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工匠精神”看湖北——五一劳动节策划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工匠精神”看湖北]许克亮如何“创造”350公里列车时速
发布时间:2016-04-28 16:30:27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小萍 通讯员谢文哲

    【编者按】

    劳动创造文明、推动进步,劳动筑起通向梦想的坚实阶梯。

    “五一”临近,为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弘扬专心致志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报推出《学习劳模事迹 弘扬工匠精神》专栏,讲述身边的劳模故事,阐释“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时代主题。

    时速180公里,是强台风的速度;

    时速300公里,是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

    时速350公里,是武广客专的设计速度。

    这一速度,让广州与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由10多个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

    这个速度的缔造者之一,就是武广客专总设计师许克亮。22日,记者走进铁四院,聆听他的故事。

    让中国跑起来,是我们的使命

    1978年,许克亮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入读长沙铁道学院,“那个时候,国家大量缺乏建设人才,我填的志愿统统都是跟工程相关。”

    这一年,中国乘客还在绿皮列车里摇动,日本人已经坐上了新干线列车,这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感慨:“我们现在很需要跑!”“让列车跑起来,让中国跑起来,这成为我们这些铁路勘察设计研究者的梦想和使命。”许克亮说。

    1982年,许克亮大学毕业,成为铁四院一名见习生。如今,他已是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而中国铁路总里程,已从当时的5万公里发展到现在12万公里,最高行车速度从100公里/小时到现在的350公里/小时。

    “我们不仅实现了高铁技术从输入到超越、到输出的华丽转身,更完美演绎了自主创新的‘中国速度’。”许克亮介绍,目前,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高铁运营里程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铁四院设计建成的高铁里程达8000多公里,占全国的近一半。

    为验证一组参数,四天三夜没有合眼

    2003年初,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湖北代表团37名代表、广东代表团30名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议案,希望国家尽快立项,建设京广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立项后,4家大设计院竞标,11位专家评委都投给了铁四院。

    42岁的许克亮,经多方举荐,成为我国长大干线高铁的开山之作——武广高铁的总设计师。

    武广高铁项目启动后,德国、法国、日本等公司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既怀疑又羡慕,想参与,但想保持技术上的封锁。一次次技术谈判,无疾而终。

    许克亮带领40多个专业团队,开展了上千个专题研究,每一项都是一次艰难突破。“有一次,为验证一组隧道参数,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不眠不休在设计室整整干了四天三夜。”就是在这一点点的突破创新中,一座座桥梁、一座座隧道、一个个关键技术在我们的图纸上清晰起来,最终确定350公里的运行时速。

    “目前,高铁降速运行,并不意味这个速度不安全。”许克亮介绍,团队之前已做试验:两列车以时速392公里在隧道交汇,相安无事。以中国现有的轨道技术,即使按照385公里时速运行,我们也完全能够保证安全。只是出于延长机车和轨道寿命等更多考虑,我们才要寻找最为“经济”的实际运行速度。

    精益求精,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为确保时速350公里的安全性,许克亮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车站、车辆、动力、列车控制系统、基础设施保养维修、车辆保养维修、信息系统等一系列难题,在工程建设上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成绩来之不易——

    武广高铁长沙段,原本设计了一段10公里长的高架桥。“建成这个高架桥,要拆24万平方米房子,不仅拆迁难度大,而且噪音巨大。”前期多次勘探后,许克亮建议改走水底隧道。“简直是天方夜谭。”方案被专家团队否定后,许克亮再次申报可行性报告。最后,他的建议被采纳,武广高铁成为首条走水底隧道的客运专线。

    武广高铁建设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线路精度的提高,项目组对桥墩路线进行调整。此时,一部分桥墩已经建起来了。为保住桥墩,许克亮带领设计团队,白加黑、“5+2”,反复移动线路,控制误差在毫米级,确保安全性。

    “时速350公里是什么概念?给列车插上翅膀就能飞!如果不做到万无一失,后果非常严重。干这个行业,我基本没睡过安稳觉。”许克亮说,有一次,客运专线一路段报警,他半夜被叫醒,头戴探照灯,一个人在漆黑的隧道里寻找故障点。最终故障排除时,已近天亮。

    除武广客运专线外,许克亮主持设计建成的武广、郑武、合武、汉宜、武西高铁和宜万、武九、武襄十等铁路,武汉、武昌和汉口站,以及武咸、武黄、武冈等城际铁路,成为湖北和武汉的“名片”。

    椅子上坐不住,就趴在办公桌上审图

    从业30多年来,许克亮参与或主持京九线、武广、石武等大大小小铁路20多条。每一条铁路开工前,都需要他带领团队在几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反复踏勘、测量和方案比选,翻过一座座高山,穿过一条条河流,踏破一双双“铁鞋”。

    近10年来,许克亮没休过一天公休假,最紧张的几年,每年都有200天以上奔波在工地、现场。

    因为工作,许克亮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有时走不动路,都是家人把他扶进办公室,在椅子上坐不住了,他就趴在办公桌上审图。

    “荣誉成为过去,奋斗没有终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许克亮又开始了下一轮紧张繁重的勘察设计任务。

    【人物名片】

    许克亮,55岁,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