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引丹工程的清泉沟干渠。
图为:引丹工程在丹江口水库的取水口。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建设钢筒车间和制管车间。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熊渤 柴化锐 图/记者 刘曙松
一条五百里长的引水工程,将让鄂北地区彻底告别干旱。
途经襄阳、随州、孝感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滋润鄂北地区481万人、469万亩耕地,让这里甩掉百年来“旱包子”的帽子。
去年12月28日,该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在襄阳市襄州区破土动工。
连日来,记者奔赴沿线地区,探访工程现场,感受沿途百姓的心声与期盼。
试验:从最难的5公里开始
2月10日下午,襄州区黄集镇太山村,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现场一派繁忙。
记者看到,平整好的建设场地上,四五台吊车正紧张施工,一辆辆装卸卡车来往穿梭,生产输水管的钢结构厂房已初现轮廓,近25米高的龙门吊高高耸立,一排排水泥罐颇具规模。“这块地占地450亩,主要用来生产输水管道。”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现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王满兴介绍说,“这可不是一般的输水管,而是能承受巨大水压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PCCP)管。”
该管共有6层,从内到外分别是混凝土、钢板、混凝土、预应力钢丝、砂浆保护层、沥青防腐层。每节管长5米,管径3.8米,重达60多吨。
为何要用承压如此之大的输水管?该工程现场建设指挥部高工任登成说,全长269公里的引水线路,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引水出来后,经过老河口地势较高的大片山区,将建明渠、渡槽;经过襄州唐白河及夹河套流域时,则是地势较低的岗坡状平原;到枣阳以及随州、孝感地区,又是地势较高的岗地,将多建隧洞。“整条线路就像一个‘U’字形,处于U形底部的水管承压之大可想而知,据测算相当于6个大气压。”王满兴说,U形底部这一段全长72公里,将采用倒虹吸方式输水,“这里将建成国内最长的倒虹吸工程。相对于明渠、渡槽、隧洞等成熟技术,如此长度的倒虹吸技术管理难度较大,我们先在黄集镇做5公里的倒虹吸试验段,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依据,提出有利于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的施工方法。”
按计划,该试验段将于今年4月开始、年底结束。“这里属膨胀土壤,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管材极易出现位移、开裂等问题,也是试验中要解决的。”任登成说。
立项:仅两年半创水利史奇迹
十年倒有九年旱,大旱不至便小旱。鄂北岗地是我省有名的“旱包子”。
据气象部门统计,鄂北地区从1949年到2009年的60年间,平均两至四年发生一次干旱,2009年至2013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五连旱”。“打我从小记事起,这里就干旱缺水。这几年连续干旱,种庄稼只能亏本。”太山村60岁村民余道亭说起来直摇头。
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院长李瑞清分析说,鄂北区域没有大江大河,多是岗地,仅靠当地水资源,即便采用节流与开源措施,仍难以支撑,必须实施区外引水。
连年干旱,人民群众期盼“老天爷多降雨”,更期盼有水利工程长效供水,终结“旱包子”历史。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这项被老百姓视为“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有力回应。
2012年8月,省委省政府启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利用以丹江口水库湖北用水份额润泽鄂北旱区,列为省水利“一号工程”。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加高的丹江口大坝,抬高了取水口水位,丹江口库水通过水渠全程自流到鄂北地区,成为可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同时,也为鄂北岗地拔掉‘旱根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书记李鸿忠说。
省长王国生表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破解鄂北干旱困局,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两年多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了从决策部署到规划审批、再到项目建设书审批的大跨越。
2013年8月,工程列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当月《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获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
2014年5月,工程被列入国务院确定近期重点推进、优先实施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2014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12月底,试验项目开工。
多位水利专家感叹,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从无到有,从提出构想到国家立项,仅用了两年半时间。项目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水利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前景:保粮促产润泽一方百姓
根据规划,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沿途将穿越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县、曾都区、广水市和大悟县等7个县市区,设计工期45个月。
工程完工后,将年均调水量7.7亿立方米,使鄂北地区481万人受益,保障67个城镇、370万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是我省自主建设的投资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惠人口最多的水利工程。从此,占我省国土面积1/10的大片土地,永被润泽,不再喊渴。
李瑞清表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好似“一根藤上结瓜果”,以人工渠道将沿线36个大中型水库串联而起,为鄂北岗地注入“生命之水”,综合效益凸显。“调的是丹江口的水,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水标准。”枣阳市副市长刘国清说,工程将给沿途百姓带来清洁的丹江水,改善饮水质量。
鄂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地,仅夏粮产量占到全省夏粮的60%。“工程沿线469万亩耕地将‘喝’上丹江水。”王忠法说,“通水后,鄂北地区的农业条件改善,粮食产能提升,前景不可估量。”
李瑞清谈到,襄阳唐白河以东地区有一半左右区域为不宜开采区和地下水水源涵养区,随州、孝感大悟地下水资源本不丰富,却不得不用来解渴。引来丹江水,置换地下水,将实现鄂北地区的生态修复。
不少专家认为,鄂北地区的襄十随城市群,是实现我省“中部崛起,建成支点”的重要增长极。工程实施将保障鄂北城市工业用水,促进沿线汽车制造、交通、物流、信息、旅游等产业发展,提升这一区域的综合实力。
名片
【项目名称】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项目投资】
162亿元
【建设工期】
45个月
【途经地点】
全长269公里,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以自流方式引流,途经襄阳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孝感大悟县等7个县市区。工程还可向安陆、云梦、应城、孝昌等地应急供水。
【意义】
建成后,向鄂北地区年均调水量7.7亿立方米,将有效解决鄂北地区481万人、469万亩耕地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促进鄂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微评
汩汩清泉润民心
一渠横跨鄂北,百年干旱化云烟。
干旱!干旱!干旱!鄂北岗地,时常土地干涸,嘴唇开裂。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滋润鄂北大地条件渐趋成熟。
时不我待!从决策部署到规划审批,从提出构想到国家立项,仅两年半时间,刷新水利建设加速度。
决策者们深深懂得,这片焦渴的土地等不起,这里期盼的百姓等不起。
临近春节,建设现场依然加班加点,忙碌如常。技术人员冥思苦想,在图纸上反复测算,尽快攻克一个又一个水利难题。
村民李德平,忍痛将地里的蔬菜无偿送人,只为早一天为工程腾地。女企业家党长英,为工程指挥部送去面粉、面条,只为建设者们免除后顾之忧,尽快推进工程进度。
老百姓殷殷期盼,汩汩清泉能早一点,滋润这片土地。
互动
襄州区太山村43岁村民李德平:这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用的地,有100多亩是征的我家的。为了不耽误工期,我将地里的娃娃菜全部送给周边村民,亏损不少,但我不后悔,就为了工程早点开工,让我们早一天不再受干旱之苦。
枣阳市七方镇65岁村民张金良:喝污染的唐河水和苦咸的地下水,真是喝怕了。听说这个工程是从丹江口水库引来的水,真想盼着早一天喝上甜甜的丹江水。
随县金成村54岁村民余庭洋:我们这里旱了5年,我年年给村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里送水。就盼着有一天,我们不再为水发愁,拧开水龙头随时都能喝到干净的自来水。
大悟县四庙村73岁村民徐善新:连续5年干旱,河沟里都没水了,库塘里的水抗旱也用的差不多了。鄂北工程早日竣工,丹江的水流过来,我们这里就能再活起来。
(作者:程曦)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