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绿满荆楚-荆楚网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科技星火照亮林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6-05-03 16:16:09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建始县引进改良的日本落叶松。

    图为:4月中旬,省林科院专家在红安现场示范如何对油茶修枝整形。

湖北日报讯 图为:省林科院培育的鄂杉1号。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严世辉 朱仕豹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我省林业科技队伍为绿满荆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开展科技攻关,承担国家、省部级林业科研项目120项,取得成果70项,获得省政府科技成果奖励3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制订林业行业和湖北地方标准53项。以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为抓手,开展科技服务,有6人次荣获“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称号。积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编制了《银杏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规划设计》、《老河口生态经济实验区概念规划》等20多个地方科技规划。加强产学研联合,与京穗农林科技公司、尚和竹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省内企业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

本报这组报道,反映了林业科技服务民生林业和生态林业的一些踪迹和亮点。

油茶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绿满荆楚,既绿“美”,又绿“富”。

通城、通山、大悟、京山、黄梅、红安、随州……我省多地大手笔建设万亩集中连片油茶基地。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新造油茶林超过200万亩,其中2015年32.4万亩。

这些新造油茶林,大多采用挂果率高、出油率高的长林系列和鄂油系列良种。

“高标准、高起点是我省新一轮油茶产业发展的亮点”,省林科院党委书记周席华说,该院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抓良种选育、抓高效栽培、抓低产林改造,引进和选育了10多个优良品种。目前以芽苗砧嫁接技术生产油茶苗6千万株,基本满足了全省油茶造林的需要。

黄梅县杉木乡藕塘村,300亩油茶良种采穗园内,株株油茶在这暮春时节都抽出了新穗条。这里集中了128个长林、鄂油、赣无、湘林系列良种,在全省10个良种采穗圃中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堪称我省油茶良种基因库。

邓敏2010年反哺家乡,投资数百万元,依托省林科院科技力量和资源创办了这一采穗园。去年采穗园销售10个品种的穗条,收入15万元;销售种苗20万株,收入60万元。今年售出种苗50万株,收入150万元。“采穗园带动了黄梅油茶产业发展”,邓敏说。记者采访当天,该县50个林业产业化建设村的村干部集体来此观摩。

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麻城苗圃,一排排地垄上长满了蔬菜一般的青苗。近前细看,原来每株幼苗都生长在小容器里,而且全部是采用砧接技术嫁接的良种芽苗。

省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邓先珍介绍,芽苗砧嫁接技术经过多年推广,如今全省油茶栽植重点县都能运用自如。后来这一技术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苗圃负责人杜洋文介绍,该苗圃每年出产300万株幼苗,主要是长林、鄂油系列。

麻城是全国“油茶之乡”,油茶栽培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油茶37万亩。该市四季春茶油公司造出了首台鲜果驳壳样机,取得了最先进的茶油低温冷榨技术专利。

麻城是我省鄂油系列良种的发源地。五脑山林场山脚下有块面积12亩6分的油茶种质圃。林场工程师尹骞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们从全省各地选出1011株优良单株,集中到此建立丰产实验林,培育新品种,曾获得亩产71.8公斤茶油的最高纪录,迄今无人打破。

数十年来,一代接一代林科人员奉献青春岁月,先后培育出鄂林油茶151、102等10个优良品系,其种仁含油率均在56%以上,具有早花、耐寒、丰产、抗病强等特点。这里作为我省油茶科研“老巢”,孵化出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三峡兰陵溪,生态修复典范

三峡库区边的兰陵溪小流域是秭归县茅坪镇中坝村所在地。

农历谷雨这天,记者前来,但见满山青翠。二墩岩下,栋栋白色小洋楼散布在半山腰间,掩映在葱绿之中。柑橘林漫山遍野,茶树带绕山缠坡。

经过15年的系统治理,1100公顷的兰陵溪小流域重归良好生态,成为生态修复的典范。

然而,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山上是砍伐过的次生林,山下是农林交错的破碎山地,山腰坡耕地上种植玉米、土豆、红薯,水土流失严重。

坡上建生态防护林带,坡中建生态经济林带,沿江建景观防护林带,以“新三带”取代“旧三带”,建立起涵养水源的复合型生态防护林体系。2001年,一个由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团队,在此建立森林生态定位站,与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起长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一直参与这一课题的省林科院生态所所长潘磊介绍,恢复坡耕地植被的作法是彻底摒弃过去的生产方式,栽种柑橘、板栗、雷竹等,并实行林下种植。

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佐庆说,目前这一流域生态出现了惊人的变化,森林覆盖率由过去24%上升到80%以上。林分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在课题研究的24个生态经济林复合模式中有4个成熟,被国家认可推广。这一流域治理模式辐射到全县,境内库区8条长江支流水质优良稳定。

我们来到山凹处建设的测流堰,溪水顺着山沟哗哗流淌进来,堰底沉积了一层细小的白色砂石,长着开满紫白鲜花的野草。溪水在堰内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

潘磊用数据说明了生态修复的效果:水土流失减少了80%以上;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氮、磷等养分流失得到控制,有效率50%;农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1000元提高到5000元,90%的农户盖上了小洋楼。

省林科院参与的“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效益显著,去年获我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家下乡,播撒科技星火

“2006年我承包这片465亩的老林,次年仅产2万公斤青果,当时价格每公斤0.7元,卖了1万多元,纯收入只有5000多元。还是这片林子,去年青果产量达到12万公斤,毛收入30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在15万左右。增收几十倍。”

4月12日,红安县七里坪镇吊桥村63岁的曾秀英介绍说。

原来这片油茶林子是上世纪70年代栽种的,长期管理不善。她承包后,一是补栽了近300亩新油茶;二是在省林科院专家邓先珍、程军勇、张洋文等指导下,改造老树。采取整枝修剪、松土施肥、高接换种、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产量一路上来了。

曾秀英成立了秀英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一些村种植油茶。

在尚儒村,县林业规划设计院无偿建设356亩油茶基地。72岁的村民程业福说,基地建设时正值干旱,设计院王伟院长调洒水车来浇灌。他在基地有几亩地份额,王院长又建议他在树下套种蔬菜或农作物,以短养长。程业福在基地干活还拿工钱。“建设单位对村民帮扶想到家了。”

据了解,红安县将绿色全覆盖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打造出扶贫“五大模式”:林业经营单位建产业基地、与林业种植大户“联姻”、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公司与贫困户股份合作经营、贫困户自主经营。目前林业部门已经建成了4600亩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带动近500户贫困户脱贫。

“不管采用什么扶贫模式,林业科技都起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在林业系统工作了31年的县林业局长贺勇说,油茶树过去需要8年结果,现在采用新品种提前了2到3年;过去育苗标准只要一年生7厘米高就行了,现在则要求2年生25厘米高,“小苗改为大苗”,业主认可。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贺勇说,红安县与中国林科院达成5项院县林业科研合作协议,都是重视林业科技的结果。县林业局每年请专家来定期举行适用技术培训,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下乡。

强化科技支撑

□ 刘新池

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实现从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跨越,林业科技起着坚实的支撑作用。

实践证明,许多科技成果,特别是实用技术,一旦被林农掌握,就会很快转变成现实生产力,显著提高林产品产量品质,带来林业产业突破性发展,增加林农收入。

近年来,我省油茶产业发展迅猛,省林科院及相关部门提供新品种、新技术,严把质量关,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油茶基地;致力于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企业联合开发最新技术,打造完整的高端产业链,就是科技支撑的生动例证。

我省林业系统近年来出台多种措施,通过科技创新、科技示范,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等系列行动,建立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林农的长效机制,为林农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永无止境。“十三五”,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全省林业科技工作者当有新的更大作为。

(本版图片均为视界网 楚林 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