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庙会亮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舞炫民俗风 探访随县炎帝文化庙会的成功秘诀
发布时间:2016-06-08 08:49:56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讯 通讯员鲍亚忠、江开军

  伴随最后一声锣响,为期3天地丙申年炎帝文化庙会完美谢幕。

  然而,由庙会引发的民俗文化热潮,还在网上发酵升温,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之共鸣。有网友评议:“炎帝文化庙会,让我看到传统民俗的复兴。”

  在当今文化多元时代,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炎帝文化庙会为何能成就一道炫丽风景?记者在炎帝故里探寻答案。

  秉承一个宗旨

  今年是第七届庙会,3天演出46套节目,场场人气爆满,“新面孔、新内容、新感受”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

  “形式、内容年年出新,文化惠民的宗旨始终没变”,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邱立平说,“庙会必须寓教于乐,成风化人,才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庙会上,小品《争婆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两对不孝子、媳,因婆婆得到一大笔拆迁补偿金而争着“赡养”。不料,婆婆把补偿金捐给了福利院。尴尬之时,婆婆一番肺腑之言,子、媳悔愧落泪,再一次争婆婆。

  在襄阳工作的厉山镇人李泉华,每年都带回一家老小赶庙会,其乐融融。她说:“这是一次孝老爱亲的和睦之旅,也是一次爱国爱民的精神洗礼。”

  “炎帝是布衣农皇,祭拜炎帝的节会,应该是百姓的狂欢节。”基于这一认识,每年都有千余民间艺人倾情献艺,为海内外华人送上一道道免费的文化大餐。

  以庙会为引领,随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以“喜迎十八大,欢度元宵节”为主题,传统演艺闹热殷店集镇;“义阳大鼓”演出队逐年壮大,活跃在桐柏山区;尚市“桃花节”期间,十多支民间文艺团队轮番表演……“草根文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弘扬一方文化

  神农洞前思始祖,文明之光启烈山。

  “忆我先祖,拓土开疆;始作耒耜,教以农桑;遍尝百草,为民疗创;结弦为琴,仪风流长……”《炎帝大歌》雄浑深厚,从圣地烈山响起,传遍随县大小校园,传在炎黄子孙的心间。

  每年庙会开幕之前,必先举行神农洞请圣仪式。今年,武汉大学的方荣同学有幸目睹,“开始觉得新奇,后来感受到庄重、神圣。”他认为,从神农洞请出来的,不仅是一尊神像,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她从这里发源光大,悠久辉煌,福泽千秋。

  多年来,随县文体局局长宋云不仅忙于政务,还潜心研究炎黄文化,与世界各地古文化相比较,制作出长达100多页的PPT课件。他讲解说:“在那个蛮荒时代,炎帝带领部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经过历朝历代传承发扬,形成了爱国爱家、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以炎帝文化为核心,庙会成为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的综合大展台。缅怀千古圣贤的留风余响,来自台湾的李先生感慨万千:“来到炎帝故里,既是寻找血脉之根,也是寻找文化之根。”

  抢救一批非遗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5000多年的文明沉淀,堆叠一方文化厚土。民歌、民谣、舞蹈、习俗,各类非遗如粒粒珍珠,或藏于民间,或置身土壤。

  因为办庙会,一大批非遗“满血复活”。

  7年来,随县的文化工作者扎根民间,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1200多条,民间故事200多个,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2000多条,民歌民谣200多首,民间舞蹈、曲艺、绝技等100多种。这些最朴素、最真实的文化元素,没有躺在档案馆里睡大觉,经过整合包装、创新编排,走上文化庙会的大舞台。

  《板凳龙》起源于汉代,流传在安居镇民间,锣鼓配乐、服装老土,道具板凳龙还是纸糊的。今年的庙会上,十多名演员身着龙服,闪亮登场,手持彩龙翻转、腾跃,舞姿灵动而豪迈。国家一级编导陈锋感叹:“舞出了中国龙的气势!”

  随县的非遗是幸运的。如今,炎帝神农的传说、炎帝祭祀上升为国家级非遗,全县拥有市级非遗19项。

  抢救非遗,收获效益。该县引导非遗项目走向市场,培育出10个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年产值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涌现出二月份葛粉、李廷广酥饼、厉山腐乳等非遗品牌。

  锻造一支队伍

  今年,“寻根节”邂逅“儿童节”,古新交叠。迎宾仪式上,保留节目《烈山大阵》一亮相,一帮娃娃脸赢得满堂喝彩。

  百名中小学生,围绕炎帝像穿行、跳跃、叩拜,再现神农植五谷、尝百草、斗野兽、率部族的原始场景。这些孩子,来自随县厉山镇,节目编导刘宇,也是当地教师。他们从创新细节入手,辛苦排练3个月,把《烈山大阵》演绎的粗犷神秘、气势磅礴。

  “真没想到,本地演员也能挑大梁了。”细心的观众发现,今年的庙会无“外援”,所有节目的编排、包装、演出,全部“本土化”。

  台上的精彩,凝聚着幕后的汗水。在县文体局副局长刘英的手机上,有这样一组图片:烈日炎炎,十多名文艺工作者在树荫下就餐、午休。每年办庙会之前,他们都要下乡选节目,早上5点多出发,一天辗转4个镇,每个镇10多个节目,需要观看、指导、示范,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回家,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坚持“走下去,请上来”。一辆舞台车,满载县文艺队的全部家当,每年送戏下乡百余场次,带出民间文艺队50多支。一大批“草根艺人”茁壮成长,每年向庙会推荐节目上百个。

  “7年耕耘,变化很大。”刘英回忆说,办第一届庙会时,要乡镇文化站拿节目,如同“赶鸭子上架”,如今无论走到哪个镇,只需一声招呼,就有一场大戏。

  今年的庙会一谢幕,县文体局就召开总结会,谋划来年的精彩。最炫民俗风,明年再见。

(作者:  编辑:袁筱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