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博鳌亚洲论坛2015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对话与交流: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
发布时间:2015-03-30 17:12:08来源:中国西藏网进入电子报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合则互利 分则俱损

  交流与对话,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保证。自张骞“凿空”西域,搭建起古代亚洲各个文明古国交流的大通道,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绵延千年而不衰。中国的冶金、凿井、造纸、印刷等技术陆续西传,来自西部的经济作物与器乐同样进入中原,古老的中华文明、南亚文明、西亚文明被丝绸之路连接起来,促进了亚洲整体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同样促进了亚洲各古老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经过海路,中国的指南针、航海术、火药和印刷术等传播到其他国家,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科技、医学、新的农作物等大量地输入中国,为东方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历史证明,彼此隔绝造成国家衰落甚至毁灭。近代以来,面对域外文明的“入侵”,亚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主动或被动的割断。明清之际,中国由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未能适时地向其他文明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国家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以科技为例,中国的各项发明和技术,在明朝中后期较西方仍互有长短,但到清末已全面落后。

  事实证明,只有秉承交流与对话,才能促进亚洲不同国家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才有利于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保障。

  相互尊重 共谋发展

  相互尊重,是亚洲文明间能够保持对话交流的根基。千百年来,坚持对话与交流的亚洲各文明已经充分认识到,文明无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中国是少有的没有宗教战争的国家,占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对外来文明长期保持着兼容并蓄的态度。《礼记?中庸》中就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表述。

  1953年,代表亚洲两大古老文明的中印两国率先提出了充满智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了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为核心的万隆精神,对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六十年后,在博鳌论坛古老的中国再次向亚洲发起号召,期望亚洲各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同搭建并促进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交流与对话中,古老的亚洲诸文明,能够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为亚洲的发展提供醇厚的给养,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保障,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