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长江论坛-荆楚网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中三角可设立国家层面领导小组 GDP有望5年后超京津冀
发布时间:2015-04-09 07:14:20来源:长江商报进入电子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论坛在汉举行,专家学者深入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 柯美杰 孙思)昨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政府主办的长江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湘、鄂、赣三省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入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在新常态下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题报告。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主持开幕式。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家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君文,省领导王晓东、尹汉宁、傅德辉、郭生练、陈天会等出席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汇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研究”课题成果时介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战略地位上有多重属性,包括具有“经济发展和生态屏障双重功能”、“(城市)群内的聚集和群外的拉力双重驱动”、“城镇化发展与三农问题的互为制约与促进”等。

  “世界上还没有这样一个大的城市群,能够有约3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超过1亿的人口规模。”潘家华说,研究成果认为,从协同、转型、创新的战略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徐匡迪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总体发展中功能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协调推进的示范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

  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领导小组,并在国家发改委设立指导、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专门机构。同时,建议湘鄂赣三省尽早建立主要领导定期对话、会商制度,以及跨区域的省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三地一体化发展。

  湖南株洲市市长毛腾飞建议,仿照“京津冀”,成立国家层面的“中三角”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湘鄂赣三省协同发展。同时,省一级层面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

  ◎相关新闻

  湘鄂赣推多项一体化措施

  以武汉为核心的两小时高铁圈基本成型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 柯美杰 孙思)2012年,湘鄂赣三省政府签署协议,正式启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昨日,长江商报记者从长江论坛获悉,“中三角”起航三年来,三省已在交通设施、文化旅游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成绩,以武汉为核心的两小时高铁圈基本成型。

  交通设施

  打通多条省际“断头路”

  2012年底,江西奉铜高速公路与湖南大浏高速公路对接,18条省际“断头路”实现零突破,此后启动省际公路联网工程,打通了13条省际“断头路”。

  铁路方面,“两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基本成型,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形高铁网络中,从武汉出发,2小时内可达合肥、长沙、南昌、郑州等中部地区城市。

  2014年5月,湖北联合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交通厅,以及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召开合作推进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建设座谈会,合力推进“645”工程,即武汉至安庆段6米、武汉至宜昌段4.5米的航道长江中游整治工程。并通过加强信息互通,促进长江中游乃至全流域的“大通关”等方面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文化旅游

  部分景区对三地市民打八折

  武汉、长沙、南昌每个城市推出2个主要景区,三地市民游览享受8折优惠,此外还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教育医疗

  3省约1.7亿人可共享医疗资源

  江西、湖南、湖北签署协议,就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结算、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等8个方面的机制达成共识。3个省份约1.7亿人口可共享医疗资源,实现新农合参合农民跨省刷卡就医、即时结报,同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互通共享。

  湘鄂赣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鼓励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访学、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交流与合作;依靠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整合三省精品课程、实践教育资源、图书资料等资源,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与服务平台。

  长江论坛现场。本报记者 王筝 摄

  中三角GDP今年有望超越珠三角

  长江商报消息 社科院城环所副所长魏后凯:

  “长江中游城市群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昨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出席长江论坛时说,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这片31.7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为什么是湘鄂赣?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只有湘鄂赣三省,为何不包括安徽?魏后凯说:“从现阶段来看,应该以湘鄂赣三省为主,不应该把安徽纳入进来。”

  魏后凯认为,从历史上来看,长江中游主要指湘鄂赣三省,而且武汉城市圈、长株潭等三个城市群直接联系比较多。研究表明,湘鄂赣三省的经济联系密度远大于与安徽之间的联系,“中三角几个城市中,武汉实力最强,与长江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密切度也最大。”

  魏后凯介绍,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

  GDP有望5年后超京津冀

  魏后凯说,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50%,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在交通、科教及高新产业等方面都有优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有能力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核心区之一。”魏后凯说,相对于其他城市群,目前中三角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进行测算,2015年中三角GDP将超越珠三角(不算港澳地区),2020年超越京津冀,因此成为“第四极”没问题。

  但中三角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均GDP低于三大城市群,城市圈内二元结构比较严重。因此,他建议要把大力推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融合与一体化,进一步开展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科教、文化、经济等多层次融合发展。

  魏后凯。本报记者 王筝 摄

  加快铁路网建设筹建武汉新机场

  长江商报消息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

  □本报记者 周舜尧 柯美杰 孙思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说:“珠三角崛起于国际产业大转移、长三角崛起于中外合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崛起则需要有所突破。”

  推动科技创新

  徐匡迪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协调推进的示范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

  “一定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协调推进。”徐匡迪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优势农业的主产区,进行城市化规划时,不能破坏农业生产,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水资源,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以信息化提高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水平。

  徐匡迪建议,以土地经营权的依法流转作为契机,集中流转,向种田大户、科技大户转移,由此产生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将成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发挥三大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的引领作用,提升一批各具产业特色、网络结构功能互补的中等城市,周边的县城和中小城市要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

  建设大交通网络

  “中游畅了长江就畅了。”徐匡迪说,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加快九江、黄石、荆州、宜昌、岳阳等港口建设,完善集装箱大宗散货、江海中转运输。

  “从全国交通运输图可以看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最密的地方就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徐匡迪介绍。

  徐匡迪建议,要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体系,加快建设上海经武汉到成都的沪汉蓉沿江高速铁路,上海经过南昌、长沙到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联通南北高速铁路,南北有京九二线,形成覆盖中部所有50万人口以上城市快速铁路网。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第二条重载铁路,即蒙西到华中全长1835公里的重载铁路,这条铁路跨越七个省区,是继大秦线以后国内第一条超长距离的运煤大通道。

  此外,还应该加快国家航空网重要节点建设,尽早开工建设武汉第二机场;强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作用,增加国际国内运输航线,完善航线网络,提高主要城市之间航班密度,增加国际和国内运量。

本报记者 王筝 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