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7全国两会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全国政协委员徐旭东:既为科研建言 又为生态发声(图)
发布时间:2017-03-11 05:30:12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凌墨摄影: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史果

  徐旭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市政协副主席。藻类遗传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当选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徐旭东致力于为生态环保、基础科学发展等问题建言。

  “鄱阳湖那头因挂钩受伤的江豚还能找到吗?”“命运未卜啊,如果能够活下来就真的是奇迹了。”

  3月3日,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们乘高铁赴京参会。刚上车,李长安和徐旭东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就聊上了。

  身为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徐旭东牵挂着江豚的命运,连续几年都在全国两会上为保护长江精灵大声疾呼。在他看来,作为政协委员,发现并提出问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联名10位委员呼吁保护江豚

  今年2月,鄱阳湖水域一头背上挂着鱼钩的受伤江豚受到各方关注,徐旭东所在的中科院水生所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搜寻多天仍未发现踪迹。今年全国两会上,徐旭东等10位全国政协委员一起递交联名提案,呼吁将江豚的保护等级提升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仅剩1000头不到,比大熊猫还少,我们不能让江豚重蹈白暨豚的覆辙。”徐旭东说,江豚作为目前在长江里唯一还在活动的哺乳动物,在长江生态系统处于顶级位置,反映着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事实上,这不是徐旭东第一次在全国两会上为江豚发声了。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他在题为《长江自有黄金道,长江自有鱼豚乡》的大会书面发言中建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要留得住大自然造就的长江生灵!”“长江自从在地质史上贯通形成,就成为400多种鱼类、2种淡水豚类和许多水生生物的乐园。”他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还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对长江水系实施整体保护战略,制止酷渔滥捕和大规模采砂行为。

  作为水生生物的研究者,徐旭东深知这些生灵对长江来说意味着什么。徐旭东说,他将尽自己的力量,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家园继续发声。

  首提“达尔文死海”引发广泛关注

  “我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研究蓝藻。”徐旭东生在安徽,19岁到中科院水生所读研究生,从此潜心研究蓝藻30余年。“我做的是基础研究,东湖以前爆发蓝藻水华,我们就开始研究蓝藻的特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去治理。”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5年来,徐旭东也致力于为基础科学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问题发声。

  2014年全国两会上,徐旭东在全国政协大会作口头发言。“中国每年专利申请数已居世界第一,但为什么很少有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目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热衷‘技术’而不是‘科学’。”徐旭东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引起了许多与会者的深思。

  2016年全国两会,徐旭东向大会递交书面发言,首次提出“达尔文死海”的概念,引起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院所和企业两头都不愿“沾”的中间地带,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主要涉及能源、环境、健康、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从技术原型到产业化,要经历不断优化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这个词是徐旭东和其他教授在科学网论坛上讨论出来的。徐旭东认为破解技术转化中的“达尔文死海”这一全局性问题,不是单靠给科研人员补贴就能解决问题的,政府要扶植连接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的技术开发型企业,培育阶段性技术的交易市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