吨农作物秸秆,2014年综合利用率为75.5%。还有5年的时间,还有20个百分点,年均要增加4个百分点,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

雾霾当头 出台秸秆禁烧令正当时

  2012年6月11日,武汉市区突然“黄雾”漫天,PM2.5数据达589微克/立方米。由烧秸秆引起的这次污染事件,似乎是摁下了“雾霾模式”的按钮,此后,雾霾频繁侵袭我省。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夏秋两季,秸秆焚烧几乎成了雾霾背后的元凶。专家甚至提出,在空气质量恶化的过程中,焚烧秸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小秸秆,点把火一烧,看似省事,但烧的背后,不仅脏了空气、浪费资源,还烧出很多问题,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现在,是时候告别秸秆焚烧了。

露天烧秸秆烧出问题一箩筐

  秸秆焚烧,损害的不只是空气。

  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焚烧秸秆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人体吸入轻则咳嗽,重则引发支气管炎。至于那些刚收割的秸秆,短时间、大面积的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影响更大。

  除了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焚烧秸秆还易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可谓“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使得农田质量下降,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焚烧秸秆极易形成烟雾,不少高速公路边就是农田,烟雾干扰司机视线,极易引发交通事故。2012年5月20日凌晨,湖北沙洋县曾发生1起8车追尾的交通事故,导致2人死亡、10人受伤。

不要误会“秸秆君”,他的好处其实很多

禁烧后,秸秆的五种出路

  《决定》提出,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2020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5%。

  肥料化,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鼓励采取机械化粉碎还田、制作有机肥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

  饲料化,鼓励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场(户)利用青贮、氨化和发酵等技术制作秸秆饲料;

  基料化,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秸秆育苗等产业,引导和带动秸秆基料产业发展;

  原料化,鼓励大力发展秸秆板材,引导农民发展工艺品加工业,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

  燃料化,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炭化等能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现在湖北秸秆利用有点“囧”

  湖北是农业大省,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秸秆年资源量达4000万吨。近年来,我省一些企业积极进军秸秆领域,将其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包括固化成型燃料、热解气化成生物质气和炭等),或用作食用菌培养基料,制造人造板等。但是走访相关秸秆利用企业发现,腐熟剂分解秸秆效果虽好,却少有农户主动购买,市场以政府采购为主;秸秆制造生物质气,技术落后的企业陷入困境,技术领先的企业也面临“吃不饱”。

秸秆还田 肥料化利用仅发挥了三分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农业厅就开始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显示土壤有机质提升,增产5%-10%。然而,该项技术因缺乏资金面临推广难。2006年,农业部为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启动国家补贴,我省大冶市开始进行试点。武汉黄陂两个万亩种粮大户在当地免费领取腐熟剂,用其处理秸秆不误农时,且秧苗返青快,粮食年年增产。

  可是,免费腐熟剂对普通农户并无吸引力。因为普通农户只有一两亩地,秋耕播撒后,还要再翻耕一次农田,成本需要60元,产量增收绝对数却并不大,所以,区政府采购的150万元腐熟剂,主要分发给该区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

  截至2015年,我省实施秸秆腐熟还田面积仅300万亩,不到全省耕地面积的4%。与此对应的是,许多生产腐熟剂的公司,产能仅发挥了三分之一。

秸秆热解 技术落后无奈改用锯末

  2008年7月,国务院发文要求大力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而,有的秸秆利用企业,因技术迟迟未革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陷入困境。

  2008年,武汉联合创业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在东西湖慈惠农场和东山农场,各建了一个秸秆热裂解厂和中型气站。实地探访发现,其在慈惠农场的工厂已关门一年多,尚欠数百农户的预收气款。而其在东山农场的工厂,也于2014年12月15日暂停供气,村民被迫重新使用坛子气。

  “改用锯末为原料,并非秸秆短缺,而是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倒挂。”“联合创业”公司负责人徐汉新无奈地说,每吨锯末产出的燃气和炭棒合计开销售七百余元,其成本也达七百元,目前仅保本营运。如用秸秆为原料,每吨会亏损二三百元,自2010年起,该公司就已停用秸秆。业内人士指出,该公司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第一代热裂解技术,不进行技术革新升级,将来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对接市场 政府政策要给力

  目前,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研发出第三代热裂解技术,并在鄂州长港镇垌山村基地投入使用。2014年11月,该基地设备月开工率仅三分之一左右。当时,生物质气仅供应周边300多农户。目前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线,其生物质气将送达两公里外有数千户居民的长港镇。鄂州项目正在进行秸秆利用二期建设,包括年产4万吨成型燃料的生产线。此项目想走得更长更远,需要政府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制定燃煤压减政策与目标,加大燃煤锅炉改造力度,鼓励生物质供热,对秸秆收集给予奖励政策等。

  秸秆禁烧,利国利民!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相关稿件
延伸阅读

  小型飞机空中巡查焚烧点,干部禁烧不力要追责。
  秸秆随意照天烧,烟雾罩城,古城荆州曾多年遭遇“十面霾伏”。
  面对一年两度(夏收和秋收)的窘境,去年起荆州市政府连续出招,在全省首设秸秆禁烧区,用市场和行政手段,破解“十面霾伏”,一年时间里,该市空气优良率节节攀升,达到80%以上。

往期回顾
本期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