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勇在堤上执勤
王勇在指挥抢修大堤的工程车
荆楚网讯 通讯员 郭浩
“是党员,就要发挥先锋表率作用,我是一名党员,越是危急关头,越要冲在最前头。”这是黄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下陆大队民警王勇的座右铭和口头禅。
今年41岁的王勇,1996年加入交警队伍,至今整整20个年头。他在今年抗洪抢险工作中,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全力以赴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奋不顾身保护遇险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洪灾中的黄色路标
6月28日起,黄石持续普降大到暴雨,雨势范围广,强度大,时间久,导致黄石部分县市区内涝严重,湖河港库水位猛增,多处河堤、农田、房屋受灾严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7月4日,一轮暴雨之后,大冶湖水位猛涨,洪水已漫入附近的村庄,湖堤随时都有溃堤的风险。大冶湖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原本在家公休的王勇接到领导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停公休,紧急回归大队,和队里9名民警和协警组成大队抗洪抢险突击队。
4日凌晨4时许,王勇和突击队队员一起火速前往大冶湖。夜黑如漆,大雨滂沱,随着一列列车灯闪过,马路旁一位穿着黄色闪光马甲的“大个子”交警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个人便是王勇,他熟练地指挥着运送抢险救援物资车辆和施工车辆有序进入灾区,这既让现场抢险的民警和消防官兵得到了必需的物质供给,养足了体力;也使施工车队安全到达现场,为抢险工作的及时开展争取了时间。
早上7点30分,连续3个小时的站岗执勤,已让王勇饥肠辘辘,就着矿泉水啃了几口面包后,王勇忍着腰痛的老毛病,又立即帮助附近村庄的村民转移物资。连续十几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后,直至下午5点钟,村民物资转移完成,王勇才得以休息片刻。尽管防汛工作很辛苦,但一想着是为国家为灾民解忧除难,王勇内心觉得“虽累尤荣”。
他本是一名抗洪“老将”
1998年夏天,黄石也曾遭遇过一场大暴雨,那时刚参警不久的王勇作为年轻力量,俨然成了当时西塞山交警大队抗洪队伍中的中流砥柱。
据王勇自己回忆,那一年,单身的他卷起了铺盖,扎根到队里,整整在队里住了一个多月没回家,他觉得这样做一方面方便了解汛情,另一方面接报后可以随时出警。
当年8月,持续的暴雨致使黄石内涝严重,城区多条道路积水严重,为全力确保暴雨期间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有序,王勇光着脚丫,撸起衣袖,顶风冒雨站在黄石大道西塞段和冶钢段执勤,倾泄如珠的大雨让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浇警”。
路口积水越积越深,小轿车通行困难,他一遍又一遍地指挥车辆绕行,一次又一次地帮助雨水中抛锚的车主推车和过往受阻的市民通行,待车子和行人转移到安全路段后,来不及擦拭额头上的汗雨,王勇继续飞奔回工作岗位。在模糊的雨中,在积水的小河里,那一身柠檬黄如此亮眼,那头顶上的警徽如此闪耀。
一个多月高强度的防汛工作后,王勇抽空回了趟家。看着面容蜡黄,神情憔悴的儿子,王母心疼不已。一向乐观的王勇安慰母亲道,自己年轻,身体好,这点工作完全没问题,让妈妈不用担心。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18年后的今天,黄石再次遭遇暴雨袭击。王勇作为下陆交警大队防汛突击队员,需要到队里备勤,一待便是一周,有时甚至十来天不回家。
如今的王勇不仅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还有伉俪情深的爱人和已上高中的宝贝女儿需要陪伴。王勇的妻子张莉是一名公安协警,由于了解丈夫的工作性质,尤其是在这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她明白,丈夫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更应冲锋在一线。
对于丈夫的工作,张莉给予了高度支持,但在她的心里,也有着隐隐的担心。早在4年前,王勇腰椎间盘三处严重突出,一直不能长时间站立,今年4月,他腰部时常疼痛难耐,张莉陪他到医院检查得知,其左腰部位疑似长了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脂肪瘤。7月初,到医院复查时,医生建议王勇做个活体切片进一步确认,以方便早日手术切除。王勇却告诉医生:“现在在抗洪关键时期,没有时间住院,等忙过这一阵,再来医院配合检查化验。”面对执拗的丈夫,张莉竟无力辩驳。
7月9日至今,王勇已有10多天未回家了,平日女儿的作业辅导和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都是妻子在照料,因此王勇内心对妻子十分感激。
当王勇问妻子是否埋怨他时,妻子笑着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有什么埋怨的呢,谁叫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作者:陈莉霖)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