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绿满荆楚-荆楚网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仙韵飘逸偏头山
发布时间:2015-11-30 17:18:39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偏头画屏

  图为:竹溪县文物馆馆藏文物

  图为:山峦农家

  图为:水杉大道

  图为:绿涛万顷

  图为:老鹰茶树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饶扬灿 刘娜 通讯员 郭军

  地处秦巴腹地的偏头山﹙原为昂首山﹚主峰最高海拔不过1538米,因有小武当之说而颇为有名。据竹溪县志记载,偏头山为“北帝飞升之处”。相传真武祖师入溪邑南山修炼,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时一脚把山头蹬歪,故该山有“偏头”之名。后飞升于武当山继续修炼并得道成仙,方有“先有偏头山,后有武当山”之说。后人在山上修庙设坛敬奉,有求必应,信徒无数。加之此山风光迷人,眼下更是竹溪县旅游业的热土。

  偏头山面积13333公顷

  前世今生

  偏头山森林公园主体部分隶属1956年设立的国有标湖林场,1993年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特色名片

  偏头山又称昂首山,主峰为昂首峰,周围四十二峰自然朝向主峰,形似莲花盛开,状若众星捧月,有武当山真武祖师修行地之说。

  神秘的《鲁班经》

  竹溪县文物馆里保存着重要文物《鲁班经》,古代许多木工秘笈上面有诸多描述,至于此书何人所撰如何得来无从考证。那为何这本古书落户竹溪且与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联系密切呢?故事先得从《道德经》讲起。

  据相关史料记载,李耳著《道德经》后,成为道教始祖,也得到了儒家始祖孔子的肯定。某日李耳心血来潮,思虑起道教将来的生存和发展,于是决定招纳道教信徒、壮大教派队伍。

  教派的兴旺和发展,仅限于一山一地是不行的,须传播到更远、更多的地方。于是,李耳由蜀入楚,一路讲经来到昂首山。

  昂首山颠一山独擎,云雾缭绕仿若九天,李耳陶醉其中,在此结草为庐,收徒讲经,修身养性。

  之后,李耳捎信请来远在鲁国的好友鲁班,帮忙修造道观。虽说鲁班神力无比,但在高耸入云的山顶上修屋造观也极其不易,一造就是三年。

  鲁班父母因思儿心切,千辛万苦来到了昂首山。途中,鲁班父亲因护母而葬身虎腹。

  鲁班闻此泪如雨下,但又担心李耳说自己不忠不孝,故悄悄将母亲藏起来,用刨花盖在母亲身上取暖御寒,直到道观建成,才带着母亲一道返回老家。

  竹溪现存多处鲁班桥、鲁班石、鲁班庙遗址,加上《鲁班经》的存留,据说都是当年留下来的。

  祖师庙建成后,昂首山的香火便旺盛起来,拜师学道者接踵而至,祈福求雨者络绎不绝,据说只要心诚性善者,有求必应。

  消失的高山连湖

  偏头山祖师庙历经修缮,最近一次则是在1894年。

  从庙侧碑文记载可知,此次修缮后的庙观,青壁红墙,铁瓦飞檐,丹青内饰,楠木立柱,镏金罩方,雕龙描凤,甚是华贵。

  遗憾的是,上世纪50年代大办钢铁时,祖师庙的铁瓦铁链都被送进了火炉,庙观也被损毁殆尽。在竹溪县文物馆里,记者见到至今保存着幸存下来的几片残壁断瓦,似乎诉说着昔日的芳华。

  在偏头山海拔1200余米的高山处,曾经有两处高山平湖,称之为东标湖与西标湖,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

  神奇的是,两座标湖就像有一个水位连通器,水平面海拔始终一样,无论天气多么干旱,里面至少有一米以上的水面。

  和真武庙的消失一样,标湖亦是被人为破坏。上世纪80年代末,在全省消灭荒山风潮中,标湖被当作烂泥湖予以治理,挖沟排水,植树造林,神奇的标湖露出了肚皮。

  虽已立冬,在标湖林场场长许启辉的带领下,我们仍可看到东标湖被破坏的痕迹——条条沟壑里溪水潺潺,散落的石块上布满了青苔,只是人兽可以在里面自由的行走。

  “没有被破坏之前,这里有300来亩的高山湖面,里面还有鱼。”许启辉说,水被放干之后就种上了水杉,如今都已长到二十六七米的样子,遮天蔽日,成了野猪等野生动物们的乐园。

  待兴的合和旅游

  过去的自然资源标湖及文化圣地真武庙虽然消失了,但这并没有扼杀标湖林场人使其重现辉煌的梦想。

  许启辉肯定地说,高山连湖资源肯定会重现,因为只要将当初挖出的排水口堵住,山上汩汩泉水就会填满标湖数百亩的洼地。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行动,许启辉解释,这道奇特景观正在规划与打造之中,蓄水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有水之后,如何科学建造一条游步道和小木屋,在发展中保护这片资源。

  “目前,我们正在与湖南百京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商谈,以偏头山为中心,汇聚昂首峰、标湖林场、龙王垭花园、真武庙等众多旅游资源,建成5A景区为目标的旅游聚集区。”许启辉说。

  记者见到,昂首峰下的货物索道正将一批批建筑材料运到山顶,新的合和大庙(内设道教、佛教、儒教主题文化园)建设如火如荼,有望明年建成并开门纳客。

  许启辉介绍,合和旅游区的建设分为两期。第一期项目建成两年起步期内,游客计划达到30万人次;第二期为五年内基本建成,通过营销旅游区进入成熟期,年游客达到100万人次(适时举办“合和盛世-鸳鸯比翼”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七年内全面完成旅游区项目建设,通过全方位立体营销将旅游区推向巅峰期,年游客达到600万人次。

  孤灯下的生态情

  1988年,18岁的王焕新接过退休父亲的“造林服”,和一百多名标湖林场人一道开始奔走在荒山野岭之间。

  “转眼快30年了,如果可以,我愿意把绿色‘香火’传给我的儿子。”看着与父亲当年栽植管护的杉木已长大成材,在标湖林场九个包分场当护林员的王焕新满脸欣慰。

  “经常住在山上不寂寞吗?”记者问。王焕新说:“父亲常对我讲,当你巡山累了的时候,鸟儿就会给你奏响欢快的乐曲,当你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沙沙丛林会给你带来绿色天籁之音。”

  现在,王焕新对管辖的万余亩山场了如指掌,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动物都被他看成了亲密的朋友,那里有他近30载的青春。

  王焕新清楚的记得,刚入职不久,他一个人去巡山,刚到瓦房河分场时当地农民养的狗狂吠不已,甚至将他的裤子撕成两半。

  “当时也是没经验,凭着年轻也不知道怕就和狗杠上了。”王焕新说,后来和当地的狗都混得烂熟,只要到村舍附近去巡山,那些狗会老远地迎接,见面时亲热得不得了。

  1998年大年三十下午,王焕新去挑水,发现井旁有一只冻僵了的黄麂子,这对一般的猎人来说岂不是送上门的年货!

  正逢大雪封山,王焕新首先想到的却是麂子的安危,将其抱回家后仔细抚养,次年春天将其放归山林。

  “黄麂子离开时,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王焕新喃喃地说,“当你融入这片山林时,你何尝不是放不下那片映在心中的绿色。”

  结束语

  《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到今天已经整整刊出40期。岁末将至,在这里我们要向广大的读者说再见了。

  这组报道自年初推出,每一期稿件的采写、编辑,我们都不敢懈怠,翻山越岭,字斟句酌,我们始终有一个心愿,将最好的报道奉献给全省林业人。

  悠悠岁月,当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彩时,在那大山之中,总有一批默默的奉献者。

  他们的形象或许并不耀眼,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显赫,但荆山楚水记住了他们,子孙后代记住了他们。他们是最能吃苦,最能奉献,最能忍受的林业人。

  为了展示这些神秘的林业人,我们的记者可以说走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从秦巴山脉,到武陵山区,从大别山到幕阜山,从神农架到大洪山,走兽道,访哨卡,追寻林业人的点点滴滴。

  是几代林业人的拼搏付出,才让我们今天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更优美。好多林业人献了青春献子孙,至今几代人还工作生活在山沟里。

  他们的奉献与豁达,常常让我们的记者感动落泪。面对这些奉献者,又让我们常常感到表达的苍白与无力。

  省委、省政府再次发出号召,用三年时间,让全省所有的通道、村庄、城镇、宜林山地披上绿装。林业人的使命更重,任务更艰巨。

  在这组报道结束之时,让我们再次向林业人表达真挚敬意:在那片远山里,你们可要多多保重!(姜月波)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