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劳模在身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杨永康:自强不息男儿志,励精图治显本色
发布时间:2015-04-30 19:15:09来源:湖北公会网进入电子报

  杨永康,男,汉族,1978年5月出生,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人,2003年2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湖北省工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科学士学位,现为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

  一位从鄂西北穷乡僻壤的山村走出来的有志青年,到一位攻坚克难推进模具产业化的杰出人才,再到一位纵身商界的技术管理精英,他的足下是一串串闪光的脚印。他深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于是,从2003年踏进湖北齐星公司的那天起,他便深深扎根在齐星这个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舞台上,用十余载的青春推动和见证了齐星从人工制作模具走向数据加工设计继而实现产业化,从驾驶室精益生产迈向全自动化智能装备制造,从专用车量身定制到打造国外专用车平台,凭借着自己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执着于高精尖机械制造的梦想,用青春、理想和抱负完成了人生不断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一、孜孜以求,立志岗位成才

  湖北齐星公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模具人才,转产汽车零部件以至于后来的汽车车身,几经涅槃,浴火重生,迅猛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的模具人工设计生产技术,已经远远不能保证大型复杂的车身覆盖件质量要求。尤其是模具设计技术,仅停留在运用二维的CAD技术,不能直观反映产品的详细结构,设计的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不能很好指导实际生产。2003年2月,初来齐星公司技术中心技术员杨永康同志,在调查得知公司落后的设计技术后,刻苦自学,掌握了最新的大型三维设计软件UG技术,通过广泛推广运用,获得成功,为推进公司模具数字化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解决公司产品依照实物人工测量,再进行规范设计开发而造成的精度不高、效率低下,以及存在的设计盲点问题,他积极倡导引进并消化现代化逆向工程技术,购买专门的设备和软件,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完善了产品设计手段,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

  2003年下半年,公司将模具设计任务开始放手交给该同志去完成。他通过查资料了解到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该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冲压模具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就可以提前发现加工过程中的很多工艺缺陷,可为模具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将缺陷解决在设计阶段。当时该项技术只是在少数国有大型模具企业才有采用。该同志通过与上海交大、吉林工业大学等学校的教授和博士们进行学习与探讨,迅速掌握了该项技术,通过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公司现代化模具设计方法和手段,现在已经成为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不可缺少的设计工具。

  三维建模、逆向工程、CAE分析等先进的设计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企业的整体设计水平得到大幅的提升,为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舒展雄心,推进模具产业化

  模具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齐星公司模具生产仅仅停留在靠简单的机械加工和人工制作来完成,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制作效率低下,环境恶劣。为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公司投入数百万资金,花大力气从日本进口了一台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当时,该设备属国内外一流的现代化数控装备,国内对该设备还知知甚少,齐星公司更缺乏对该设备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为了尽快使用该设备,杨永康同志和车间的一名机床操作员通过潜心研究和深入探索,终于在两个月后完全掌握了机床的操作技术,并应用该设备一次性完整的加工出汽车车身前围内板拉延模具,其质量和工效优于一般人工十倍,而且劳动强度低,生产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当公司领导获此喜讯后,当机立断,决定大规模引进国内外一流装备和技术工艺,推进模具产业化。

  2004年,公司党委把模具产业化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抓,力求在三至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汽车覆盖件模具加工中心。作为当时齐星公司唯一的一位模具高才生,杨永康同志被推上了公司模具产业发展的历史舞台,并委以重任,全方位参入模具加工中心,以至后来的湖北齐星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筹建规划和生产经营管理。该同志凭借其过硬的模具理论基础和设计加工实践经验,广开思路,大胆设想,积极建议,扎实实施。期间,在他的积极参入下,公司先后投资近二亿元资金,陆续从德国、瑞士、日本等机械制造业发达国家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及设备,不惜余力地广纳博引模具专业人才。目前,齐星公司模具加工由传统手工转向了全部的数控加工,模具加工中心成为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装备实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汽车覆盖件模具加工中心,拥有各类高新加工设备30余台套,具备了年产千套以上中大型模具的生产能力。自2007年“湖北齐星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齐星模具公司销售收入从近2000万元增长到近9000万元,累计创利税9600万元。

  三、坚持研发第一线,谋求大作为

  作为齐星公司一名技术骨干,杨永康始终坚持不脱离技术研发第一线。2006年,该同志针对传统模具表面手工火焰淬火所导致的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使用寿命短等诸多问题,以及只能完成小型镶件淬火的局限性这一业内难题,会同技术专家顾问和技术人员,采用现代激光淬火技术,组织攻关,研发大型模具表面淬火机床。在遭受多次失败打击下,他们始终坚定不移,越挫越勇。2008年,他们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将感应淬火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历经无数次试验与探索,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该设备研制终于获得成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不仅提升了公司模具淬火技术及装备实力,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了业内较大反响。目前该机床已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获得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后他带领人员紧紧围绕开发个性产品,制作过硬产品,确立标杆产品为中心,想方设法创新思维、完善工艺、肯难攻坚、寻求战略合作。不但成功研制出首台三轴激光切割机,并交付使用,缓解了生产瓶颈;而且跟进了500W、 1000W 、3000W激光切割机共4台及罐体焊接工作站1台的研发。2014年,湖北省工业机器人运用研讨会在齐星现场的召开,为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做出了贡献。

  四、精益求精,铸就齐星品牌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行业机械制造水平的日渐进步与成熟,驾驶室生产厂家的陆续崛起,各汽车制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立足于商界,凭借他多年机械设计精湛的技术水平和以敏锐的市场洞悉力认识到,如何实现精益生产模式是定位于专业驾驶室生产的齐星公司要在多品种小批量经营模式下保持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参与市场角逐面临着的关键难题。为此,他积极组织公司核心工程技术团队赴市场考察,在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和研究后, 2013年,他提议实施焊接滚边设计改造项目,项目立项经过公司研究,得到了高度的认可的支持。同年5月,他聘请外部专家组织成立专项小组,攻克了多项难题,通过3个月施工,将公司落后的手工包边线一举改造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针对公司驾驶室本体涂装生产环节中因人工喷涂施工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和喷涂油漆层不均衡,且油漆损耗较大的现状,公司再次将这个技术难题交给了他。有了多次项目攻坚的经验,这次涂装自动化喷涂项目进展顺利,在环保部门评审和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1200万元项目改造资金的投入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建全自动化喷涂线替代原有手工喷涂,有效减少人工劳作,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将油漆利用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75%以上,极大降低产品成本,且使产品品质取得较大改观。全自动化喷涂和焊接滚边线两个项目改造直接带动生产实现提质增速,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五、放飞梦想,着眼于未来和世界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胸怀世界,志在齐星。2014年,当公司在伊朗市场遗留问题重重且处理困难,同时市场推进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面对100台平头轻卡、700台退回的发动机、950台变速箱的处理以及9个重型车型的匹配方案等问题,他身负重任,带队远赴伊朗。在异国他乡,以解决客户实际问题为目的,突破定式思维,通过换位思考,亲身力行,最终在努力整改、坚持协调处理、脚踏实地克服了种种困难后,不但为后期市场开发扫清了障碍,而且彻底扭转了客户对公司的看法,坚实的巩固了公司的海外市场。

  回国后,正是带着从外部市场扑捉到的针对汽车产品要求品质国际化、车型轻量化、价格低廉化特点信息,在产品升级换代改造方面,2015年初他再次提出建立平台化、模块化模具开发建议,并进行项目课题立项,从设计源头控制生产成本,从车型设计、模具加工、生产过程等环节上进行严格管控,同时推进专用车海外平台建设,目前项目正有序实施。

  自强不息男儿志,励精图治显本色。由于贡献突出,该同志先后连续四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管理干部。2003年被评为技术开发标兵,2006年被授予随州市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随州市第二届“十大拔尖技术人才”。 2012年12月再次以“模具表面感应淬火机床研制及产业化”专利设计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技术发明”二等奖。杨永康同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施展个人才华,把青春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机械设计制造事业,成为齐星有为青年的楷模。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这正是对他执着于技术追求的人生真实写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杨永康同志一定会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编辑:何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