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6多彩贵州有多彩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全国网媒看塘约:贫困村的致富经 既要能赚还要会省
发布时间:2016-05-10 11:57:58来源:多彩贵州网进入电子报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赵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橘红色的沥青路蜿蜒伸向远方。路的两旁,彩色墙壁的小洋楼鳞次栉比,远处的田园一片新绿……5月9日,2016“多彩贵州有多彩”系列网络文化传播活动之“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国网媒贵州行采访团走进安顺,探访全市第一个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塘约村。

全国网媒贵州行采访团走进安顺,探访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塘约村(本网记者 林童 张玥 摄)

漫步塘约,田园山水的宁谧扑面而来,迎面走过的村民脸上挂着喜滋滋的笑容。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国家二类贫困村,村容村貌差,村民收入低、生活苦。

脱贫攻坚如何破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大门,也帮助村里找到了破解土地密码的办法。2014年6月,村支两委在“玩转”土地上做文章,成立了土地交易平台流转中心,丈量、确权、建档、颁证,让农民把地“揣”在了兜里。年底,又成立塘约村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

一年不到的时间,合作社就完成了150亩蔬菜基地、520亩晚熟脆红李、200亩软籽石榴、500亩核桃、300亩脱毒马铃薯、150亩莲藕种植项目和200万羽林下养鸡项目。过去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连片开发、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模式,村民逐步走向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使“实产”变“实权”,“实权”变“实钱”。

效果立竿见影,塘约村集体经济从两年前的3.8万元飞跃至2015年的75.6万元,改变了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原始积累底子薄的现象,实现了村集体从“无米下锅”到“有米可炊”的转变,成为周边村寨乃至全市考察学习的榜样。

村里新旧房屋的对比,恰恰成了塘约嬗变的缩影(本网记者 林童 张玥 摄)

然而在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看来,光会“赚钱”还不够,“一个村就像一个家,既要能赚,还要会省。”说起村里的“理财经”,左文学说,除了“玩转”土地,让土地多生财,还要整顿“歪”风,让村民少花钱。

过去的塘约,层出不穷的婚丧酒、满月酒、搬家酒、状元酒让清苦的日子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因滥办酒席每年造成全村经济损失约400余万元,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劳作,整村“歪”风盛行,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在农田里劳作(本网记者 张玥 林童 摄)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塘约村率先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老年协会,推行酒席申报备案制度,禁止操办红白事外的其他酒席,明确红喜八菜一汤无大菜,白喜盆盆菜不发包包烟、不发纪念品,对违规办酒的村民,没收全部食材赠送敬老院和学校,并将村民列入“黑名单”,取消享有的荣誉称号及部分优惠政策。

为方便村民办事,村里统一购置餐具、厨具、桌椅,并从村集体经济中出资组建10支服务队,无偿为村民办理酒席提供“一条龙”服务,减轻了村民办酒负担,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问题,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来自全国的网媒记者漫步塘约的田园山水之间(本网记者 林童 张玥 摄)

一边,合作社撬动的产业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一边,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新风,让大家的钱袋子勒得更紧。仅2015年,塘约村集体产生经济效益132万元,解决了18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了3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到4000元增加到2015年的7859元,名不见经传的“穷山寨”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