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习近平出席G20和APEC峰会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中国动力——写在习近平主席启程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之际
发布时间:2015-11-14 11:00:54来源:人民网进入电子报

安塔利亚,土耳其东地中海之滨的这座美丽城市,曾见证漫长历史进程中众多文明的精彩交汇。而今,一场事关世界经济巨轮航向的畅言商论将在这里展开。

如何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落实各国承诺等议题上达成新共识,如何让二十国集团机制建设取得突破,如何为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找到新的政治动力,如何促成世界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的平台上跳动着一个又一个问号。

今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前往安塔利亚,出席将于15日至16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这是中国同二十国集团各成员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重大多边外交行动。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新兴的力量昭示新的希望。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开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举世瞩目的“十三五”规划,不仅勾勒出未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也为世界经济复苏聚积强劲推动力。

中国领导人带着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对世界发展的担当来到安塔利亚,将力促二十国集团对外传递以“信心”“转型”“开放”“责任”为关键词的重要信号,为峰会迈向“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总体目标而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一)

“我们终于坐上了主桌!”这是印度前总理辛格之叹。2008年11月,辛格来到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次峰会)。

然而,发展中大国来到这个“主桌”并非源自发达国家的慷慨大度,一场爆发于发达国家内部的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在这一年,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开始在世界范围掀起惊涛骇浪,形成“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危机”。传统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七国集团以及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遭遇严重困境,代表性和行动能力的双重不足清晰显现。

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言,解决问题的不可能是那些导致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应对空前危机的关键时刻,世界需要新对策、新思维。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的二十国集团脱颖而出,财长、央行行长对话平台升级为领导人层面的全球治理平台。

二十国集团这样一种架构,在关键时刻承担重任,究其根本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在全球危机的这一关口动用二十国集团,是一个明确的迹象,说明旧的秩序已经过时了。”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从主要关注金融领域向贸易、发展等其他重要领域扩展,二十国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眼下,二十国集团正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周期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型的关键时刻。

(二)

2009年4月2日,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狂聚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会议新闻中心挂着3个时钟,分别显示着“北京时间”“伦敦时间”和“华盛顿时间”。“中国在峰会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的话意味深长。

从美国华盛顿首届峰会开始,中国领导人出席了二十国集团迄今举行的历次领导人峰会。在这个平台上,中方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增加代表权和话语权,竭力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强化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在一些争议不决的问题上,中国提交的案文,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起到了化解分歧、促成共识的效果。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减少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繁荣、金融稳定、贸易发展、就业和民生改善”“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近两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阐述的发展理念抓住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在完善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上,中国提交的《中国增长战略》包含134项政策承诺,根据国际组织测算,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

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然而,解决“治理赤字”问题依旧是增强世界经济抵抗力、实现健康复苏的一大难题。在种种挑战面前,为自身梦想奋力前行的中国正在同各方一道,努力把二十国集团机制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进而为世界经济谋增长、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为全球经济治理谋动力。

(三)

经济同样也是政治,正是它构筑了“形势的潜力”。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曾撰文阐述这样一个道理。

回首21世纪已经过去的十多年,二十国集团逐步发展为国际经济合作、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蕴含着关于全球治理创新的启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以汇率计算,已从1992年的83.6%下降至2012年的61.9%,而非西方世界在同期则从16.4%提升至38.1%。这组数据揭示了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之势。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曾指出,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事件,而头等重要事件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

事实上,早在新世纪头几年,部分发达国家组建的封闭俱乐部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局限性就已有所显现。2003年起,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国创造了一种“会外会”——八国集团领导人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说明国际格局中南北关系因力量的迁移而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对话举行了数次,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并不具备实质意义的决策内涵。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才终于明白何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挡风”。

当然,涉及国际秩序的突破远非朝夕之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问题,本是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峰会的一大令人振奋的成果——出于应对危机的需要,华盛顿甚至出面做欧洲工作,劝欧洲接受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份额,以提升后者话语权。然而,相应调整方案至今还未付诸实施,症结在于美国国会迟迟未予批准。

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对于长期拥有的国际事务主导权“恋恋不舍”,再加上一些国家国内政治体制弊端导致的决策失灵,给当前全球治理体制转型造成了障碍。

(四)

劳伦斯·萨默斯最近写道:“眼下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犹如全球经济对它的影响一样大,这是数世纪以来的头一次。未来数年,中国占全球收入、贸易和大宗商品需求的比例很可能达到1/3到1/2之间,同时,随着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增加,中国的重要性只会不断攀升。”

金融风暴来临,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坚强挺立,经受了考验,传递了信心,为抵御风暴作出了贡献。在全球发展的动力由单一驱动转向多重驱动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发挥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

现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一个深度调整期。每个国家都有很多经济发展的难题,如何化解危机的滞后效应,通过转型寻找新机遇、实现新平衡,是各国面对的共同考验和挑战。

安塔利亚峰会在即,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经济。中国还能不能持续提供发展的能量?这是中国话题,也是世界话题。

同各方共商应对世界经济棘手挑战之策的中国,正在奋力开启自身发展新航程。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在世界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继续在引领世界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的同时,分别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保持和上调为6.8%。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全球贸易增速显著放缓背景下,中国不仅自身积极践行开放战略,而且在各个国际场合倡导开放市场的理念,倡导自由贸易、扩大投资。中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制,推动加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中国始终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帮助其增加发展能力。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布成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等各项举措,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独行快,众行远。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中国的国策,饱含同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荣的信念,赢得了世界对中国改革发展的信心,激起了各国从中国发展分享红利的期盼。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给中国软实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带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美国《赫芬顿邮报》关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道称,中国共产党正努力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变。人们可以对中国雄心壮志中有关智能技术和基础设施融合的内容更有信心。

法国《回声报》专门发表了题为“中国的规划”的社论,强调中国稳定地继续其发展道路,符合世界的利益。预计中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2%,中国的投资占全世界投资总额的30%。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

(五)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正在发生根本改变。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稳定、金融安全等各种全球性问题不断显现,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全球治理体制需要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应当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应当看到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只有让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才谈得上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天下”和“世界”为担当的文化理念,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能切实领略中国的责任担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沿线涉及60个国家和地区,将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连接,将激发巨大经济潜力和市场需求。所提出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为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气象。

尤其需要看到的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是顺应世界不断发展变化、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适时举动,而不是为了让全球治理结构向自己倾斜。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提倡的改革不是要将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推倒重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与完善。

(六)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历史的意义需要探索发现……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而政治家必须在结果难料的情况下做出应对挑战的决策。”

金融危机带来的紧迫感逐渐淡去,西方大国拖延或拒绝执行决议导致机制执行力受限,地缘政治博弈加大了政策协调难度……当下,一系列挑战摆在二十国集团面前,安塔利亚峰会重任在肩。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切实的行动。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当前尤其需要观念创新,真正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努力打造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让二十国集团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中国对安塔利亚峰会高度重视,郑重表示将与各国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改革转型。今年,中国已提交了10项重点承诺,涉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市场活力提升、自由贸易区建设、商业环境改善、扩大投资就业、公共服务改善等诸多方面。

本月初,习近平主席宣告了中国办好2016年杭州峰会的主要目标:一是大家对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推动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达成积极共识,采取具体行动;二是二十国集团机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的地位得以巩固,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公平、包容、高效;三是各方本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态度,妥善处理彼此分歧,对外传递二十国集团团结协作的积极信号。

中国方案,正在为二十国集团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中国行动,正在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合理发挥重要作用。

瞩目安塔利亚,相约杭州2016年,中国真诚地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让开放型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生机盎然。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