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5湖北省两会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北秸秆再利用现状:秸秆热解技术落后者市场难立足
发布时间:2015-02-02 07:52:23来源:楚天金报进入电子报

为了生存,武汉部分企业的第一代秸秆热裂解车间改“吃”锯末

  楚天金报讯(记者 饶纯武 李光正)湖北是农业大省,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秸秆年资源量达4000万吨。近年来,我省一些企业积极进军秸秆领域,将其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包括固化成型燃料、热解气化成生物质气和炭等),或用作食用菌培养基料,制造人造板等。

  近日,楚天金报记者赶赴武汉市黄陂区、东西湖区和鄂州市等地,走访相关秸秆利用企业发现,腐熟剂分解秸秆效果虽好,却少有农户主动购买,市场以政府采购为主;秸秆制造生物质气,技术落后的企业陷入困境,技术领先的企业也面临“吃不饱”。

  1.露天焚烧 为抢农时时有发生

  去年11月,记者在黄陂区李家集八家寨村、胡家集村等地,不时可见焚烧秸秆的着火点,浓烟从农田升起。

  种植大户宋金喜说,他所在的农机合作社,2011年底流转了3000亩农田。2012年夏,用农机收完小麦后,打碎的秸秆散落田间,于是让人付之一炬。宋金喜后怕地说,秸秆烧红了半边天,当地五个自然湾被火围困,浓烟三天后才彻底消散!

  2010年6月,省环保厅发文要求各地严查焚烧秸秆行为,集中力量确保重点城市周边、重点交通干线、机场周围大气环境质量。2012年6月11日,武汉市及周边出现雾霾天气。事后证明,雾霾由周边省份燃烧秸秆引起。监测显示,当日是武汉市近10年来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去年9月底,江汉平原秋收产生大量秸秆。去年10月8日,当地飘出秸秆焚烧的烟味后,三名局长先后因禁烧不力被追责。

  农民为何焚烧秸秆?宋金喜说,秸秆在漫长的腐烂过程中,会影响秧苗的根系,而农民又极少用其作柴火,每亩地请人捆运要花上百元费用。

  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专家表示,农村耕牛大量减少,秸秆饲料功能降低;每亩水稻秸秆达2000-3000斤,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致堆肥沤肥缺乏人手。如果让秸秆在地里自然分解,五月的油菜秆要一个月,八九月的稻秆要18天左右,晚稻秸秆因气温较低甚至需要2个月之久,在不能耽误下季作物农时的情形下,“一烧了之”成了部分农民的选择。

  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约有40%的秸秆被焚烧,还田仅占20%-30%,近年来,焚烧比例逐年下降。

  2.秸秆还田 肥料化利用难在哪

  省土肥站办公室主任杨文兵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省农业厅就开始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显示土壤有机质提升,增产5%-10%,农业部先后两次到我省考察交流。然而,该项技术因缺乏资金面临推广难,只得以农户或区域零星还田为主,每年仅300万亩左右,相对于全省7985万亩耕地,远未实现规模效应。

  2006年,农业部为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启动国家补贴,我省大冶市开始进行试点。2011年,当地核心示范区面积达34.5万亩,汉宜高速公路潜江段基本无秸秆焚烧现象。近年来,我省每年均有数个区县市受益,年补贴资金达数千万元,项目区秸秆焚烧现象大幅减少。

  去年11月,黄陂区六指街胡荣华和李集街宋金喜两个万亩种粮大户受访时介绍,他们均在当地免费领取了腐熟剂。胡荣华说,腐熟剂处理秸秆不误农时,且秧苗返青快。去年夏收和秋收,其小麦和晚稻亩产分别达800斤和1400斤,比上年均增产100斤,年增产粮食达200万斤。宋金喜称,2013年和2014年的产量,比2012年分别增产3.2%和5%,年增产稻谷60余万斤,增收85万元。加上冬播小麦的增产,年收入增加百万元。

  “可是,免费腐熟剂对普通农户并无吸引力。”黄陂区土肥站朱德雄站长无奈地说,普通农户只有一两亩地,秋耕播撒后,还要再翻耕一次农田,成本需要60元,产量增收绝对数却并不大,所以,区政府采购的150万元腐熟剂,主要分发给该区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

  据了解,武汉市生产腐熟剂的生物公司有十多家。我省较早掌握该技术的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定志表示,政府招标采购占公司腐熟剂销量的九成,极少有普通农户购买。据了解,截至2015年,我省实施秸秆腐熟还田面积仅300万亩,不到全省耕地面积的4%。与此对应的是,许多生产腐熟剂的公司,产能仅发挥了三分之一。

  3.秸秆热解 技术落后陷入困境

  2008年7月,国务院发文要求大力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而,有的秸秆利用企业,因技术迟迟未革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陷入困境。

  2008年,武汉联合创业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在东西湖慈惠农场和东山农场,各建了一个秸秆热裂解厂和中型气站。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其在慈惠农场的工厂已关门一年多,尚欠数百农户的预收气款。而其在东山农场的工厂,也于去年12月15日暂停供气,村民被迫重新使用坛子气。东山农场东风大队杨店村的王登臣、黄中明等村民说,生物质燃气火力虽小,每立方米气价1.80元,但它属清洁能源,让村民告别了土灶,在当地曾颇受欢迎。

  “改用锯末为原料,并非秸秆短缺,而是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倒挂。”“联合创业”公司负责人徐汉新无奈地说,每吨锯末产出的燃气和炭棒合计开销售七百余元,其成本也达七百元,目前仅保本营运。如用秸秆为原料,每吨会亏损二三百元,自2010年起,该公司就已停用秸秆。业内人士指出,该公司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第一代热裂解技术,不进行技术革新升级,将来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4.对接市场尚需借力政策东风

  目前,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研发出第三代热裂解技术,并在鄂州长港镇垌山村基地投入使用。

  该公司董事长熊建说,每吨秸秆可产物质价值分别为炭600元、生物质气390元、焦油150元、醋液100元,以上四项合计1200多元,除去200元秸秆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资金等成本,每吨秸秆仍有200元利润。鄂州项目每年可再利用5.3万吨秸秆,满足周边6000户农民用气用电,净利润可达10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二氧化硫600吨,当地农民增收1600万元左右。

  去年11月,该基地设备月开工率仅三分之一左右。当时,生物质气仅供应周边300多农户。目前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线,其生物质气将送达两公里外有数千户居民的长港镇。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鄂州项目正在进行秸秆利用二期建设,包括年产4万吨成型燃料的生产线。利用成型生物质燃料,建设10蒸吨(1小时可使10吨水转化成蒸汽)以上生物质锅炉,正与武汉生物城、襄阳工业园等地用户洽谈。此外,其正在黄冈市团风县开工建设秸秆热解设备制造基地,批量的设备将走向市场。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制定燃煤压减政策与目标,加大燃煤锅炉改造力度,鼓励生物质供热,对秸秆收集给予奖励政策等。

  ■相关新闻

  光谷企业参与制定生物质燃料国家标准

  “全国有6家公司参与标准制定,我们是湖北唯一一家。”武汉“光谷蓝焰”公司行政总监何靖光称,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成本是电的1/6,比天然气省约1/3,比石油省2/3,但另一方面,行业标准缺失,已成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桎梏。当前,国家正紧锣密鼓推动制定相关行业国家标准,有望提高准入门槛和整体竞争力。(记者刘晓杰)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