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网络媒体走转改】八零九零后 新长征路上的举旗手
发布时间:2016-09-19 17:51:16来源:中国网信网进入电子报

80多年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由江西、湖南一路转战至贵州境内,并在贵州展开一系列生死存亡间的重要行动。战士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得一支队伍的生存,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忠骨已归于这片山水,但他们不灭的精神和灵魂仍在这里日夜守望,静待人间的风雨彩虹。

80余年后的今天,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于9月5日行至贵州。一群以80后、90后为主要组成力量的年轻网媒记者,庄严接过传递长征精神的旗帜,追寻那段遥远故事里的主人翁们留下的踪迹。

“我们有幸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但不应忘记这些革命老区。老区人民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太多。”在花茂村,来自上海的80后记者李佳敏漫步在田垄间,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和许多成长在大都市的年轻女孩一样,李佳敏活泼开朗,热情洋溢,总喜欢与当地人拉家常,这是她了解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情况的最快途径。来到花茂村时已接近此行的尾声,记者们了解到当地许多年轻人响应村里的脱贫创新政策,纷纷从外地返乡做起了农家乐。身后是村民自信满溢的笑脸,眼前是被细雨淋湿的田垄地头,李佳敏若有所思地说着:“一路走来,妇女、儿童和老人最常得见,这里依然需要更多的青壮年积极返乡,带动全村人民脱贫致富。作为媒体,我们有责任将老区的故事传播开来,感染更多的人来扶持这些有红色印记的地方。”

采访中的东方网记者李佳敏。(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同样是80后,网易新闻贵州站的编辑冷先涛几年前曾在北京、深圳工作过,如今重回家乡看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内心满是欣慰。“这已是我第四次重走红色路线了。”冷先涛骄傲地说。回忆起最初采访贫困老区人民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那时的百姓还以吃得饱饭为好日子的标准,再看如今,百姓们已经自豪地细数着年收入、年产值。“几年下来,我们亲眼见证了党的政策步步落实,见证了老区人民喜上眉梢。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不能总是一味追求好日子,更要了解好日子是怎么来的。长征那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我的父亲总会给我讲当年他听来的故事,而我定要亲自走上这条长征路,探寻并讲好这里发生的新故事。”

网易新闻贵州站编辑冷先涛。(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同样心念贵州建设发展的,还有央视网记者王佳勇,他既是80后,也是贵州人,年初的“脱贫攻坚看贵州”活动他也有参加。在肇兴侗寨采访时,王佳勇细致询问当地政府对扶贫的政策支持;在瓮安县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他悉心了解生产线上的工人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县政府对返乡创业人士的优惠补贴政策;在湄潭县的金花村,他了解到当地村民将自家的几亩土地流转种上了果树,经营着茶园,同时还打点着农家乐。他说,当地政府用创新和实际行动保卫和提升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这正是当年红军留下的红色保卫精神和红色记忆的延续。

央视网记者王佳勇迫切询问贵州省内的科技发展情况。(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冯慧文,是一位90后。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红色路线的采访活动,采访时的她总是冲在最前线,一边录音一边奋笔疾书,记下她能捕捉到的所有关键信息。她坦言之前对红军长征的了解只限于书本,如今亲临此地,听到讲解员的介绍,看到留存下来的革命影像,她体会到情感的共鸣才是最好的催化剂,能帮助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一站的长征故事。当坐上长途大巴转站下一目的地时,她总会望着沿途的山洞和高架桥出神,她说:“途经的地点建设得越好,反倒越能想像当年红军是在何种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战斗,这种感受非常强烈。”

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冯慧文仔细聆听黎平会议纪念馆中的讲解。(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人民网贵州站记者王钦,虽是一位90后,但做记者已经3年。在贵州站启动仪式的媒体见面会上,王钦首个提问,着重关心贵州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娄山关的藤编一条街,看到一件纪念遵义会议的藤编作品,他亲自解答了自己最初的疑问。“把红色文化与智慧元素结合,依托小小的青藤揉进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这真是一种情怀!”在他看来,让更多的人通过接触这些特色工艺品而了解红色文化,正是一种传承。重走花茂村时,他由衷地感叹:“作为90后,我对长征的了解只能来源于书本和他人的讲述。这两年走基层,我亲自感受了当年的上山难,下地难,一踏一脚泥;又亲眼见证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华丽蜕变。作为新闻从业者,基层一线就是我们要走的长征路,我们要将这里的有声有色,表达得有血有肉!”

人民网贵州站记者王钦在媒体见面会上首个提问。(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68岁的老知青赵阿姨对身为90后的新华网记者陈俊松说道:“我想以后沿着红军的足迹重走一遍长征路。”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这一路走来,陈俊松已经切身感受到贵州饱含的“红色气质”了。谈起他心目中的长征精神,他认认真真地细数了三点:一是不畏艰险,勇于牺牲;二是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三是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就像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中所写的那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他看来,长征精神能否传承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会好转,有没有盼头。在一路采访的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人心最是关键。“人心齐,泰山移。看到当地人民对未来充满着信心,随即想到赵阿姨对我说的,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我越发相信,凭借这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当地人民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要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传递给没能亲临现场的读者们,希望他们也能看到国家的变化,人民的幸福。”

新华网记者陈俊松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采访前来参观的老人。(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中所喻,早已超越了80多年前那场战斗本身的意义,它已是革命先驱对一支年轻队伍的期盼和召唤。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是80后、90后年轻一代网媒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新长征路上的旗帜依然鲜红飘扬,扛起来,我们始终在路上。(中国网信网 陈舞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