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北3位支前模范参加9·3大阅兵 讲述群众抗战故事(图)
发布时间:2015-08-24 16:13:11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周幼兰向记者展示父亲的遗照。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刘娜 江卉 通讯员 李军 图/记者 李溪

  “场面太震撼!”昨日中午,北京某驻地,齐小田眉飞色舞地向母亲彭易林讲述上午的阅兵预演。

彭易林、于明、蔡国栋,是我省参加9月3日大阅兵的3位支前模范。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预演时只安排他们的子女代为参加。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战争。将士浴血奋战,群众自发支援。支前模范是后方的宣传员、生产员、战斗员,源源不断地为前线组织兵员、输送补给。“我们身边,是亿万拼死抵抗的同胞!”8月上旬,记者辗转找到这3位九旬老人,回忆当年,他们讲得最多的还是那全民抗战的火热场景。

【新闻背景】

特殊方队特别致敬

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举世瞩目。与历次国庆阅兵不同,这次阅兵中将出现特殊方队——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

此前较少受到关注的支前模范,第一次走上大阅兵的舞台上,是对抗战中无数默默奉献的群众的致敬。

1937年10月以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一场社会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全省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兴起。据1938年8月统计,仅武汉三镇的救亡团体(包括全国性组织)就有260多个,加上全省其他地区共340个左右。

在武汉,共产党人主导发起“百万大献金”运动,献金人次超过50万,献金总额达93万元。由于大批伤员聚集武汉,药物、敷料等战时资源紧缺,武汉地区党组织动员妇女沿街募集纱布、药棉、剪刀、镊子、药品、肥皂等送到各伤员收容所。妇女们还义务为伤员换药治伤,洗衣修指,代写家信。

随着战线逐渐西移,鄂东、鄂南、鄂中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组织救护队、输送队,上前线进行战地服务。仅原黄安县1个月就出动民工20余万人次修筑国防工事。

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彭易林

人物名片

彭易林,1922年9月出生,红安人。抗战期间曾任黄安县(今红安)鄂豫边区抗日小学任教师、副校长,县政府委员、“冬学”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后先后在武汉市三民路小学、十六小学,硚口区政府办、卫生局工作,1985年离休。

腾出私塾,支援新四军建兵工厂

“东洋鬼子的大炮,轰进了我们的家,啼哭有什么用?”

在武汉市硚口崇仁路一栋临街居民楼二楼,记者见到了彭易林老人。

眼前的彭老,一头齐耳短发,一身朴素衣裳,年近93岁,却依然耳聪目明。

彭易林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彭晓吾是清末秀才。1938年,她以会考第一的成绩从黄冈考入湖北省二女中。此时,武汉会战正如火如荼进行,日军的频频轰炸让学习难以为继。

革命先驱董必武的一次报告会,让她萌发了走上革命道路的想法。“脱下你们的学生装,回老家去,到敌人的后方去,和工、农、兵结合在一起!”70多年前董先生做报告的情形,彭易林历历在目,“同学们都被这些新鲜理论点燃了,大家鼓掌、欢呼着,恨不得马上投入抗日一线”。

不久,彭易林回到老家红安。这年秋天,日寇占领红安。1939年,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南下并迅速扩大为第五师,创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第五师胡昌春支队长奉命到红安九龙冲建兵工厂,厂房却迟迟没有着落。

得知此事后,彭易林和父亲商量,决定腾出自家私塾,支援建兵工厂。工厂建起来了,她又找到村里的铁匠帮忙,全家人还义务给新四军做饭。

1941年初,彭易林开始在乡苏维埃政府参与支前工作,记录会议,做妇女工作。不久,乡政府在窑头岗村祠堂里办起了抗日小学,彭易林成了这里的教员。“东洋鬼子的大炮,轰进了我们的家,啼哭有什么用?参加了抗日军,打走了鬼子才是我们的光荣。”70多年过去了,彭老依稀还记得当年给孩子们教的《难童歌》。

1943年,从陕甘宁地区兴起的“冬学”风传到红安,在冬季农闲组织群众集体学习,普及文化,宣传抗日。每期都有三四百人参加,雨雪天,大家穿蓑衣、戴斗笠也要赶来上课。

彭易林被调到县“冬学”委员会任副主任。“课本知识文绉绉,老百姓听不懂,我就改编成顺口溜传唱。”她将新五师首长李先念和陈少敏(“双枪老太婆”原型)编成顺口溜传唱:“李师长种南瓜,种的南瓜人人夸;陈大姐种白菜,种的白菜人人爱 ”,笑声中,群众学会了写南瓜、白菜。

到了后期,一所“冬学”就是一支抗日宣传小分队,大家纷纷以各种方式支持抗战。有的妇女为前线做棉鞋,有的主动多交救国公粮,还有学员干脆参军奔赴战场。

“虽然没和鬼子真刀真枪地干,但我们洒下了抗日救国的火种,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粮食。”说着,彭老的嘴角漾起了笑容。

 

于明

人物名片

于明,1924年5月出生,河南信阳人。抗战期间,担任鄂豫游击大队挺进纵队民兵、新四军第五师卫生员。解放后在武汉市总工会、人事局、中级法院工作,1988年离休。

追随部队,她失去了一双儿女

“在边区抗日,这样的危险是家常便饭,参加革命就随时准备牺牲”

“是尚大姐带领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尚大姐名叫尚小平,是李先念的前妻。”于老讲起她的抗战故事,一口乡音未改。

1938年5月,徐州战役之后,豫皖鄂诸省很快成为战区或接近战区,于明姐妹三人和父母一起从信阳市区逃难到农村。“年底的一天,一群男女青年到村里演话剧,动员群众抗日,其中就有尚大姐。”话剧谢幕后,在尚大姐的动员下,于明加入了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参加了抗日骨干速成班。

不久,于明就见证了一次大规模战斗。“1939年8月14号清晨,日寇400多人向大别山北麓的朱堂店发起进攻,来势汹汹。”这个重要的日子,于老记忆深刻。

次日上午,受部队紧急指派,于明赶赴战地医院救护伤员。担心途中遭遇敌人,她和几位女同志,有的手提竹篮,上面铺青菜,下面藏草药;有的打扮成孕妇,把纱布和土布绑在肚子上,年纪小的梳上小辫抱上木桶假装去打水。就这样潜入医院,为伤员换药、包扎,喂水喂饭。“为了隐蔽,医院设在寺庙内。伤员不断送来,但药品奇缺,许多重伤员不幸牺牲,他们比我大不了几岁。”说到这里,于老眼圈红了。

1940年底,于明被指派到当地农民家里征集爱国公粮送往前线。“鬼子来了!”一天,她正在一户农家,突然听到村民大声喊叫。情急之下,农户不顾危险,让她藏进衣柜后的隐蔽夹层。不久,外面鸡飞狗叫一团乱。不知道过了多久,农户还从墙壁的小洞中塞干粮进来。“在边区抗日,这样的危险是家常便饭。”于明说,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随时准备牺牲。

但说起抗战中失去儿女的伤心事,刚强一生的她还是老泪纵横。

1942年春,她的儿子出生了。当时日寇疯狂扫荡,部队要过封锁线,担心孩子哭闹会暴露,无奈之下,她把孩子托付给当地一个贫苦的理发匠,还留下了粮食和钱,但理发匠因贫穷又不会喂养,孩子夭折了。1944春,她又生下一个女儿,半岁时寄养在信阳老家,不久也因病离世。

 

蔡国栋

人物名片

蔡国栋,1922年12月出生,洪湖人。抗战时期,任湘鄂西省委政治部交通员、鄂豫边区党委书记陈少敏同志机要秘书、洪湖抗日根据地行政督导员。解放后在武汉市劳动局、硚口区罗家墩中学工作,1988年离休。

偷渡过江,转移地下抗日同志

“群众帮了不少忙,最后一把米交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今年92岁的蔡国栋和老伴在武汉市蔡甸郊区一家养老院颐养天年。

“我1938年就入党了。”虽然年至耄耋,蔡老说起话来仍中气十足。

1937年,蔡国庆在荆州上中专期间,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边上学边做地下工作,印发传单,宣传抗日。“真正参与抗日,还是从担任地下党湘鄂西省委政治交通员开始。”蔡老记忆犹新。

当时,多名同志身份暴露,随时有被捕危险,必须迅速转移,组织上将这一重任交给当时年仅16岁的他。

“敌人设置了重重封锁,稍有不慎,转移行动就会失败。”白天,敌人盘查严,蔡国栋就晚上赶路。转移途中,要乘船过江,可渡口也是敌人把守,并且需要渡江证才能上船。情急之下,蔡国栋决定偷渡。他装扮成做小生意的商人,找到一名渔民帮忙,将同志顺利转移到江北。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敌人封锁长江、襄河,企图搜剿我地下党组织。蔡国栋再次奉命偷渡长江、襄河,搜集和转移地下党员。“群众帮了不少忙,我们寻找到多名地下党员,分两批将他们转移到鄂豫边区新四军五师,保存了革命实力。”说起这些,蔡老欣慰地笑了。

在洪湖抗日根据地担任行政督导员,管理税收、民政和水利建设等工作,为前方输送大量钱粮,也是蔡老抗战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鄂豫边区广大山区连年遭受旱灾,而洪湖地区连年丰收。

“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最后一把米交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他回忆,抗战后期,群众的抗日觉悟很高,每到丰收时,群众争相捐爱国公粮,马车骡车拖着沉甸甸的粮食,一船船腌鱼运往新四军驻地,场面十分壮观。洪湖每年上缴的田赋不下50万元(银元),从经济上支撑着鄂豫边区、新四军第五师的敌后抗日战争,被称为“大后方的粮仓”。

【相关链接】

我省唯一受邀参加阅兵的英烈子女———

周幼兰:爸爸牺牲时我八岁

85岁的周幼兰,是我省唯一受邀参加阅兵的英烈子女。她的父亲周卓然,34岁战死沙场,生前被誉为“黄埔悍将”。

赴京前,在荆门市金虾路的家中,周幼兰拿出全家珍藏了 80年的、父亲所留的惟一一张照片,重拾记忆中父亲的点点滴滴。

周 卓 然 ,1904年出生在钟祥市丰乐镇。1925年秋,告别新婚妻子,考入黄埔军校六期骑兵科,学习期间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3年,日军侵占山海关,周卓然率军跟随傅作义将军到前线杀敌。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率部参加了大同、包头、太原、五原等重大战役,被提升为第八战区骑兵第六军第七师少将师长。其中,在五原战役中,他率部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救出被围主力,自己身负重伤。

1938年8月28日,周卓然率部西进增援中条山,行至黄河岸边风陵渡镇时与日军遭遇,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英勇牺牲。“爸爸牺牲时我才8岁,我对爸爸的了解,大多来自母亲的讲述。”一口一个“爸爸”,这位耄耋老人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每次寄回银元,都会附信嘱咐分给其他叔伯家。”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